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张峻 浅谈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12 11:19:37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张峻(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要: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从初步探索到逐步发展成熟,其过程既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又闪耀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勇于革新的斗争精神。十九大提出,我们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做好干部队伍工作指明了方向。只有充分把握党的干部队伍成长的历史逻辑,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切合时代特点,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历程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纵观党的历史,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不断发展成熟,既体现了党在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内核上的继承性,也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一、干部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与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中不断锤炼、发展壮大,党员数量从建党时的五十几名发展到建国时的四百多万名,从一个弱小的革命党历经奋斗成为全国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在干部工作中总结了宝贵经验,为创建和发展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

1.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的形成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南昌起义时,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在军、师、团分别建立了党委或总支,规定了“党的作用高于一切”;随后,“三湾改编”时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地在建立苏维埃政府的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党组织,加强了党对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强调了干部的重要性,总结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党的干部原则、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的提出,为党在革命时期乃至以后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干部管理体制机制的初步探索

延安时期,党在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中逐步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干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审查、干部调配与干部交流等制度,如1939年,中央作出《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建立了干部队伍吸收知识分子的制度。1942年2月,中央军委下发《关于部队干部实行交流的指示》,逐步建立了有计划交流干部的工作制度。1943年3月,边区政府制定了《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规定了边区干部选用干部的多种形式。此外,《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等,分别对干部教育培训、党委工作制度作了规定。一系列干部制度的建立,促进了集中统一管理干部体制机制的形成,对探索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探索实行分类管理体制,健全干部交流制度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二、干部队伍建设的时代转型与制度化探索

建国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变,领导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成为面临的崭新课题。在此背景下,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面临着向社会建设转型的新使命。

1.基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探索完成了干部队伍转型

建国以后,党的储备干部数量严重不足,迅速壮大干部队伍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七届二中全会前,党的干部只有80万,到1951年,则发展到271万[1]。干部数量的迅速壮大使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复杂化,一方面干部队伍的纯洁性遭遇重大挑战,干部队伍中不断出现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干部队伍社会主义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党在选配干部的过程中,在注重把好入口关,确保党的纯洁性的同时,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科学文化素质,增强领导和从事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整顿作风的形式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及时加强作风建设,防止腐败行为和官僚主义,顺利完成革命队伍向建设队伍的过渡。

2.在制度探索中更加注重干部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建设

建国以后,根据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不断探索,先后建立了干部录用、考核、奖惩、培训、工资、交流、退休等一系列制度,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体系更趋完整。同时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干部管理机制的系统性。1953年11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建立了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部统一管理下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各部分管干部的制度。”分部管理即把全体干部划分为9类,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各部分别进行管理;分级管理即在中央和各级党委之间建立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下管两级。分部分级管理干部制度代替集中统一管理干部制度是由干部队伍建设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干部管理制度系统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层次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干部制度逐步形成。

1.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提出促进了干部队伍新老合作与交替的实现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干部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为实现干部队伍新老合作与交替,1980年8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率先明确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对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第一次作了较为完整的表述,他说“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革命化。”[2]1982年9月,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写入了十二大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标志着这一方针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正式确立起来。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确立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实现干部新老合作与交替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2.全面深化干部队伍制度改革,注重干部制度改革的整体性推进

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制度层面不断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如打破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在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纵向分权,横向分类”,遵循分级分类管理和“管少、管好、管活”的基本原则,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确定了下管一级的管理体制。同时,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发展,如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范和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准入机制,同时在干部考核、交流、培训、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也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

实践证明,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党的干部队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充当时代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努力破除“四唯”问题,不断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激发干部干事活力,同时,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诸多作风问题,大力整治“四风”,从严从实管理干部,不断促进党风政风好转。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要求提出的新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两个宏伟目标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注释:

[1]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一.中央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1327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6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干部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求是杂志2001

[3]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2

作者简介

张峻1981--)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