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时代论坛
 
 
 
 
 
 
 
 
 
 
科学发展的“安塞实践”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4-27 08:27:44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宝塔那个顶顶连着天,胡总书记来到咱(嘞)延安,咱科学发展奔小康,就像那山丹丹开花红艳艳!”5月的陕北,满目苍翠。一首歌,表达了老区人民对胡锦涛总书记,对党中央的无限感激。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是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安塞视察指导,出席全县干部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两次复信复电,8次作出重要批示。

  安塞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当地实际,以“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塞”为实践载体,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形成了推动安塞又好又快发展的共识,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全县呈现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发展共识在学习中形成

  仿佛一夜之间,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富起来了。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9亿元,财政总收入14.04亿元,安塞一举跃进西部百强县的行列。2007年,安塞的发展速度更是迅猛,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5.9%,财政总收入超过16亿元。

  但是,安塞的决策者们却高兴不起来。2007年,安塞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95元,两个数字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是与西部地区比,也还落后甚远。大山中,许多养羊的农民一年也舍不得吃一次羊肉,一位村长说:“过年的时候只吃吃猪肉,羊肉金贵,农民要留着卖钱。”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到安塞,想到一家工业企业看看,安塞把全县翻了个遍,最后发现全县只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印刷厂。安塞的同志那个惭愧呀,“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他们更惭愧的还有:白天往山上一望,除了几棵孤零零的“消息树”,一无所有;晚上到县城一看,除了几盏幽幽的路灯,一片漆黑。

  以腰鼓、剪纸、农民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在安塞历史悠久。安塞腰鼓粗犷豪放,气势宏大,先后参加了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建国五十周年大典等重大活动的表演。民歌、唢呐、泥塑等也独具风采,先后被授予“民间绘画之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和“民歌之乡”。守着这么多的荣誉,政府大笔地投入,群众却受益很少,“贴钱文化”让政府不堪重负,也让守着一大堆荣誉的安塞人无法启齿。

  问题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宝塔那个顶顶连着天,胡总书记来到咱(嘞)延安,翻一道山梁(来嗨嗨)下一道川,老百姓的光景他最挂牵。”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安塞,入农户、进企业、登沙丘,对这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调研和指导。总书记指示:“希望安塞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努力把安塞建设得更加美好。”

  安塞全县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从2008年10月开始,陕西省安塞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两批在569个参学单位、8700多名党员中进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安塞县委把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不断深化和拓展党员承诺制,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建立党员中心户1129户,联系党员4653人,联系群众2.4万多户。在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安塞县委创新推行了县级领导班子成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述效的“三问一述”制度,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随机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通热线电话、网上征求意见、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安塞县情、人民群众的需求、安塞县今后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

  通过“三问”,安塞县广泛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9000多条,形成调研报告560多篇。

  安塞从什么时候开始富起来?是从找到石油开始的。1983年这里发现油田,从此,安塞县的生产总值不断翻番,财政收入几乎96%来源于石油,这种较为单一的依靠采掘业的发展模式一延续就是10多年。虽然县财政对各项社会事业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但还没有真正惠及广大群众,相比较而言,县富民穷特征明显。2007年,安塞县城镇化率为34%,低于陕西省城镇化的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内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农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天解冻了种豆子,豆子收了种‘谷子’(玉米),‘谷子’收了种糜子,再种洋芋,种荞面,一直种到天凉回家猫冬。”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勉强解决温饱。仅有的一点棚栽、果业、草畜等特色农业又星星点点,形不成规模,更缺乏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规模效益不高。怎么让广大农民富起来?

  安塞县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4亿吨,按照目前年产200万吨的原油生产规模,预计可开采15年,15年后怎么办?

  县上在讨论,在思考。乡镇也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讨论,在思考。沿河湾镇党委开展了“三走进”活动。一是走进农户,了解百姓疾苦,掌握百姓期盼,看他们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需要党员干部做什么;二是走进地头,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三是走进机关,采取上级机关点、干部群众提、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科学发展”这四个字,在安塞人眼里,是如此真切,也是如此迫切。“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了全县人民的共识。具体的发展思路是:“延伸石油工业经济链条,壮大绿色产业规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镰刀湾乡罗居村党员马建禄说:“学习实践活动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阳关大道,只图一时的发展是羊肠小道,损人利己的发展是歪门邪道,怕这怕那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

