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康真 论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价值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8-16 08:27:40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康真(中共东营市委员会党校  山东东营  257091)

要: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告诉我们: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最大主体也是人民群众。深化改革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始终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化改革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内涵

1.发展为了人民是基本立场

为谁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进行谋篇布局首要考虑的。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他们不是为谋一己私利,更不是为了某集团的利益,而恰恰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根本性的位置上。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始终坚持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发展依靠人民是根本动力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荣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始终发挥主体作用。将目光投向我国近代,当毛泽东带领我国迎接社会主义的曙光时,就提出“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形成“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雏形,逐步形成党的群众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举步维艰,邓小平依旧重视人民的力量,他曾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极其重大,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要促进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一方面又要深化改革,促进国内生产力的解放。新时代,面对多重复杂的国际国内难题,党要积极利用群众的力量,密切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只有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我国全体人民的齐力奋斗使得我们党的成就逐年显著。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的真谛,即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最终目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备条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处理好改革的开端和结尾环节,更要防止党员干部不作为。我们必须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挖掘出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有呼吁,改革有应答。要成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一面镜子。通过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审查,相关政策规定的督察,把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用心用力去改正。经济建设这个基本中心必须牢牢抓住不动摇,把邓小平提倡的“基本中心牢牢把握,一百年不动摇”的发展理念牢记于心。把经济建设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也要把“蛋糕”切好,分配好。“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理念要更加深入人心,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了,就是改革最大的成功。

二、提高对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系的价值认识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立场。这一价值立场在它的理论来源和实践主张中得到了直接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中关于人民和国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

1.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全党要始终牢记这一基本原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保障人民权利的实施。我们要学会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力量,首先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每一个人的创造成果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此外,还要学会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动员并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2.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国广大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它将彻底消除阶级、城乡、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尽所能、实现按需分配、实现社会共享,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即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不能做超越历史阶段的事情。这并不是意味着在实现共同富裕面前我们就无计可施,相反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尽量去做,努力去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向前,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精神砥砺前进,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行。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医疗、教育、户籍、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大民生改善,着力攻坚克难,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正逐渐覆盖全社会。

为完成五项民生目标,国家拿出了一系列举措。生活中,人们都期待着接受更高的教育,获得更高水平的技能和更多的知识,希望拥有更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社会的保障体制健全,医疗设备和水平的提升,居住环境适宜,子孙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留住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这是所有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国民生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这一时代价值。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1.掌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功能,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要素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和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些正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人民享有发展公平性以及人民群众的发展利益都会产生影响。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向往,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对人民主体性提出要求。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足影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也影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社会新矛盾。

2.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有效解决结构性调整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路的现实措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出并回答了发展动态(创新)、发展方法(协调和开放)、发展的本质(绿色)和发展的价值(共享),其问题取向是中国当前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树立新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前许多社会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真正“以人民为中心”。

3.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政治逻辑

新时代,要解决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在发展中推进政治建设的深入完善,就是要紧紧围绕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要素展开。避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冲突的产生、分化的加剧,团结各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和改进政策措施,给人民以安全感;党和政府不断提高超前预判的能力,以预防国际国内各类风险并有效应对;通过与人民不断协商进而达成共识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公平为要求,不断缩小人民的地域、行业等差异,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力求达到全面改革预期,保证各领域稳定协调发展,进而不断推动全社会的进步。

4.深化改革的新时代难点,更是完善“以人民为中心”制度路径

一是树立政治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层面,以法律形式明确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完善和健全民主协商机制,不断扩大民众政治参与度,以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二是改善政治生态环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体现为民服务宗旨,丰富服务内容与形式,完善监督方式,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发展的矛盾不平衡。这是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和判断,更有力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

 

作者简介:

康真(1982--)女,山东东营人,中国共产党东营市委员会党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