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马莉 基于需求侧的我国华北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认知分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9-17 10:28:5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发展芒市经济路径
马莉(德宏职业学院  云南德宏  678400)
摘 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紧扣“发展芒市经济”的主题,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芒市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型时期市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对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芒市;沿边;大开放;瑞丽试验区;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云南省芒市是以农业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市,远离中心城市,科技文化较落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经济欠发达。在云南沿边大开放背景下,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发挥芒市的区位条件和地缘优势,大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瑞丽试验区建设,紧扣“发展芒市经济”的主题,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芒市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市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芒市为德宏州府在沿边开放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实现跨越发展。
一、发展芒市经济面临的重要机遇期
1.经济全球化,为芒市带来新一轮发展经济战略的契机
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使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生产规过程全球化、金融(资金)国际化、经济组织和规则国际化、信息流动全球化、商品贸易国际化。由此显现的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是:由产业群分工向产业链分工主导的转变;由区域产业群分工向区域产业链分工转变;产业链分工强势中端[生产阶段]向两端[研发与服务]转变。就当前全球产业分工来看,美国处于产业链的两端;日本在中端,香港在下端;中国在中端[生产、世界工厂]。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程度日趋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强烈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强烈影响中国经济。
二战后,国际产业出现了三次大循环: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把传统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国转移;80-90年代,新兴工业国把传统制造业向更落后国家转移;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达工业国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向新兴工业国转移。而在地缘经济格局大调整中,全球经济按资源态势已形成几大块:环太西洋地区知识中心(知识和高技术发源地);亚太地区制造中心(以中国为基地);中东和远东资源供给中心;其他为边缘地区。综上所述,从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可看到,芒市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机遇,经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科学发展观领引下,以积极的姿态和勇于创新精神融入全球经济大系统,参与国际产业的大循环,以自身优势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乃是发展芒市的必然选择。
2.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强势为发展芒市提供了广阔空间
按国际发展经济,我国将有一个长达近半个多世纪的增长期。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高速增长期达15-25年(年增6%以上),然后转入持续增长,或者进入相对衰落。中国一是大国,二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相对较为落后,三是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理论上说可拥有40-50年高速增长期。如果说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那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确立建设,又意味着中国已经融入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全方便、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好“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芒市应踏准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节拍,继续解放思想,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敢于破满、破旧、破难、破常规,突显后发优势,把发展芒市融入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系统中,推动芒市科学发展。
3.“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芒市全方位开放与发展经济带来新的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形成的两个辐射作用,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关系,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国家等地区。“一带一路”的规划在云南省具体涉及两条经济走廊,即“中新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印时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提出了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倡议,并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芒市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要冲和重要隘口,拥有优越的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要借助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发挥德宏辖区芒市的区位条件和地缘优势,大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促进芒市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巩固和提升芒市为德宏州府在沿边开放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引领德宏、滇西乃至云南的区域经济发展。
4.瑞丽试验区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为芒市分享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
瑞丽试验区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发展战略的提出,对芒市乃至德宏甚至整个云南省融入中华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西亚经济圈,承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积累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起飞所需的产业、资金、技术,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分享区域合作带来红利,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竞争提供了新机遇,将为芒市积极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在土地、农业、林业、矿产和旅游等资源的合作开发方面进一步深化与邻国缅甸乃至东南亚各国和西亚印度的贸易往来,为加快发展芒市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为芒市充分发挥滇西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优势,改善发展环境,吸引内外企业到芒市投资建厂,组装加工在东盟各国适销对路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区域性国际市场和参与全球经济提供了历史难逢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发展芒市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
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方针政策和发展措施的推进实施,不仅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崛起创造了历史契机,也为芒市发展,尤其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本融入,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在继续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定位,推进芒市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解放思想,认识差距,正视发展芒市经济的优劣势
1.发展芒市经济的主要优势
