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刘博謇 浅谈于谦之功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9-18 14:45:32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刘博謇陕西省汉中中学  陕西汉中  723000

 于谦,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既是一位战斗英雄,亦是一位人民英雄。他对瓦剌的坚决抵抗,让明朝对北方的统治增加了两百年,更让中国的统一性得以维护,于谦出色的军事才能挽救了明朝的危局,而两袖清风的精神后世传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人人都应尊重像于谦那样的人,把于谦精神发扬光大,挑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担。

关键词于谦明代英雄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人。对于他,史学界的评价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但是,在我看来,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无论从哪方面去评价,于谦都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在大明政局危亡之际,他敢于挺身而出,是一位战斗英雄。在休养生息之时,他清廉公正,为民服务,做到分文不取,是一位人民英雄。

于谦最显著也最深远的功绩无疑是他对瓦剌的坚决抵抗。当时瓦剌气势汹汹,大明朝廷内一片混乱,很多人提议南迁,将都城从北京迁至南京,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放弃了明朝的半壁江山。这种放弃不仅意味着整个淮河以北地区的沦陷,还意味着江南地区在日后难以长久安宁。于谦在当时列举出南宋的事例反驳迁都:北宋的都城是东京开封,在面临金人威胁时将都城迁至临安,本意是重新蓄势,整顿之后收复失地,然而从此之后的近两百年,南宋再也没能占据北方。明朝当时的困局也是如此,倘若迁都南京,北方丧失,汉人很可能在此后的数百年失去对北方的控制,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造成了国家分裂,若这种分裂得以维持,中国今日的完整必将受到破坏。同时北方的失去也使南方成为前线,面临战争的威胁,这自然对资本主义萌芽是十分不利的,若没有后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在近代的社会转型必然会遭遇更多的挫折,中国的近现代化也很可能因此推迟。

这样看来,于谦制止明朝迁都的行为不仅仅让明朝对北方的统治增加了两百年,更让中国的统一性得以维护,甚至对中国四百年后的近代化产生了影响,因而,我认为,将于谦看做中国历史的功臣也毫不为过。

在深谋远虑的同时,于谦还是一位优秀的将领,试想,就算当时朝廷无人提议南迁,共同抵抗瓦剌,却没有优秀的统帅指挥战斗,最终也免不了“靖康之变”的再一次上演。但于谦却可以在三大营全军覆没之后,用寥寥数月整顿军马,重新集结二十余万士兵,有了与也先决一死战的战力。当时于谦与也先手下的兵力对比大约是二十二万对十三万,明军看似有很大的兵力优势,但是这二十余万士兵缺乏训练且士气低落,很难与训练有素士气高涨的蒙古骑兵抗衡,且这二十余万士兵要分散着守住北京城的九个城门,每个城门只有不到三万人,防守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于谦下令守城将领出城迎战,且不准回城,并将最险要的城门留给自己,以此重振军心。同时充分动员群众的力量,征召民兵,号召百姓抵抗。在于谦的周密部署与群众的抵抗下,瓦剌最终撤兵。于谦出色的军事才能挽救了明朝的危局,而他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的方法正切合了近代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在发挥群众的作用上,于谦是中国的先驱。

然而于谦真正直接影响后世的其实是他的精神品质。土木堡之变后,朝中混乱,大臣不知如何重新恢复中央政府的秩序,且群龙无首,行政系统濒临崩溃。于谦在此时却能保持清醒,当机立断,及时将郕王尊为皇帝,并挺身而出,领导群臣组织防御,他能力之强、智谋之深,救大明于水火之中。在北京保卫战结束后不久,被俘的皇帝英宗回京,却遭到代宗软禁,在数年的软禁生活后,英宗趁代宗身患重病,发动政变,再次登基,史称“夺门之变”。而于谦作为扶持代宗的第一号功臣,自然成为被打击的头号对象,很快遭到抄家,并被处死。于谦在死前没有任何辩驳,十分从容。只重视物质享受的人是害怕死亡的,只有拥有精神追求,并敢于为之奋斗的人才无所畏惧。于谦便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早已无所畏惧。抄家的人在于谦家中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物品,于谦做官数十载,当了近十年的朝廷大员,家居陋室,甚至部分衣服还打有补丁。我相信,即使是那些抄家的人心里也是极为痛苦的,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真正的君子,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即将陨落。大明三百载,有几人如此?

于谦的牺牲是悲剧的,他的功绩没有使他得到丰厚的奖赏,只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但这也正是他会被后人铭记的重要原因吧,他虽然离去,却以身作则,向后人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中华民族精神,于谦,和他的偶像文天祥一样,让中华民族精神更丰富,更伟大。

除此之外,于谦的文学才能也不能不令人景仰。他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其《于忠肃集》流传于世,他的诗歌充满壮志豪情,大多抒发了他的人生理想,叙述了他所渴望的品质,最为难得的是,他不仅是这么写的,更是这么做的。“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他正是这样一位坚定的、充满信心的人。在我看来,于谦,即使称其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也当之无愧。为民着想,铲除奸恶,不畏艰险,保家卫国,心怀天下,清廉自持,能将这每一点都做到极致的,大明三百载,有几人如此?

于谦作为一名古代的官员,将儒学倡导的封建品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明史曾评价:“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即使在现在看来,他依然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今日的官员,当有于谦那般以国家为上,以人民为上的精神,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日的社会,当尊重像于谦那样的人,把于谦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更多于谦这样的人,敢于挑起民族复兴的重担,让祖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对于谦一生最为贴切的评价,只能是他自己所写的一首《石灰吟》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中华之楷模。

 

参考文献:

[1]《明史》中华书局

[2]于谦.《于忠肃集》

作者简介:

刘博謇,男,陕西省汉中中学高三(1)班学生,担任课代表职务,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熟读《明史》,敬仰于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及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