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耿少平 吕慧媛 徐宏举 试论砖瓦在古代医疗中的应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15 08:52:15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耿少平 吕慧媛 徐宏举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烟台  264199

 砖瓦在中国古代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更是一种工具,具有多种衍生使用功能,在古代医疗领域亦是如此。砖瓦在古代医疗中的应用大体可分为直接作为药材、入药治病;作为诊疗工具;作为制药工具三种。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大多已不再沿用,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既能弘扬古代砖瓦文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学史研究,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砖瓦;古代医疗;用途

中国制造、使用砖瓦的历史源远流长,《古史考》载:“夏时昆吾氏作瓦”、《博物志》载:“桀作瓦”,今考古发现最早的砖出自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时期),距今约5000—5300年,最早的瓦出自宝鸡桥镇遗址(龙山时期),距今约4000年。自春秋战国至秦汉以来,砖瓦建材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砖瓦的制造、使用逐渐普及、砖瓦类型也逐渐多样化,其衍生使用功能迅速增加,从文献记载结合考古成果综合研究表明,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砖的用途约十六种,几乎涵盖了各个生活、生产领域,[1]远远超出“建筑材料”的范畴,实为古人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医疗领域亦是如此,砖瓦在古代医疗中也有多种应用,本文以文献为基础,专探砖瓦在古代医疗中的各种应用,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以期促进古砖瓦应用研究的深入、促进砖瓦文化的发展。

总体上看,砖瓦在古代医疗中有三种用途,一是直接作为药材、入药治病;二是作为诊疗工具;三是作为制药工具。

一、砖瓦作为药材

古瓦入药始见于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卷第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取屋上瓦三十年者,碎如雀脑,三升东流水,二石煮取,二斗内药,如左生白术乾地黄生姜……右十二味咀,内瓦汁中煮取三升,分四服,单饮瓦汁亦佳。”在宋代张锐著《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五》也有记载:“千金古瓦汤,治消渴、虚乏、食少、无力、小便频数,白术四分,熟乾地黄八分……为粗末,每服四钱,先以水三大碗煮屋上瓦二两,二十年以上者打碎如皂子大,煮至一碗半去瓦。”明代江瓘著《名医类案》:“用陈年窖中砖瓦洗净,过四两,生地、杜牛膝、骨碎补、丹参、赤芍各一两五钱,自然铜三两,蒲黄、车前子、苏木各一两,鹿角二两,元明粉五钱,各为末,以茅草根一斤,红花四两,煎膏拌晒前药,炼蜜为丸梧子大,每空心及食前酒送下八九十丸。”从医学角度看,以上药方中必须使用的“屋上瓦三十年者”、“古瓦”、“陈年窖中砖瓦”实际上均是“药引”——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或增强药物功效,起治疗作用实是除“瓦”以外的其它药物成份,可视为“古物崇拜”在古代医学中的反映。但砖瓦入药也并非全为“药引”,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成份,宋代张锐著《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八》:“治伤折。药疽草、秦艽、上同,杵烂,以砖末半升,用童子小便调为膏,摊毡子上卷伤处。”经现代科学检测,古代青砖青瓦主要含Ca、Fe、Al、Na、Si等元素,且各元素化学性质稳定,[2]经过“杵为砖末”的物理变化后其化学性质并不会改变,在该药方中“砖末”实为“粘合剂”,将多种药物粉塑成药丸、药膏形态。清代吴贞著《伤寒指掌·卷三·伤寒变症“霹雳汤,取粪坑中青砖。用火中烧红取出。投入水中。水沸毕。取水饮之。治狂乱有劳心过度。”“粪坑中青砖”由于长期浸泡而饱含“尿碱”,“尿碱”主要成分是磷酸盐无机物及尿素、蛋白质有机物等,经过火烧后已沉积的“尿碱”活性增强、可溶解于水,饮用后能给病人迅速补充各种无机盐及蛋白质,缓解、治疗“劳心过度”引起的狂躁症。