  发展方式在实践中完善

  沿着缓缓流淌的延河,记者来到延河湾镇碟子沟村,只见车流穿梭,机器轰鸣,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座颇具规模的工业园区正迅速崛起,一期1.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已经建成,已有19个项目落户园区,6个已经投产,2011年实现产值12.5亿元。

  2009年4月,为解决县域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这一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安塞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安塞将工业园区作为安塞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航母”来打造,要将其建设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东西部联动的样板区、新型工业化的集聚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区”。

  “围墙内的事企业负责,围墙外的事政府服务。”抱着这样的理念,安塞内联外引,栽梧引凤,提供“契约式”“保姆式”“一条龙”等个性化服务,积极争取企业投资发展。目前,落户园区的项目,基本都和该县的石油工业和农业产业有关。县长吴聪聪说:“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年利税将达到6亿元以上。到‘十二五’末,安塞工业园区的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届时,安塞的其它工业将和石油工业一起并驾齐驱。”记者看到,在地图上,安塞工业园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鲲鹏,寄托了安塞人民的期待!

  俯瞰安塞,沟壑纵横、梁峁遍布。山,曾经是阻止安塞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今,安塞要把山变成科学发展的强大依靠。“壮大绿色产业”就从山开始,山成为安塞人民的致富源泉。

  沿山道走近真武洞镇方界寺村新建的温室大棚生产基地,眼前的景象让人称奇。70余座大棚依山而建,从山腰一直排列到山顶,层层叠叠,仿佛白色的金字塔。村民杨元说,这是最新引进的第五代智能化温室大棚,大棚长213米,宽11.5米,共栽植6500株茄子,中间还套种了2000余株油桃。这种大棚墙体厚,半地下,地处山峁,阳光充足,保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达20年。而且配套有自动卷帘系统、集雨系统,省力、环保。

  几年的发展,安塞山地大棚已由起步时的两个乡镇、3个村的21棚,发展到目前全县7镇5乡的3.86万棚,种植品种由过去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种,年产鲜菜15万吨以上,成为陕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安塞大棚蔬菜知名度已经誉满省内外,远销湖北、山西、宁夏、甘肃、西安等8个省市、20多个大中城市。在路上,记者碰到了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农产品经纪人白富娃,“现在武汉那边的黄瓜价格不错,要尽快运过去,一车黄瓜能赚3000多块钱。”白富娃扳着指头算,自己从事农产品营销已经5年了,他是方圆几十里地的“名人”,“我在西安、武汉、银川都有客户,一年外销蔬菜有3000多吨,忙的时候几天都顾不上睡觉。”

  2011年,“安塞山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作为陕西省山地苹果基地县,安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行集雨窖灌技术,狠抓以山地苹果为主的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安塞山地苹果”品牌的市场化和商品率,每年培训果农达1.5万人次以上,建成苹果示范园29个、示范户300多户,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7.5万亩,产量8万吨,远销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城市,出口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实现产值3.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种植面积2.86亩,人均纯收入达2440元。山地苹果已成为安塞辐射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的一项富民产业。在招安镇苗家山村果农孙佃明眼里,自家65亩纵横成林的苹果树,俨然就是一棵棵“摇钱树”,每年4万多元的苹果收入让他总合不拢嘴。苗家山村有苹果面积630亩,去年仅苹果一项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安塞农民都说:棚栽业是发展的火车头,苹果业是发展的发动机,草畜业是发展的加速器。“有了三驾马车,不愁过不上幸福日子。”按照“草畜结合、生态养殖”的总体思路,安塞坚持大户带动、小区示范、果畜沼菜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对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建设、动物防疫、良种引进推广等方面给予补助和贷款贴息,培育了一大批舍饲养羊、养牛、养鸡、养鱼示范村、专业户,推进了草畜业的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6个,人工种草面积24万亩,全县生猪存栏4万多头,羊6万多只,家禽22万多只,牧业总产值9200多万元。

  在县城的一条主要街道上,“红窗花工作室”分外醒目。陈海莉、陈莲莲等4个20出头的小女孩把工作室经营得红红火火,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别看年龄小,她们的剪纸都上过世博会呢。”陪同的霍爱英副县长自豪地说。

