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冉小娥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析——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2 12:49:4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冉小娥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具体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凉州区作为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走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综合治理之路。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党的十九大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以及决胜全面小康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细化实化了乡村发展的重点,并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进行详细部署。这是因为乡村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阶层流转、文化更替的源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价值

从我国乡村发展态势看,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是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纽带。

1.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任务以来,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落在了农村。[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2]因此,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在全国开启,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呼声愈来愈高。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2.美丽乡村建设是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纽带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3]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乡村之美不仅要村容没,更要有内涵美。所以具体到当下,我们在农村开展移风易俗,消除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的陋习,抵制歪风邪气,就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推进。因此说,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纽带。

二、凉州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回顾与现实挑战

党中央作出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战略部署后,省委省政府着眼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研究制订了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三年多来,全区按照省市行动计划要求,精心组织、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践充分证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适应了我区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1.凉州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

(1)“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凉州区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引导、整合项目资金、加强组织协调、狠抓督查落实、严格考核验收、完善工作机制,创建了14个美丽乡镇,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高坝镇蜻蜓村被农业部推介为中国最美闲乡村—现代新村,全市第一个乡村记忆博物馆—蜻蜓村村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区新农村建设迈上了新水平。[4]

(2)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整治行动补齐美丽乡村建设短板。近年来,凉州区以“万村整洁”村建设为抓手,以落实创城目标为载体,深入开展了“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活动,整治农村“三乱”实施“四化”和美丽乡镇创建“两个三年行动”,集中治理农村垃圾污水乱排、柴草乱堆、尾菜乱弃和乱搭乱建,推动农村环境面貌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共建成“万村整洁”村183个。[5]

(3)积极推进农村富民产业培育向绿色循环转变。近年来,凉州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同时,又注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用绿色生态有机理念指导农业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创建省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1个,规模养殖场有466个。建成千亩日光温室园区15个,完成“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产品122个、注册“沼然绿”“诚坤”“凉州羊羔肉”等品牌商标13个。[6]

2.凉州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挑战

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凉州区现辖37镇、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常住人口101.6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5.05万人,共有441个村民委员会,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并且各个村在发展进程中矛盾千差万别,有的村庄由于交通区位等基础较好,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在建设美丽乡村时起点就高。但有些村庄由于原来的基础不好,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各种问题就会集中爆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部门之间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三是群众参与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四是美丽乡村建设财政投入的压力较大。

三、凉州区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析

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建设美丽乡村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过程,也启示我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必经环节。完善建立长效机制是重要保障。鼓励支持农民群众参与是根本。凉州区应按照我市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处理好美丽乡村建设和加快脱贫攻坚、建设与管护、“村庄美”与“村民美”的关系,走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综合治理之路。

1.坚持科学规划,走群众至上之路

乡亲是乡村的主人,带领农民建设美丽乡村,各个乡镇和每个村庄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要对上统筹协调,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委托省内外有资质、水平高、熟悉历史文化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和文化创意设计单位,对美丽乡村进行整体规划,做到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分步实施,梯次推进。规划要体现民俗风情、历史特色和地域特点。规划一经确定要严格执行,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系统性。二要加强部门协同,创新资金整合办法。通过精准对接国家财政政策,每年根据全区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各乡镇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列出建设项目需求清单,由区财政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金整合方案,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后,由各相关部门负责,督促乡镇限期组织实施。区监察局、效能办对项目资金整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2.坚持产业振兴,走绿色生态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群众富裕是内在要求,把“产业兴旺”放在首位的同时,又要坚持把生态优先贯穿始终,把生态环境的维护作为必须坚持的底线。因此,一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打造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二要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创新农业+文旅+社区的综合发展模式,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区委区政府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重要渠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举行农作物种植、果蔬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实现市民和农民双赢局面。

3.坚持综合治理,走文明富足之路

建设美丽乡村在政策引领与自身造血实现后,就要坚持综合治理,防止硬软件失衡,走文明富足之路。实现既重生态,又重人文;既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又注重农民群众道德素质的提升。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有人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以先进的科技设备,耕耘现代化农业,又有涵养新风、引领新时尚,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载体。[7]因此,要以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促进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就要挖掘培育乡村文化。积极抢救、保护和整理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挖掘和培育乡土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和草根艺人,培养文化传承人,创造基层文化能人展示平台,以民间文艺大赛和乡村舞台、广播电视等多种载体,带动民间传统特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注释:

[1]《学理论》2013(02):139-140

[2]城镇化下的农村如何不荒芜.中国经济时报

[3]《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5]我省对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作出通报

[6]武威文明网.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第155期

[7]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内涵与路径把握

参考文献:

[1]陈炳水.“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的地位[D].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

[2]吕忠梅.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法思考[D].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肖应明.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多维构建途径[D].生态经济2014

[4]赵路淋.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5]唐珂.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D].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4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