二、砖瓦作为诊疗工具

砖瓦作为诊疗工具始见于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三》;“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纳药于中,以火烧烟,向肛薰之。”这是使用“烟熏法”来治疗疾病,即借助药物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上熏的热力和药力渗透性来杀虫灭菌、止痛止痒。从考古实物可见,汉代筒瓦横截面为为二分之一圆弧,度45—50厘米、径约15厘米,[3]长两个筒瓦可合为一圆柱可形成约35300立方厘米的空间来放置药材。隋唐时期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使屋顶面曲折、起翘(飞檐斗拱)成为流行趋势,屋瓦体积迅速缩小,筒瓦合为空间以不足装药,便开始改用方砖来替代,明代董宿《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一·肠痔漏门附论》:“上捣筛拌匀,穿地坑内著熟火一斤,方砖一片,中心钻一孔,盖坑口,旋入药一撮,披衣坐上熏。”除筒瓦外,板瓦在古代医疗中也有较多应用,西晋王叔和著《脉经·卷第七》:“太阳病二日,而烧瓦熨其背,大汗出。”“太阳病”多由外感风寒所致,需要发汗驱寒,所以要用热瓦在背部进行烫熨来促进血液流通,唐代孙思邈《千金宝要》:“抱狗子或鸡,著心上熨之!又方:屋上南畔瓦,热熨心,冷易之。”《千金方·七窍病下》:“又方:以热瓦熨之。”明代朱梓著《普济方》;“难产门,即以衣裹温瓦数片。三二人不住手。自脐腹腰胁。左右周遭熨之。使胞脏温暖。凝血流动。”也均是利用热瓦外敷来促进血液流通缓解凝血症状,今在医学中统称之为“烫熨疗法”。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入在腹中。必致昏闷。可与醋墨服之。不得过多。虽醋破血。而又伤肺。因成咳嗽。皆也。若产妇分解之后。频烧砖石投醋中。使常闻猛醋烟气。”又《卷第三十六》:“驴胫骨髓一分,针砂〔一二合用水二合浸十日却取清水少许〕上二味和搅令匀。每用少许。滴在耳中。以半个净方砖。烧令通赤。用醋泼之。将磁石末一治久聋二三十年不瘥者。滴耳鼠脂方。”利用热瓦将液体醋迅速气化形成气溶胶,让病人吸入或将病变部位浸没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醋微粒,不但能减轻药物过量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让药物到达不易施药的病变部位(耳道),相当于今日的“雾化治疗”。

除了给人医病,砖瓦在古代兽医中也可作为诊疗工具,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卷六》:“治马黑汗方:取燥马屎置瓦上,以人头乱发覆之,火烧马屎及发,令烟出,著马鼻上熏之,使烟入马鼻中,须臾即瘥也。”又:“治羊疥方:取黎芦根,㕮咀令破,以泔浸之,以瓶盛,塞口,于灶边常令暖,数日醋香,便中用。以砖瓦刮疥令赤,若强硬痂厚者,亦可以汤洗之,去痂,拭燥,以药汁涂之。”

三、砖瓦作为制药工具

因为砖瓦有耐高温、类型多、价格低廉价、易于加工等诸多优点,所以在古代医疗中也常用其作为制药工具西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卷第三十六》:上二味捣作饼如钱许,安新瓦上炙令热,用熨脐上瘥止,亦用黄柏末以粉之妙。又:“用附子一个,最大者,坐于砖上,四面著火渐逼碎,入生姜自然汁中,又根据前火逼干。”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卷第十五下(脾脏下、热痢七)》:“右八味,皆取真新者,以苦酒二升渍防已,极令润出之,留苦酒,置以利刀切防?厚令一分,使厚薄悉等,以板瓦,覆著炭火上,以厚纸藉瓦上,布成,切防已著纸上讫,从头依次反,周而复始,令色槁燥。”明朝董宿《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上以猪肚一个,连尿,去一半,留一半,用新砖两口,炭火 ,新砖将猪胞连尿于砖上焙乾,不住手一向移放于两口砖上,轮流不歇,莫与火过,胞以尿乾为度,研为末,入黄丹一钱,先用葱汤,以鹅毛抹洗,以旧绵帛渗干。此药掺三五次,立见效。”明代陈嘉谟著《本草蒙筌·卷之四·木部》:“竹沥,与荆沥同。横锯截尺馀,直劈作数块。两砖架起,紧火中烘。沥从两头流出,少加姜汁调服。”元代罗天益著《卫生宝鉴·卷二十》:“上捣为末。如冬月用。以热砖上爆。或炕上。夏月用日头炙。”表明历代均用砖瓦耐高温的特点来烘焙、烘干药材;此外,砖瓦有时也是一些药材的生长基质,南北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此瓦屋上青苔衣,剥取煮服之。”元代王好古著《汤液本草·卷之四·草部》:“《日华子》云:治淋遗溺。杏仁为之使,得菖蒲,良。生华阴,又有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韦,用治淋亦佳。”其中青苔、瓦韦两种药材都是直接生于屋瓦上,宋代张锐《鸡峰普济方》:“取多年厕下砖,于水中洗过,就炎日中曝晒,刮取白霜,收之,用冷水调一钱,匕大效。人无中毒,莫与服此药,大寒,能解中毒,神良。”是刮取厕中砖表面的尿碱“酸碱中和”的原理来解毒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砖瓦在古代医疗中大体有入药、诊疗、制药三种功能,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时间发展,新型药剂、新医疗器具不断开发制药业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砖瓦入药”砖瓦诊疗”和“砖瓦制药”逐渐成为历史,但中国古人利用砖瓦进行医疗的朴素唯物主义实用精神却流传下来,今日深入探讨砖瓦在古代医疗中的各种应用,分析、学习其中蕴含的科学理论,通过去伪存真的研究,既能弘扬古代砖瓦文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学史研究,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鹿习健.浅析“砖”在中国古代的各类用途[J].砖瓦2007(5):90-94

[2]卢芳琴史彦超.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法检测古建筑砖瓦成份[J].广州化工,2018(9):80-82

[3]刘振东张建锋.西汉砖瓦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2007(5):339-358

作者简介:

耿少平(1964--汉族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本科,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级实验师/纪委书记,研究方向:中医药文化。

吕慧媛(1989--)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人,研究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徐宏举(1978--)男,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本科,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学。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