  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安塞首先针对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累计投入400多万元资金,对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拉网式”普查。在摸清底子的同时,逐步兴建一批民间艺术村,通过“抢救、挖掘、整理、研究、提高、发展、创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乡一品,一乡一艺”活动。安塞还充分利用陕北黄土风情旅游这一特点,搞好与“圣地”游的衔接,配置旅游热线,加快了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近年来,民歌大王贺玉堂,腰鼓老人高向成,剪纸能手李秀芳、王西安、侯雪昭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办起“民间艺术之家”黄土风情旅游点,形成了以文化馆展厅为窗口,民间知名艺人为支柱,民间艺术团队为骨干,群众表演为主体的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快了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发展成果让全民共享

  “科学发展暖民心,饮水思源谢党恩。”这副贴在安塞县高桥乡南屯村村民张四毛门上的对联,折射出安塞群众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感激之情。安塞县高桥乡南屯村是一个山沟村,全村380多名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72元,比2008年增加了4000多元。在张四毛的大棚前,他和妻子正忙活着给菜商过秤发菜。他在政府的扶持下建起了两座五代日光温室大棚,全部种上了县蔬菜局提供的安德烈茄子,每公斤发价1.2元。他对记者说:“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每棚收入6万元不成问题,2座棚,一季下来就能收入12万元。”

  一组数字验证变化:2011年,安塞的国内生产总值是94.76亿元,财政收入18.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3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0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9%、20%、77%和83%。

  在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到过的沿河湾镇侯沟门村,依靠发展大棚菜,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说,如果没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家思想解放的速度没有这么快,村干部抓工作的力度没有这样强,群众得实惠的幅度没有这么大。侯沟门村按照“亮化、绿化、净化、硬化”的要求,家家户户粉刷了窑洞,油漆了门窗,硬化了院落、公用巷道,新砌了围墙,安装了大门;绿化了道路、河道和庭院;村里新建了高标准的计划生育服务室和医疗卫生室,配备了卫生员,每年无偿为村民进行一次体检,每半年对村里的老人、育龄妇女和儿童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大家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100%。新建的农民文化休闲广场,装上了体育健身器材,大家一有空就来这里下象棋、打篮球、休闲娱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工业园区的建设,不仅为安塞的工业经济增添了活力,也为当地发展创造了机会。在投产的企业里,有一半以上的职工都是经过培训后的当地村民。

  创业潮也随着园区建设而兴起。大学毕业生拓海建,被家乡神奇的变化所吸引,决心回乡创业,他和姐姐一起投资6万余元在园区路边开了一间名叫悦华食府的小店。小店有两层,一层是120平方米的小饭铺,二层是有17张床位的招待所。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元的纯利润。现在,在园区像拓海建这样创业经商的村民已发展到26户,家家生意红火,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可达80万元。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十几里路上挑水心发愁……”真武洞镇托桃湾村村民常常感慨。托桃湾村地势复杂、条件恶劣,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38户村民饮水靠人担畜驮,遇到下雨下雪,只能接雨雪水饮用。“别说吃水困难,小伙子娶不上媳妇,连生育后代都成了问题。”2009年村上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投资18.38万元,新建6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铺设饮水管线2.45千米,彻底解决了该村吃水难的问题。“这两年,安塞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的规模可真大啊,修梯田、拦大坝、建水窖,每项都是成百上千万的工程,并且都是惠民工程,老百姓都乐得睡不着觉了!”安塞县水务局局长孟海军站在即将完工的马家沟水库的坝梁上掰着手指头激动地说。

  朝霞渐渐散去,鱼塘波光粼粼。早上,王家湾乡屈家畔村银山峁村民小组的群众围在画家程晓光周围,看着家乡的风貌被定格成图画。银山峁村民小组共39户156人,长年守着沟道内1000多亩盐碱地受穷。乡党委和村支部发动党员带头挖池养鱼,在马虎贵、孙志凯等党员带动下,很快建起1000亩养殖水面,全组有31户参与养鱼。39户村民家家完成了改圈改厕,做饭、照明用上了沼气。通过旧村改造,土窑被砖窑代替了,住着冬暖夏凉的新砖窑,银山峁村民的小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几年来,程晓光每年都要从北京来到安塞创作。在他的画中,安塞的山在变绿、水在变秀,人变得越来越精神。

  “宝塔那个顶顶连着天,胡总书记来到咱(嘞)延安,油糕香呀米酒甜,千家万户哎笑开颜!”安塞曾经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重要的后方基地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发祥地。从“为人民服务”到“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精神,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感召着无数共产党员、干部群众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经过学习实践活动洗礼的鼓乡大地焕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安塞,这座在党史上留下过非凡一笔的陕北小城,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发展惊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联系方式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