丝路聚焦
 
 
 
 
 
 
 
 
 
 
梁慧歆 关于推进西安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初探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12 11:31:52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梁慧歆西安市经济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07

 要:作为发展中的大西安,追赶超越步伐稳步推进,但制约西安发展的短板依然存在,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立足于西安当前的发展现状,以“五个不断提升”归纳总结西安的发展特点,并通过与兄弟城市的比较找到西安发展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双轮驱动战略和四个源泉为突破口的发展路径建议,促进西安经济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西安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路径

一、西安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18年,西安市经济呈现出“生产稳、需求旺、质效升、韧性强、动能聚、转型快”的发展特点,经济总量迈上8000亿元台阶,在副省级城市中再次实现进位。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8349.86亿元。增长8.2%、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创14年来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58.72亿元、增长9.6%,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2.投资活力不断彰显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西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工业投资扭负为正,增长28.7%,较上年提高39.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四成,同比增长68.7%。全年签约引进项目760个,集中开工重大项目852个、计划总投资1.07万亿元。在我市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分别达215和293家。全年引进内资3114.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3.54亿美元。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科技人才峰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程序员节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招商活动,推动西安成为全球投资热点城市,被环球网评为“最受国际关注中国投资城市”。

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聚焦实体经济,以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硬科技“八路军”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和做强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3+1”万亿级产业,呈现附加值高、环保节能、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等特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5%,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成长较快,占比最大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165.43亿元、增长8.3%,占GDP的61.8%。移动支付、大数据、共享经济等互联网经济“换道超车”,迅猛发展,限上网上零售额240.3亿元、增长54.9%,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明显。

4.区域发展不断提质

按照城乡规划一体、产业布局一体、基础设施一体“八个一体”总体思路,加快推进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确立了大西安“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和“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优”发展新思路,大西安都市圈加速构建。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定位,西北龙头城市作用凸显。

5.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开放经济不断提速。成功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第五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等活动,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友好城市达到39个,领事馆区加快建设,白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27家外事机构签约入驻。“长安号”累计开行1235列,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第一。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303.87亿元、增长29.6%,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其中出口增长26.1%,进口增长35.0%。

二、西安经济结构存在的瓶颈问题

1.经济总量不足

2018年,西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9.86亿元,居于第9位,仅是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规模的69.4%左右,是成都的54.4%。从国内外两个市场活力来看,利用外资能力较弱,进出口总额3303.87亿元,位列第10位,相当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平均规模的47.31%。

2.产业动能不足

2018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11位。西安服务业增加值5165.43亿元,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与副省级城市平均规模的差距还有近2000亿元,呈逐年扩大趋势,现代服务业单位最多的行业门类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有12197个,占29.0%。

3.非公经济后劲不足

2018年西安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4459.64亿元,占GDP比重的53%,但相比杭州、郑州、成都等地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从内部增长结构来看,非公经济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建筑业新增企业较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建筑非公企业130家,占新增单位的80%以上,完成产值35.33亿元,拉动建筑业总产值提高1.7个百分点,发展持续动力和非公经济结构仍待优化。

4.优势特色发展不足

我市拥有科教、文化、旅游、交通等优势,但对这些优势资源的利用却远远不足。以科技资源为例,西安科技实力指数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位,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却排在第11位。在文化产业方面,2016年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到第三产业的14.65%,杭州、长春、青岛的比重分别高达27.05%,22%和16.79%。优势资源利用不足,特色产业实力偏弱也是西安产业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之一。

三、西安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基本思路

1.在存量中找差距,挖掘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补齐发展短板

国家智库研究发现,深圳可能是全国最健康、最良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从2006年开始,深圳增速已经连续10年跑赢全国平均增速,并且长期保持在8%以上,尤其这两年,深圳仍然在加速增长,其根本原因是深圳的增长模式是内生创新驱动式增长,它的创新研发强度可比肩韩国、瑞典、日本等,它的PCT专利(国际专利)占了全国总额的近1/2。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科教实力,但当前西安的经济体量与我们的资源禀赋并不匹配,我们十大短板依旧突出,而十大短板也恰恰是西安最具相对资源优势的地方,要将这些资源禀赋和优势价值转变为内生创新动力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打牢追赶超越的根基。

2.在增量中挖潜力,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实现弯道超车

去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对全市的增量贡献率达到近1/2,成为武汉重要经济增长极。英特尔的入驻成都,使信息产业成为成都的第一支柱产业,2016年信息产业产值达到4000多亿,占全市GDP的近1/3,郑州仅航空港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2亿元,对全市的增量贡献率达到27.3%。一项井喷式增长的新经济产业就能带动整个经济体的跨越式增长。现阶段,西安要打好“优势牌”、“特色牌”,“无中生有”、“有中生优”,谋划布局好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大体育、大数据等明星产业,打造硬科技产业的“大高地”,在追赶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弯道超车”、“穿插抢跑”和“跨越领跑”。

四、优化西安经济结构的路径

1.核心源泉:不断积聚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产业布局集群化为目标,实施大集团引领、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强市”不动摇,充分发挥工业基础良好的发展势能,释放工业的发展活力,培育一批“中国制造2025”样板企业。狠抓工业产业链建设,以“7+5”开发区为载体,聚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智能终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18个工业新兴及重点产业链。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40个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为抓手,加快西咸新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优化生活性服务业结构。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持续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切实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引导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培育新经济。深化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巨头合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动力源泉:不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生态格局和功能配套。推进“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全面推动西咸、富阎一体化,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做强做优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加快推动区县域经济扩规模上水平。按照“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组团”的发展格局,以开发区优化提升、区县板块扩能增效、国际园区引领带动为重点,加快推进“1155”组团建设。完善开发区与区县结对帮扶政策措施,强化“一区(县)一主业、一区(县)一特色”,引导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一区三带七板块”发展格局,积极推进电商“下乡进村”,培育电商服务站点,开展田园综合体创建示范,培育一批“五美”乡村样板。

3.活力源泉:不断释放全面创改新活力

统筹推进“两区”建设。紧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三年规划期”最后一年,突出抓好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做好国家经验复制推广,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确保试验任务圆满收官。加快补齐创新转化能力短板。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监管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叫响“创业西安”品牌。积极推进众创空间、众创载体和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支持中科创星、北大科技园、优客工场、蒜泥科技等众创载体发展壮大,加快构建“5552”双创格局,扎实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4.潜力源泉: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发展门户经济。加快建设“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切实发挥好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作用。以综保区、口岸、空港、陆港等平台为依托,发展流动经济。以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为抓手,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高品质建设自由贸易区。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便利化,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不断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实施文化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丝博会、西洽会等对外交流纽带,推进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西安”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走进来,吸引世界的“西商”走回来,关注西安、投资西安,以开放促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形成我市加快发展的新活力和新动力。

 

参考文献

[1]白鹤祥.推动陕西实体经济追赶超越[J].中国金融2018-08-01

[2]郝际平.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J].建筑2018-06-20

[3]张燕.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言[J]西部大开发2018-03-05

作者简介:

梁慧歆(1988--)女,西安市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城市发展。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认知工作研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璐 石 华 从司法实践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析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经验研究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构建路径  
联系方式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路径研究-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传递精准扶贫经验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贫时代”贫困问题治理探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研究——以寻甸回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研究---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