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时代论坛
 
 
 
 
 
 
 
 
 
 
卢雪艳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统一战线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3-05 09:50:08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统一战线在当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有着独特优势,发挥重要作用。认识理解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贯通性和一致性,把握我国在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对于发挥统一战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统一战线研究

/卢雪艳

 

一、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贯通性和一致性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广泛凝聚共识”。统一战线作为国家文明构建的一种政治整合机制,它一方面在适应党革命、建设各阶段任务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我、形成新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对党的文明构建实践不断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力。

1.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与中国现代文明构建

实现自身的有效转型,构建一套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始终是中国近代以后的一项重要议题。从晚清的维新改革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在百余年间进行了多种路径尝试,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建立现代文明形态的领导力量。其中的逻辑集中体现为: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量为核心要素,以统一战线为组织机制,形成了一种通过党的强大力量实现高效率社会整合、推动社会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代文明形态的构建,在中华文明自我发展的规律、现代文明发展的共通规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三者共同演绎下逐步得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的构建及作为关键环节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接受着两项本质性的规定,即既成功有效地完成中华民族古典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又充分面向未来、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在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过程中,统一战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整合国家力量的重要、高效手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也从具体要素生成的阶段走向了整体形态发展的阶段,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跃升时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这一关键历史时点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正是因为精准地判断到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具体内涵都将因为上述原因而发生显著变化。

2.新时代统一战线战略地位的凸显

作为中国构建现代化文明形态的重要政治整合机制之一,统一战线的基本功能可概括为:通过有效地整合组织各种政治力量、人民力量,为中国的新型现代文明形态建设构筑牢固基础和形成稳定环境。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文明形态的构建更需要党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基于整体形态面向未来的发展来对各项要素开展整合。因此,以政治整合为核心功能的统一战线不仅其战略地位会更加凸显,同时作用空间、作用方式等也将发生明显的新变化。

一方面,百年来的革命、建设经验赋予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另一方面,党在不同阶段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一直以来都是遵循“因时制宜”原则的,这是一个集政治任务需要、人民时代诉求、国际国内大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判结果。这就使得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战略地位也是有所区别的。在新时代,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引下,统一战线获得了所依托的基础,在宏观框架中形成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即:以政治整合的方式,将党的力量、国家力量以外的其他各方力量转化成为支撑党的领导、发挥法治作用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国新型现代文明形态走向成熟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模式。

3.新时代统一战线内涵的发展维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的发展维度也相应的有了新变化。党的统一战线在中国新型文明形态构建的过程中,其科学内涵的发展主要在目标使命、空间逻辑、结构关系三个维度中有序形成。

第一,目标使命维度规定了统一战线的行动大方向。无论是实现全面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一个重要的目标使命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力量,都需要统一战线这个高效率的途径来凝聚整合最广大群体的共性价值诉求。

第二,空间逻辑维度规定了统一战线工作开展的时代、环境特征。统一战线的最主要的任务在于,通过对不同群体、阶层的人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全局上的价值认同、思想统一、行动同向。因此,统一战线有效开展的空间逻辑事实上就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方式和生活形态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形态。在新时代当下,社会结构形态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新特征使得当代社会环境下资本流动、人员流动、信息交互的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之巨变,最终决定了统一战线开展面临着全新的时空条件。

第三,结构关系维度规定了支撑统一战线的力量来源。在当代,政治结构通常由政党、国家和社会三大主体性要素组成。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整合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其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显然必须在政党、国家以及社会三者间的有机互动结构中才能得以实现。具体来看,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可分为政治性整合和社会性整合两个方面。在政治性整合中,统一战线对不同民主党派以及其他政治力量进行有效的吸纳团结,将其转化为对国家治理事业以及国家运行合法性的支撑、团结性要素。而在社会性整合中,统一战线则通过对各类社会组织以及成员进行良性吸纳,将其转化为对社会和谐秩序构建以及良好社会治理效果形成的认同性力量。

二、我国在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基于现代国家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并结合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国情、治理客观需求来看,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主要面临三个任务。

1.构建能力过硬、运作有效的公权力体系

现代国家发展的实践经验、教训证明,一个国家首先要拥有治理的主客观能力,之后才能谈及治理落实的规范化、效率化等问题。一个有限但有效的法治化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化治理能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对于疆土辽阔、民族构成复杂、地域发展分异巨大、并且有着数千年“大一统”治理传统的中国而言,公权力体系的强度必须守住底线,这是有效政府形成的最大前提。另一方面,又因为对集权政府的应然否定以及“全能政府”的实践悖离性,“构建能力过硬、运作有效的公权力体系”这一任务就必然导向了“强大而法治的政府”这一答案。当前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下,强调的是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和社会更充分发挥作用,这在改革方向上无疑是科学正确的。在具体实践中,一要必须牢牢把握好边界和底线,避免将“控制政府职能范围”与“弱化政府能力”相混淆。二要始终聚焦“凝聚人心”这一重要议题。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越是复杂化,社会群体间利益矛盾越是多元化、碎片化,做好“凝心聚力”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凸显。

2.强化国家治理的统一性

不论是欧美数百年的国家构建经验还是中国数千年的“大一统”历史,都反复证明了一点: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实现,必须消除权威的分散化或碎片化现象,必须始终强调国家权威的统一性并形成足够强大的国家认同。相较于空间维度,在观念维度上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性显得更具前置性和重要性。

