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李含矞 从电视剧《都挺好》苏明成形象透视我国素质教育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7 09:10:20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李含矞(中共宁强县委党校  陕西宁强  724400)

要: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成形象,与我国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家庭和学校不正确的育人观念以及以偏概全的社会评价都有一定关系。本文从“一是做好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把德育放在突出位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论述,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学校立德树人功能;四是家庭教育不可缺位;五是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德育的浓厚氛围”等五个视角阐述了德育教育的方法,以防止类似苏明成形象的产生。

关键词:苏明成形象;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一、苏明成形象概述

苏明成是电视连续剧《都挺好》里的一个被父母万般宠爱、享受着特殊待遇、蛮横懒散、缺乏进取精神和自强自立的“妈宝男”、啃老族形象;又是一个自以为是、极端自私、对家庭没有一点责任感且毫不顾忌他人感受的渣男形象。他出生在一个公职人员家庭,在子女中排行老二。由于其母重男轻女的原因和他“很会说话”的本事,深得母亲喜爱。在母亲的娇惯纵容偏袒和父亲的沉默下,他逐渐养成了骄横任性、一切依靠父母、自私自利、“得了好处还卖乖”的性格。呼风得风,唤雨得雨,不停地向母亲要这要哪,占尽家里的优质资源,享受着“高妹妹一等”的待遇,除了上班,回到家里就是游手好闲,不愿做事,衣服脏了还要借助妈妈的威势逼妹妹去洗。小的时候问家里要这要那,长大以后变本加厉,继续啃老,缺乏孝心。电视剧《都挺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苏明成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妈宝男”的具体折射,从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时下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疏漏,教育改革之紧迫。

二、“妈宝男”苏明成形象形成的原因

苏明成形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社会土壤的。它是与我国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家庭和学校不正确的育人观念以及社会对学生以偏概全的评价都有一定关系。

1.家庭原因

溺爱、娇惯、放纵;只重视考分,不重视孩子品德教育。家长长期溺爱、娇惯,逐渐把其宠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小公主”,骄横、自私,唯我独尊。不会衣食起居,不会做家务,不懂接人待物礼数,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教育的偏颇。这类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们、家里的亲属们依然围着孩子转,除了悉心照料饮食起居外,还格外重视孩子的学习,给他们买学习资料,陪他们写作业……唯独没有腾出时间给孩子进行品行教育和心理疏导。只重视孩子的考分,不重视其品行修炼,导致德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和弱项。正如俗语所言,“慈母多败儿”。意思就说,如果家长对待子女太仁慈、太溺爱,不严格管教和约束,那你就很难指望孩子将来成材。

2.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中德育的缺位

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中,学校管理层也好,教师也罢,普遍只重视向学生授业解惑,不重视传道立德;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学生品行培养。学校拿学生考分论成绩“论英雄”,一俊遮百丑,根本没把立德树人当成重点。一切唯分是举:学生在期中期末分数考好了,则万事大吉,考得差了,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脸上就挂不住、说不起硬话。德育教育的缺位,导致学校教育重心失衡,人人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学生智育方面,却放松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塑造。

3.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亲戚、同事、朋友、邻居们聚在一起拉家常,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学习;熟人们路头路尾碰见寒暄,也少不了谈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很少有人过问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是否良好,道德情操是否高尚。整个社会,都形成了重学生学习成绩、轻学生德育的浓厚氛围,很难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自身原因

其一,一些在校学生只顾学习功课,不顾品格修行;只埋头数理化的学习,不重视思想道德的修养,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素质教育天秤的失衡,形成智育一头沉。其二,一些孩子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过分依赖父母,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孩子除了在校学习、在家写作业是自己亲历亲为以外,其他都是家里人大包大揽。长此以往,孩子就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寄生虫、宝妈男,永远依附于家里,永远不愿自立。长大以后,对父母的依赖丝毫不减,只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想劳动创造;只想啃老,不愿独自打拼。这就形成了类似《都挺好》中苏明成那样的人物,仗着父母罩着,自私、狭隘、蛮不讲理,啃老、啃老、再啃老。

