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李少云 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汉中市打造全国知名“绿色康养圣地“调研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3-24 09:06:13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李少云中共汉中市委党校  陕西汉中  723000)

健康管理与医养结合,对实现“全民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管理的重点是医养结合服务,即治末病治慢病促康复抗衰老,所以坚持“互联网+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才是人类健康的最佳模式。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掀起了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高潮。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支持、机构试点、示范引领等措施,注重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合力作用,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养康养结合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79.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0.76%,远高于全国17.3%和全省16.8%的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的明显趋势,养老形势异常严峻。近年来,我市积极围绕“宜居汉中、健康汉中、养老汉中”把汉中打造成“绿色康养圣地”的发展目标,全力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呈现布局更加趋于合理、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加强的良好态势。截止2018年底,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总数1064个、养老床位数为27056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拥有率为38张,目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已建成15个,正在建设7个。其中:汉中东方老年公寓被省卫健委命名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项目示范基地。勉县定军山福康老年公寓、洋县新健康医院被省卫健委列入第二批医养结合项目示范基地。也涌现出了城固县医养结合社会养老中心、陕南如家老年公寓、宁强县康达医养中心、汉中美康熙苑、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医养结合机构。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多次召开由各职能部门参与的协调会,广泛征求意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健康汉中2030”规划纲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我市医养结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我市的医养康养结合工作按照中、省的《意见》精神,从2016年开始全面启动。重点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建立三个体系、提供三大服务、探索4种结合模式。“一个目标”即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突出一个重点”即突出居家社区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这个重点。“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管理体系、考核评估体系。“三大服务”即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四种结合模式”即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互助、居家养老+医疗网络”等新型服务模式。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理念陈旧,顶层设计缺乏。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带来的巨大基本养老需求,我市现有养老服务体系能力明显不足,医养融合发展也是刚刚起步,全市的健康养老产业,仍停留在老龄事业层面上。健康养老产业被称为“银发经济”是一项需要政府、医疗机构、资本、健康媒体等各方力量参与的社会事业,涵盖医疗服务、保健休闲、老年用品、健康咨询、养老保险等多个生产和服务行业,需要立足咸阳本地,科学统筹,长远规划,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缺乏开放革新的意识,没有相关医养康养发展规划,全市医养康养融合新业态欠缺顶层设计。

二是体制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评价机制,医养结合筹资政策、社保医保体系的制度衔接方面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医保报销方面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保障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由于各部门、各行业配套政策缺失或不到位,使相关职能部门尚未形成合力,难以发挥政策整体效用。

三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医疗设施方面,我市康复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康复科资源紧缺,康复科的床位数存在较大缺口。城区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因用地等原因进展缓慢,全市住宅小区中有30%多属于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几乎没有空置场地,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新建或改扩建)也陷入建设无场地、不建有需求的两难境地。养老机构医养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配套医疗设施较差。同时,受我市社会服务组织发展滞后,财政列支购买服务资金较少等限制,许多本应政府承担的服务项目难以实现社会化,地方财政扶持力度也有限,养老机构运营举步维艰。

四是人才资源缺乏,“医养康养结合”的专业性不足。“医养康养”养老服务涉及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多学科知识,而目前主要以护理员为主,且人员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专业医务人员较缺乏;我市多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条件达不到标准,无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客观上制约了“医养康养结合”一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

五是康养产业宣传和整合力度不足。康养产业的市场需求庞大,发展前景广阔,我市又有旅游、生态、医疗、保健、交通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没有很好地宣传和整合,使康养产业发展滞后,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没有形成。

三、几点建议

医养结合是夕阳产业的朝阳产业,汉中生态环境秀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是宜居宜游的理想家园,能为入住者提供最佳的居住环境。汉中养老服务业潜力巨大,预测今后1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较快增长,到2030年将超过100万人,老龄化率将达到30%以上。老年人群体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等特点,能为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汉中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644所。其中,医院80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33所),乡镇卫生院18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所,村卫生室2650所,其他医疗机构709所,共有卫生计生人员30854人,能为客商投资医养结合产业提供强大医疗保障。培育康养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完善健康管理及服务体系,探索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我市大健康产业服务链。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建议如下:

