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孟维晓 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工作的路径探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9-03 12:29:26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孟维晓滨州医学院  山东烟台  2566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高校宗教工作意义重大,做好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工作首先需要坚持“法”和“导”两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等五个方面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深入探索了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正确的宗教观;引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特别是2016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时隔15年再次召开全国宗教会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宗教事务条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修订,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导教育意义重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进行教育引导,首先需要明确对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

一、明确对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

1.坚持“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那么如何正确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宗教信仰自由,是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宗教信仰自由信仰这一种宗教还是另一种宗教的自由;三是宗教信仰自由是过去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是现在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是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四是宗教信仰自由是参加宗教仪式或者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五是宗教信仰自由是这个教派或者信那个教派的自由。可见,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其内涵非常丰富,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只有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的理解,进行科学的界定,才能正确的认识我国的宗教工作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宗教工作的中国化方向。

信仰宗教是公民的自主选择。在我国,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但是这种自由必须是在法律法规的许可之内。宗教活动不得干扰妨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汇集的场所,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除经政府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外,我国法律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不能开展宗教活动,不能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2017年新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2016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时隔15年再次召开全国宗教会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宗教事务条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修订,也为我们做好高校宗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

2.坚持“导”的基本原则

当前高校有少数大学生有宗教信仰或者有模糊的宗教信仰,为什么说有模糊的宗教信仰?通过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中有宗教信仰的是极少数,在这其中有宗教信仰大学生群体和高校教师群体中信仰的宗教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在这些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群体中存在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学生自认为有基督教的信仰,但是对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基本常识完全不知的不再少数,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甚至由于对宗教信仰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而相当然的认为有宗教信仰,是和自己的民族一样的问题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在高校宗教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需要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旗帜鲜明的宗教观教育引导,对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群体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要求他放弃宗教信仰,要“疏导”不要强制更不能逼迫。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理想信念的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来引导广大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宗教观。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时期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上,加强“两课”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课程指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式与政策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堂在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中的作用。应当对世界宗教的历史和宗教的基本常识,宗教与封建迷信、邪教组织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党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重视网络宗教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帮助大学生了解新时代宗教工作的特点和内容,提高对宗教信仰的理性认识,学习宗教事务条例,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意识。同时要在课程的讲解中让大学生认识到宗教信仰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提高对西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的防御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的路径

1.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注重的科学素养并重,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的学分课程中已经开设了门类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1学分到3学分不等。同时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上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例如目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创客空间、校企合作的创业实践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通过分析这些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课程之间没有层次递进关系,课程内容上没有衔接;二是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毫无联系,课程的开设对于创业实践毫无指导意义,创业实践也只是停留在完成创业竞赛的任务,达到参赛数量,缺乏连续性。而对于创意的培育、创业作品的申报、修改、管理等更没有系统的规范;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鉴于以上实际,高校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提升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上的主导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思维意识,创业精神以方法论的形式融入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中,突出表现为“PBL”教学和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学院自2012年引入“PBL”教学方法,2013年成立了临床医学“PBL”教学的教改班。近五年来,累计有2400名学生进行了临床医学“PBL”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对于问题意识的导向,项目化的管理以及模块话的教学和创新科研成果的申报都反响热烈,如面向全体本专科学生的“未来医生”项目,在课堂上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将研究问题以项目的形式发布给全部学生,以明确的任务导向指导学生,学生以团队的方式接收“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创新,每个团队最终都能出色的创造性的完成项目任务。这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参与项目的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许多学生在课程之外开设自己的公司,进行创业实践。2017年“提供高通量蛋白质分析的科研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成功注册淄博瑞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进入市场融资运营阶段。

2.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基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在理想信念方面。人的信仰只有用另一种更具说服力、感染力的信仰力量才能有效制衡和导引。”因此,打破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消减宗教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坚定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使得他们能在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信仰的价值选择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理想和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在教育实践上,敢于对校园传教说“不”

在日益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和大学生对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热情高涨,高校学生“宗教热”现象逐渐显现。大学生已经成年,对于大学生的阅读宗教书籍,出入寺观教堂、过宗教节日等行为应正确引导,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渗透,防范校园传教。当前在高校校园中出现的校园传教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路上被拦下询问你是否对某些宗教感兴趣;二是打着各类宣传的幌子,对你的宿舍进行“扫荡”;三是发放传单邀请你参加宗教集会;四是电话进行宣传,劝你加入宗教;五是在宗教节日邀请你参加音乐会、歌舞会、舞台剧等活动;六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小礼品来让你加入各种宗教交流群等等......近年来,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伪科学和邪教加大了对高校渗透的力度,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遭到邪教组织的侵蚀毒害后,学业荒废、前途尽毁。可见,解决伪科学和邪教的问题,是一项极其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这要求大学生必须知道什么是伪科学和邪教。因此,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科学知识教育和科学精神培育的前提下,要严厉反对、打击,坚决杜绝伪科学和邪教在大学校园内传播和蔓延。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旗帜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对伪科学以及邪教本质的认识,提高其防范和抵御能力。其次,制定实施《防范和抵制邪教专项检查行动方案》,通过课堂巡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课堂实时远程监控、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排查监督,在校园内形成拒绝伪科学、抵御邪教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为校园安全清除障碍和毒瘤。

 

参考文献:

[1]李建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孟维晓(1983--)女汉族山东沾化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