我国始于近代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是在外部力量或者说国际环境的裹挟下发生的,历史上复杂的内外因素交织,使得我国的现代化转型具备了他国不可比拟的复杂性、特殊性。这也正是为什么即便到了当代,我国在“国家整合”事项上仍存在港澳台问题、边疆民族问题、地方主义问题等情况。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统一”不能仅仅狭义地意味着领土、主权等方面的统一,而是有必要扩展到市场、行为准则、人民权益、行政司法等更多领域的治理统一。现实来看,在历史、政治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客观上确实存在着权力碎片化的问题,这也是公权力在具体运行中暴露出缺位、越位、交错等弊端的根本原因所在。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试验性双轨制策略寻找积弊根源,正确对待地方主义、利益集团主义、部门主义、行业主义等权力碎片化现象的成因,并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家权力因此受到的扭曲、肢解程度以及治理效能因此遭受的减损。在此基础上,拿出深化改革的政治魄力和勇气,将与之相关的制度、政策优先列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攻坚对象。

3.提高国家治理实践效果的现代化水平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需要在一项项具体治理过程中得以落实和检验。因此,必须从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对我国国家治理实现手段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要以现实治理需求为基础,以客观问题为导向,围绕富强、民主、自由、法治等主要价值,有序渐进地推进国家治理实现方式的现代化水平提高。

就目前国家治理实践中最集中暴露的问题来看,一是解决国民身份与公民权利平等实现度不足的问题。从“封建王朝臣民”转变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本质上则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落实。公民依法所享有的身份平等和权利平等显然不能仅停留于法律制度层面,而是要通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手段转换为实打实的治理结果。要尽快形成平等的公共治理政策,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实现真正惠及全民的国家治理效果。二是提高法治化程度和完善责任制体系。国家治理过程中,局部的不公正或犯错误现象在所难免,但只要法治化体系完善成型和问责机制切实有效,不仅治理失效的情形能够得以减少控制,即便确实发生了,也能通过良好的问责机制取得救济当事人和惩戒犯错人的补偿结果,进而最大程度上维护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认同度水平。

三、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联系和互动

1.统一战线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出表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治理逻辑真正实现了从权力本位向人民利益本位的转变,以经济增长、人均教育水平提高、人均寿命提高等为代表的指标反映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卓越治理成效。实践证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基本要求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与核心、以多元共治为基本内容、以法治为重要保障,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并广泛而充分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助力社会治理,以此构建和谐、有序、效率的社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始终与统一战线紧密相连,它需要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整合力量、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党派、各民族、各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凝聚,形成中国特色的路径优势。

而在这一路径优势形成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三项表征。其一,通过统一战线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其核心议题在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治生活中彰显团结、民主与和谐,为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形成充分保障。其二,顺应治理多元化共治趋势,释放统一战线的整合价值。多元共治已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基于这一判断,统一战线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国家治理的参与主体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身边,以此实现方向正确、步调一致的良性多元共治结果。其三,通过统一战线提高立法民主性与科学性。统一战线尤其是政治协商制度有助于提高法治的可预期性、可操作性、可救济性等指标,进而促进社会共识之凝聚,引导纷繁的利益主体在法治环境下求同存异,在法治框架下有序地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

2.统一战线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依托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在于国家政治稳定、执政有力、社会和谐、秩序井然等方面。而这些内容与统一战线的目标不仅具有内生的一致性,并且也需要依托统一战线得以顺利实现。

第一,政治稳定。这一点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这一事项的基本保障。新形势背景下,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群体利益分化。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整合功能的制度设计,统一战线对于平衡协调社会群体间利益关系,满足各方政治参与以及利益表达诉求等议题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规划政策方针过程中能够兼顾、考量和反映出社会各不同群体之特征以及诉求,妥善处理具体利益矛盾的重要保障。

第二,执政有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始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执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通过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来把绝大多数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我们党执政的突出政治优势。在新时代中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凝心聚力作用,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展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筑牢执政基础、强化执政能力。

第三,社会和谐。这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直接表现。统一战线的新时代内涵决定了其空前的广泛性、 巨大的包容性、 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团结各界力量,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化解矛盾,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3.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第一,利益整合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历史性变革引发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幅调整和深刻变动。空前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既给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步注入了源源活力,同时也势必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挑战。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了表达诉求的平台以及将它们进行有效整合的手段。在这一手段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得以逐渐形成。而在统一战线的制度平台上,不同的利益诉求能够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良性友好协商,各利益群体也能借此有序地参与、影响和监督各项决策,在最大可能上形成既维护多数性的根本利益, 又照顾到少数群体合理诉求的良好结果。可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要发挥好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将各领域人民的意志、智慧、力量整合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去。

第二,协商建言功能。协商民主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统一战线则是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的有效制度载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 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具体而言,一是要通过参与协商的主体的广泛性形成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二是要通过统一战线所代表群体的多元性保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三是要充分利用统一战线的组织特点,确保决策参与的有序性,进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活动的高效率开展。

第三,民主监督功能。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保证决策的民主与科学的重要环节。统一战线下的各民主党派成员来自社会各群体、各领域,形成了广泛的代表性、高度的专业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客观性。统一战线下的民主监督,其视野的开阔性、视角的独特性、见地的深刻性都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所需的。其对社会不同群体、阶层意见看法,利益诉求的表达,有助于形成大量的信息汇集和知识汇聚,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监督效果,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不可获取的提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2]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7

[3]齐春雷.新时代统一战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初探[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16-22

[4]罗振建林华山.改革开放40年统一战线参加国家治理的成就、经验、启示[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33-40

[5]肖建平.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耦合与互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1):61-65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33

作者简介:

卢雪艳1976--副教授法律硕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统战理论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联系方式


曾莉 试述中国文化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 
金磊 泰山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杨红娟 试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照金实践 
王国虎 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 
叶群慧 现代化视阈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