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冯婷 关于邯山区马庄乡张庄桥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9-18 14:43:2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冯婷邯郸市邯山区文化馆  河北邯郸  056001

村级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系到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新的历史时期能否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民的思想阵地,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综合水平。

就我区农村实际情况来说,近些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依然呈现出发展乏力,后续力量不足之势。乡村文化站作为发展农村文化的主要阵地,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第一课堂”,因投入不足,房舍陈旧,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娱乐设施,而形同虚设,致使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有的文化站甚至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文化站工作人员不能专职专干而由其它人员兼任,并且常常被抽调借用。另外农村专业文化人才开发不足,培养不力,造成整个农村文化人才出现断层,后续力量不足,严重阻碍和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区马庄乡张庄桥五个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为我们积累了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道路,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文化工作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繁荣。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区把文化阵地建设纳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把文化艺术中心列为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马庄乡张庄桥各村都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了文化中心、图书室、球场等专门文体活动阵地,基本形成了“三室一校一场”文化阵地(即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宣传室、农民学校、室外体育场)。有的村专门开辟小广场为农民休闲娱乐提供场地。现在不管你走到哪个村,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都已经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文化活动中心内球类、棋类、牌类等文体活动器具一应俱全,图书、报刊杂志品种繁多,成为繁荣农村群众文化、丰富农民业余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阵地。村里文化硬件设施的增加为村里文化发展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有了设施,有了阵地,就有了吸引村民的资本。村民们在文化中心、休闲广场里跳舞、健身,在棋牌室里切磋技艺,在阅览室里读书看报,品种繁多的文化设施为广大村民提供先进文化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文化设施的改善下得以发展和繁荣。

二、培育文化队伍

长期以来,我区十分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现在已经拥有区、乡镇办、村三级文化队伍三百余个,队员达到两千多人。其中区级有夕阳红艺术团、老友乐团、小百花舞蹈团、滏之声合唱团、大家乐票友协会等多个业余文艺团体。这些业余文艺团体自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和参与各种演出,自娱自乐的同时也给其它群众带来了欢乐。张庄桥各村结合实际,组建了符合各自特色的文化艺术团。目前,张庄桥五个村已有各类文体队伍24支,包括秧歌队、腰鼓队、威风锣鼓队、花板队、扇鼓队、书画社等。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民间文艺表演队。各个文化队伍基本做到了每周有排练、每季有活动、年年有比赛。各村队伍建设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东街有挑轿,西街有高跷,西南街有花棍、二鬼扳跌、舞狮,北街有打板舞、扁担官,南河边有太平车、莲花抬阁、跑驴等。每年的张庄桥庙会是各村文艺队伍集中展示的时间。张庄桥的文体活动已经实现了经常化、群众化和规范化。

根据村民实际需求,各村还经常举办各种如秧歌、武术、舞蹈、电脑等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把团队抓起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参加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专业学习,让更多的有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谈体会谈经验,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能力。同时,区、乡镇两级每年还评选表彰农村文化工作者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进一步发挥文化队伍的积极性,以点带面,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文化活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张庄桥各村积极配合上级文化部门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有关政策法规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农民心中。通过送文化,对村里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促进村里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同时各村每年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文化节庆活动,使更多的村民登上舞台,展示自身的才能。近些年来,张庄桥各村组织了诸如“民间工艺品暨妇女才艺展”、“迎奥远花会”、“广场舞大赛”、“农民书画作品展”、“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并且年年组织“河灯文化节”。在各项活动中各村的业余团队都得到了上台表演的机会,使文艺骨干信心倍增,更使观看的农民朋友找到了共鸣,吸引他们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各村文艺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展示了各村独特的文化产品,使村民的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增强了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建设,为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精神支持。

四、树立各自特色

张庄桥各村在文化建设中始终注意树立自己的特色,造就个性化的文化品牌,提升本村文化建设品位。通过深刻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的内涵,拓展活动形式和内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调动农民培育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通过发掘和培育民间艺术、培养民间艺人,促进特色文化品牌的创建。西街重点扶持了纸扎、雕塑和拔糖艺人闫俊海,使其在祖传手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不仅解决了其生计问题,还扩大了他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当地著名的民间工艺大师,现在闫俊海基本上是常年受邀在外巡回参加全国各地的各种民间工艺展,现场为各地群众表演自己的手工技艺;西南街村重点培树了俎氏家族的威风锣鼓,村里多次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为他们整理和创编了新的鼓谱,使他们的表演内容得到丰富;北街村的打花板在抗美援朝时期曾参加全省的文艺调演,并成为赴朝慰军表演的备选节目,正因为有这样光荣的历史,北街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这个表演项目,服装道具新旧更替换了好几套,表演的人员培养了一拔儿又一拔儿,凡过年过节,村里庙会或搞活动村民们就会排练表演这个节目,打花板已经成为这个村独有的传统表演项目。

结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各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品牌项目,东街的挑轿,西街的高跷,西南街的花棍、二鬼扳跌、舞狮,北街的打板舞、扁担官,南河边的太平车、莲花抬阁、跑驴,各村都明确了自己的特色,每到张庄桥庙会各村表演的项目绝不会雷同。各村都对自己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提高和培育,形成了本村的特色文化品牌。

在张庄桥村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摸索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建设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农村经济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保障。张庄桥各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满足了村民们“求富、求知、求乐”的文化娱乐需求。

 

作者简介:

冯婷(1986--)女,山东省肥城市人,河北邯郸市邯山区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文调研。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