芒市拥有未来发展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连接国内、通向东盟和印度次大陆;滇西“丝绸之路”门户;属于中华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西亚经济圈的核域;云南省县(市)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二梯度;规划建设的大(理)瑞(丽)铁路、昆瑞(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德宏(芒市)区域性国际机场改造和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形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转换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全面推进中的滇西边境城市群之一。二是拥有较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相对多的土地等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特点,拥有森林面积221.4万亩,在《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重点布局和主攻的15种优势产品,芒市有10种,建议布局于芒市的有7种;可开发的土地86万亩[未利用地50万亩,疏林灌木林地36万亩],海拔1200米以下坝缘热区可供垦殖土地50万亩;水能理论蕴藏量57.4万千瓦;探明各类矿产地104处,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资源量有硅石2153万吨、金710千克、铜1553吨、锑8701吨和铅锌7960吨。三是省级芒市工业园的建设,对芒市依托农业基础和粮糖茶产业,立足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进程,促进芒市发展将起到龙头作用;四是城市形态形成较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五是旅游产业异军突起,芒市创建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拥有积淀浓厚的历史民族文化和相对高素质的人口。
2.发展芒市经济的主要劣势
制约芒市未来发展的劣势主要有:思想观念滞后,开放度不够,缺乏创新人才;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偏慢,芒市城市人口相对不足,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产业成长差距大,三次产业调整结构提高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结构单一,重点特色产业不突出,新的产业尚未形成优势,产业支撑作用较弱,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发展滞后、迟缓且层次低,按国际通行的测度工业化程度的标准[主要是钱纳里标准]衡量,芒市工业化处于低层次的初级发展阶段,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转化率低,市场商品因素未充分培育成长;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山坝区贫富差距大,农村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资源环境压力加重,民生改善任务繁重。
3.新的历史起点,发展芒市经济肩负的重任
芒市属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暴露出不少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消除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中央、省、州的要求是不能重走发达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芒市成为发达地区的愿望强烈,却不能复制发达地区曾经依靠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更新观念,抓紧转变发展模式,肩负起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芒市的重任。
三、创新发展芒市经济战略思路
如何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利用后发优势,创新现代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模式路径,争取后来居上是发展经济芒市首要考虑的课题。为此,芒市要确立经济发展新目标、提高经济发展新能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构筑经济发展新环境。
1.发展芒市经济的战略重点
构建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绿色芒市”经济发展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构筑“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区域性经济发展主动脉枢纽;构造滇西边境“康体天堂·磨砺芒市”绿色生态经济崛起区域核圈;以“绿色经济”促进“和谐芒市”发展。
2.发展芒市经济的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芒市的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推动跨越发展,为争后来居上,用30年时间把芒市打造为经济发展质量高、人口密度一定、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发达、技术适用先进的人文化、生态化、知识化的类似北欧的芒市。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分步进行:五年开局,十年奠定基础,三十年初具雏形,五十年基本实现目标。
3.发展芒市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是围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继续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为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围绕发展生态效益经济的目标,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产业。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营造良好的平台。
4.发展芒市的战略取向
 芒市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时候还是要发挥土地、水、电、矿产资源储量相对富足和资源开发成本相对低的比较优势。要转化战略选择,集聚优势、集聚世界资源,打造公共平台,来推动芒市经济的发展。当前的战略倾向应该是:工业与城镇化并举,在传统的工业上发展新的产业,形成集聚发展,防止污染,积极推进省级芒市工业园建设,既要保生态绿色,又要推动GDP增长。同时,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防止GDP增幅下滑。
四、创新发展芒市经济新模式之策略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现代化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我们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实现“四个转变”,构建和谐芒市。一要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二要由官本转向民本;三要由特权转向公权;四要由权力原则转向能力原则。
2.把握发展经济的主体,落实以人为本
芒市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欠发达。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实施“生态环境立市、城镇经济兴市、文化旅游活市、新型工业富市、特色农业强市”发展思路和“科技教育、绿色品牌 、中心城市、项目带动、美好家园”发展战略。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实现发展新跨越,为落实以人为本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一要转变发展观念。在经济发展上要注意克服不良思想,把彰显后发优势,实现发展芒市崛起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创新发展机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的考核评价机制、扶持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重大项目引进建设的协调机制等。三要破解发展难。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外贸边贸出口、重点项目引进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建设和城镇建设用地等工作碰到的难题。
3.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芒市经济发展崛起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发展必须顺应规律、准确把握新趋势新特点,把产业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承接产业转移一定要发挥本地比较优势,找准承接点。要吃透产业转移形势,找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承接产业转移要着力优化交通物流条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构建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绿色芒市”经济发展极;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先导区,立足自身区位特点,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配合省州建设好大瑞铁路、龙瑞高速公路和德宏(芒市)国际航空港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努力构建通畅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强化园内配套服务,整合保税仓储、物流配送、出口监管等功能,就地降低物流成本;要加强通关服务,商务、海关、检验检疫、税务等部门要建立互通协调机制,提高大通关率,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4.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芒市农业经济走向世界步伐
芒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要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单家独户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只有把分散的农民联结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提升农民的市场地位和抗风险能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问题。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靠科技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要从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发展市场引导型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挖掘农业内涵,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引导农业功能向经济、生态、文化、观光、休闲、旅游、能源等多方面发展。
