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陈琼 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4-24 08:57:48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陈琼福鼎市卫生健康局  福建宁德  355200)

 要:说明当前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存在机械性、随意性、主观性、滞后性等问题。提出实现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的措施,专人专项、责任落实到人,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明确随访评估章程,分类干预规范化,确立病人体检与贫困病人帮扶政策等。

关键词:重性精神病;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当前的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社区关于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区内重性精神病人得到来自社区的帮助。因此,社区应积极进行自查自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为社区人民服务。

一、当前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机械性

当前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普遍缺少灵活性和“人情味”。管理制度僵化、死板、千篇一律,有时甚至是直接照搬照抄相关或类似的管理制度,缺乏对本社区实际情况的结合和考量。同时,机械性的管理制度,因为在制定时往往不用心,所以常常出现套词官腔、内容空泛无物、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等问题,使社区工作人员看完一头雾水,丧失了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2.随意性

内容仍显粗略,对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奖惩措施。这样的工作制度,就导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人专项的管理,岗位调动随意,档案的完善、交接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互相推诿,一方面,难以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也难以明确相关管理责任人并对其进行追责。长此以往,不利于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主观性

重症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观性,是指在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时,虽然制度内容看似详细、规范,却缺乏对本社区内现有精神病人尤其是重症精神病人的具体情况方面的调查了解,所以导致制度内容详而不实,制度同样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

4.滞后性

当前社区对重症精神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档案的质量要求和查询便捷度较低,致使社区的健康档案管理仍停滞在做做笔记,写写工作记录表等形式。

二、实现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的措施

1.专人专项,责任落实到人

想要实现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首先要求制度对具体工作执行做出专人专项的要求,责任要划分明确,具体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混乱管理、随意变更工作人员的情况,注意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并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制度规范化最忌讳指向不明、责任人模糊的情况。必须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工作进行管理和执行,才能保证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被落到实处。专人专项,不仅能够保证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档案得到连贯、详实、有效的管理,有利于对重性精神病人中有困难需要社区帮助的病人及其家属得到及时救助,而且有利于对社区专业性人才的集中定向培养,有利于提升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质量。

2.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

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是社区对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档案进行管理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必须要引起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内重性精神病人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专项电子档案,随着后期走访评估等工作的展开,应对健康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1]。另一方面,要确保在调查、走访、建立档案过程中对病人信息和隐私的保密工作,不得向非相关人员透露病人的信息,避免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除此以外,完善病人信息管理制度,还可以及时跟进病人当前的病情及后续的治疗计划等,确保病人主观上积极治疗、客观上积极接受治疗,从社区的服务角度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起到督促作用,以及确保病人受到了应有的照顾和监管,以免病发时对他人造成危害。

3.明确随访评估章程

社区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还应该明确关于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随访和评估的章程,确定具体的随访间隔,以及具体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确保社区工作人员的随访评估工作做到实处,做出效果,避免走走形式敷衍了事。在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随访评估时,至少要保证每季度一次随访,并在随访中检查和判断病人的精神状态,主要是对病人的自知力方面进行评估,以及知觉、思维、按绝、情感、思维还有意志力等方面。要对病人的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进行仔细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的是病人当前的治疗情况,包括正在服用的药物、最新治疗进程以及治疗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等。随访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对病人的危险程度进行了解和判断,以便社区做好社区管理和防范措施。

4.分类干预规范化

分类干预规范化是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中之重,是对社区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管理的核心工作。社区对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应在管理制度中明确分类干预的标准[2]。一般,可以适用以下分类干预的标准:

(1)病情稳定基本没有精神方面的症状表现,拥有较为正常的自知力,学习或社交能力较为正常甚至是表现良好。对药物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身体上的病状没有继续恶化趋势。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这种情况的病人只需要按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就可以了,不需要社区的重点关注。但是仍要进行定期回访。

(2)病情基本稳定如果病人有大喊大叫行为,对别人有口头威胁表现,但没有在行为上的具体破坏性,没有损毁财物行为;或者虽然有损毁财物、破坏东西的行为,但是并没有对人的攻击表现,并且这些行为只发生在家里,而且经过劝说后会停止这些行为,那么病人就属于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这时候的病人往往表现为自知力较差,精神症状不佳,或者出现社交或学习障碍等。对于这种情况的病人,要调查该病人此种表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例如,有可能是因为当前使用药物的疗效不符合预期,或者是因为病情出现了起伏,也可能是服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或者身体状况因为病情进一步变差了等。对于这种情况,社区要督促病人进行积极治疗。除了定期的回访时间之外,还应该增加随访次数,至少两周回访一次,对病人给予更多关注,必要时提供帮助。

(3)病情不稳定这种情况的病人是比较危险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社区对于病人应给予高度关注,随时回访。病情不稳定的重性精神病人一般有明显、持续打砸行为,可能不仅对财物有损毁行为,甚至会对人进行攻击。严重时,甚至使用管制性武器,对他人劝阻没有良性反应,有自我伤害或者伤害他人的倾向,甚至会出现自杀和杀人的行为。这种情况的病人对场所没有顾忌,对他人和社会存在威胁性甚至是严重威胁性。这时候社区只进行随访评估和重点关注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果情况严重,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民警协助,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如果病人没有住院,那么社区人员在进行两周内回访时,必须有民警和精神医生等专业医疗人员陪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三、结论

综上所述,社区在进行社区内重性精神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时,必须要具备完善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全面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开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加强制度规范化研究,发现当前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并予以修正,有利于社区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德露.精神病人犯罪后三方问题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07):54-60

[2]丁菊.我国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