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全力构建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格局。健康养老服务业既是服务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又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和潜力无限的新经济增长点,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旧的动力逐步消亡,新的动能仍未集聚,大力发展医养康养产业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聚焦“医养在汉中”,多渠道引进外埠资源,创办引进一批高端医养机构,把汉中打造成“绿色康养圣地”。要善于思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树立大健康的理念,围绕我市近期城市建设发展重心,立足各县区生态环境现状,深入调查研究,聚焦市场资源,做好空间规划布局,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合力打造一批医养康养综合体,结合《汉中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汉中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产业集聚、错位协同、均衡发展的原则,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整体构筑“一核一环六极”的康养服务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一核:汉中市康养服务核心区。以汉台区、南郑区为主,城固县城及以西、勉县县城及以东片区,围绕中心城区“一江两岸”、“兴汉新区”、“龙岗新区”、“航空智慧新城”,整合两汉三国文化和民俗观光核心资源,建成汉中市康养服务产业核心区。一环:汉中市生态康养环。以西汉高速、宝巴高速、十天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区周围构成的环形高速公路为依托,以环秦巴生态旅游公路环线为辐射范围,以汉中市主城区为中心,发挥山水生态、人文景观、宗教等三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山地休闲、滨水疗养、文化游憩、特色农养等康养产业,打造城市近郊康养生态圈。六极:汉中全域生态康养基地。依托汉中全域旅游资源和重大项目建设,建设秦岭生态养生、秦岭山地度假、氐羌民俗文化、巴山秀水休闲度假、秦巴天府乡村休闲、镇巴苗族民俗文化等六大康养基地,形成全域生态康养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赢局面。

二是要健全体制机制,为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提供政策遵循。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在资质审定、市场准入、土地供应、建设运营、床位补助、医保支撑、保险补助和相关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争取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市财政应对每个市级示范基地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补助。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年度工作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和具体推进措施。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规划、土地、人才、投融资、财税、价格、医保等方面出台扶持医养康养发展的政策“组合拳”,解决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审批监管、业务管理、收费标准、医保合疗如何报销等具体操作问题,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在借贷融资、人才培育引进、税收、土地供给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康养产业与旅游、养老深度融合,推进健康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扶持康养产业做大做强,将汉中市建成全国知名“绿色康养圣地“

三是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路径。建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市县两级综合性医院全部建立医养结合康复中心或康复医学科,鼓励支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建设工作,加快医疗康养业态融合,重点发展居家医养,深度拓展社区医养,规范扩展机构医养,培育特色医养结合项目,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打造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在医养结合的康复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康复科医保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四是要携手民营资本,打造医养康养融合发展连锁产业链。积极开拓思想,转变工作思路,坚决落实政策,善于筑巢引凤,创新共建模式,通过由政府主导新建、改建、扩建、整合转化、社会力量打造等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携手民营资本,大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吸引国内知名保险、地产、医疗、金融等大型企业,在我市布局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鼓励支持我市健康养老企业向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保健食品、医疗康复等领域延伸拓展,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集团,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壮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打造汉中特色康养小镇。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培育发展一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大型企业和机构,打造我市医养康养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引导家政、物业、社会组织等企业和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强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不断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共同促进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探索模式,结合灵活。医中有养”模式,即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该模式解决了普通医疗机构“只提供治疗、不提供养老”的问题。洋县新健康医院,先后设立了老年公寓、东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了集中医康复、中医养生、康复训练、养生指导等业务为一体的康复中心。城固县医养结合社会养老中心,建立了“养老区——慢病康复区——中医医院——慢病康复区——养老区”内部转区循环机制,一站式解决老人养老和就医需求。

“养中有医”模式,即在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勉县定军山福康老年公寓,以定军山爱心医院为依托,采取“医疗”和“养老”两种入院途径进行管理,根据老人病情的需要进行“医疗”“养老”相互转换,动态管理。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

“医养互助”模式,即医疗机构与就近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医疗机构通过巡诊、访视等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以及转诊转院接收服务。汉中东方老年公寓,2018年6月与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举行医养结合协作服务签约仪式,在公寓内设立了医疗门诊室,定期为入住老年人开展体检、诊疗和转院治理等医疗服务。

“居家养老+医疗网络”模式。一方面,依托不断健全的医疗机构基层服务网络,推行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幸福院与村卫生室“嵌入”建设、融合发展,使那些不愿去或不能去养老院的居家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医养结合服务。另一方面,推行智慧健康养老,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系统与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快捷、低成本的养老服务。

六是加快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依托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缓解当前一线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问题。积极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索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增强老年人对护理照料的支付能力。

 

收稿日期:2020-01-10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