芒市是农业大市,“遮放贡米”、后谷咖啡、生态茶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创汇农业、外向型农业已有良好开端。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培育、整合、保护农业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以推进“三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芒市发展经济增长模式
第一,打造流动业特色与品牌、突显流动产业作用。工农业过去“当家长子”,现在服务业才是“长子”,要理性地认识到日趋增长的第三产业终将成为第一大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发展芒市工业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高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尽快建立一支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第三,大力培育打造区域品牌。发展芒市工业要通过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集聚,壮大一批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塑造区域品牌。
第四,着眼把现有区域性中心城镇塑造成为区域核心区,使之成为激活和带动“芒瑞陇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增长极。芒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心城镇必须体现人口和产业的双重集聚与双重扩散规律,目前要以省级芒市工业园区、专业经济乡(镇)为依托,以产业带动和布局带动促进“芒市—瑞丽—陇川”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以“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来形成“产业带动+布局带动”的经济新格局,从而形成“产业带+城镇带”的经济发展空间。
第五,依托农业,培育一批有区域品牌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共享工业化成果。发展芒市工业,要紧扣如何培育与增长广大农民的创业能力、支撑“新型工业化芒市”的深入实施。芒市一大批以甘蔗、茶叶、咖啡、柠檬、印楝、稻米、竹木为原料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方兴未艾,已经成为芒市工业跨越发展新增长极。要以培育与增长广大农民的创业能力为出发点、落脚点,形成一批有区域品牌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6.按照瑞丽试验区建设路径,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1)紧抓瑞丽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芒市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抓住芒市列入国家铁路、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芒市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泛亚铁路(大理-瑞丽)和龙瑞(龙陵-瑞丽)高速公路为重点,构建适应滇西边境以芒市城为中心而联通邻国缅甸、沟通东南亚乃至西亚印度次大陆区域合作的铁路、公路、航空的内外交通大动脉和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大环线、打通大动脉、建设大通道,全力打造芒市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大西南的陆路交通枢纽和空中走廊。“大丽铁路”、“龙瑞高速公路”、中缅油气管道、芒市石油化工产业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将为芒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重大机遇,使它从滇西边境小城跃进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沟通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2)抢抓瑞丽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芒市城镇群的一体化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桥头堡和瑞丽试验区建设发展战略部署与路径,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围绕构建德宏“山水田园林城市”发展目标,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将芒市打造成“中国面向印度洋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中国离印度洋最近的旅游度假区,中国云南省山地城市建设示范区,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山水宜居城市。
(3)树立并强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理念,加快芒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引导和调整芒市产业结构与布局,构建一体化经济发展新体系,坚持以城带乡,拓展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实力,形成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4)积极推进山地城镇建设和土地综合利用试点工作。芒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未来芒市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带状式规划、组团式开发的原则,将芒市2987平方公里纳入城乡规划范围,全力打造西北生态经济区和东南生态经济片区,建立芒市综合经济功能区、帕底工业物流区、遮放贡米和史迪威码头旅游开发小镇组团式城镇集群空间布局,着力打造芒市为主城、遮放为新城、戛中为颐城的“三城联动”,形成瑞丽为前店、芒市为后盾的错位发展,使芒市形成功能合理、布局统一的生态花果园林城市和具有亚热带风光特色的山地型城市。
(5)构建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和花果园林城市。要全力推进芒市民族文化园(六馆)建设和德宏傣族文化国际园,形成以芒市主城区和与西部山地新城区、芒市工业园区、水岸边城及城郊、风平、法帕若干功能城镇组成的城市群落,加快风平、勐戛、遮放、芒海等建制镇的发展,把芒市打造成滇西边境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打造“花果之城、咖啡之都、国际门户、区域中心”品牌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态花果园林”城市,彰显和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亚热带生态风光和现代气息”三大特色的美丽芒市,将芒市打造成中国通往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的桥头堡、中缅边境地区发展中心和航空口岸。并把芒市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6)积极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加大城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深化户籍制定管理改革,逐步开放城市人口户籍限制,增加城市人口总量。到2020年,芒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5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2万,城市化人口达25万人以上,城镇化率为45%以上;到2050年,芒市将成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0万人,城市化人口达50万人,城镇化率为60%的滇西边境区域性中心城市。
7.实施四大策略推动芒市民营经济发展
(1)实施行政推动策略,优化“三个环境”。优化意识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全社会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优化政策环境,从市场准入、企业用地、资金借贷、各种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优化社会服务环境,应成立专门服务于民营企业的机构“芒市民营经济管理局”,为其提供政策、投资、信息、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2)实施重点突破策略,加速各类资源民营化进程。要实现民营经济的大发展,首要任务是要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和领域,推动各类资源民营化,从而实现民营经济总量的扩张。通过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激活民间资金,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千方百计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从而新生一批民营企业。
(3)实施素质提升策略,引导民营企业实现“四个创新”。在结构创新中,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争创企业品牌;在体制创新中,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使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通过科技创新,引导民营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型转变,发挥科技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发挥知识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家加强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及现代管理知识,在市场竞争实践中进行锤炼,从而提高企业家素质。
(4)实施信用体系建设策略,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要教育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该交纳的税费必须如数缴纳,做到不逃税、不避税。在发展经营中,企业间、企业主与雇员、企业与部门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和纠纷,政府要加强相应的机构建设,提供优质的争议仲裁服务,不断规范企业行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马莉(1970--)女,回族,云南永平人,德宏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经济学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