三、从苏明成形象,谈我国教育制度素质教育

苏明成现象的存在,昭示着我国现行中小学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大专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一定误区,没有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各类学校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培养造就出来的学生只懂数理化,不懂人情事故;只知接受他人的关爱呵护,不懂得自力更生、拼搏进取,更不懂得感恩。防止类似苏明成形象的产生,必须抓好现行教育制度改革,补齐德育教育这块短板。

1.做好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把德育放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大专院校教育的突出位置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尤其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改革精神,有序推进教育改革。我们希望省级及省级以下党政机关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摆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大专院校教育的突出位置,并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质量评估、教师业绩评价、评优塑模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切实加以落实。只有顶层设计科学实用,教育改革才能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论述,真正把立德树人当着各级各类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始终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工作首位。今天,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教育思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携起手来,一丝不苟地抓好立德树人工作,不遗余力抓好德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大幅提升素质教育实效。

首先,在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把思想政治课、德育课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谋划,精心安排,扎实推进。通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合格、品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甘于奉献的德育教师队伍,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撑;通过抓好思想政治课、德育课进课表、进课堂工作。要把思想政治课、德育课放在与其他文化主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编排;德育课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背景、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情况,因材施教、因人实策,采取其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灵活多样形式来进行。

第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德育工作的优劣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并占居一定分值。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教育管理绩效怎样、教学水平如何,更要考察其德育质量优劣。

第三,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把教师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作为年终考核、评优塑模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因素,敦促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工作贯穿到教学、班务管理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做到文化主课与思想政治课并重,教书与育人同步推进。

3.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功能

首先,打破教育系统重智育、轻德育的思维定势,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正确的办学导向,是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在学校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二,消除教师队伍中“主课”“副课”偏见,积极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环境。既要崇尚德育工作,在课程安排、教师配备、质量要求、教学评估上,与其他课程同等对待;又在解决教师待遇方面,如绩效考核、津贴发放、职称评定、评优塑模等方面,要给德育工作者分配一定名额。

4.立德树人,家庭教育不可缺位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生要经历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同时也是终生老师。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这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学生,尢其是幼教学生和小学生,一天24小是只有6个小时在学校度过,还有更多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不含住校生、托管生)。因此,家长要扛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立德塑人,要从娃娃抓起。3至6岁是孩子思想品德的定性阶段,在此年龄段长辈的言传身教、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会根深蒂固。家长要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自制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还要给孩子灌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礼仪文化、法治思想,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必要时,还应把孩子放在特定的环境去磨砺。

5.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德育的浓厚氛围

(1)抓好德育教育宣传普及工作,多渠道宣传立德塑人的极端重要性。在教室,要悬挂名人画像、名句格言、名家题词,彰显德育教育之重要;在校园,要设立文化墙、宣传栏,宣传横幅等介质,以校风、教风、学风、修身、立志等为内容昭告师生,催人上进;在公共场所,要建设文化广场、艺术长廊,利用各种专栏和牌匾,广泛宣传立德树人的紧迫性。要利用校园广播、大众传媒和社交平台开辟公益广告栏目,适时推送教书育人新理念。

(2)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构建科学新锐的社会评价体系。要引导全社会纠正过去那种“以学生学习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自觉引入德育评价机制,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来衡量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教育教学的管理绩效和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效。要崇尚学生“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危险品”的教育评价理念,突出德育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师生、学生家长、普通市民真正重视和支持立德树人工作。

(3)教育孩子,人人有责。立德树人,重在学校,但家庭和社会责无旁贷。孩子家长的亲戚、朋友、同事们,孩子的老师们,如发现孩子在公共场合有语言不当、举止不雅、神态异常时,不能袖手旁观、姑息纵容,而要及时批评教育,劝其向善;村居、院落、楼栋、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公民,也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发现孩子言语可恨、行为可耻、面目可憎,不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开展德育工作,规劝他们弃恶从善。当然,如果他们在公共场合说了好话、做了好事,也要当面夸奖、赞扬,鼓励其再接再厉。

总之,我们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在家庭、学校或是公共场合,都要管好自己的嘴、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在言语上,不说消极的话、不暴粗口、不背地里议论别人长短;在行动上,不乱吐乱扔、不偷偷摸摸、不贪占小便宜,不动手打人。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教育孩子的合力,促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