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李秀东 文学艺术与大众行为心理特征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4-25 07:16:4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李秀东(中共莱州市委党校  山东莱州  261400

 要:文化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独具作用。文学艺术作品对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字:文化艺术大众行为心理特征

 

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客观、最可视的表征,也是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沉淀。文学艺术作品对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产生影响,但更多的是,个体在接受一定时期内社会风气熏陶后将个人心理付诸于文学艺术作品这样的物质载体。与其说文学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影响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不如说,文学艺术作品是传统文化对人行为心理特征产生影响的依据。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甚至其所处地区、年代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

一、文学作品对大众行为心理特征的影响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的出现是一次高峰。它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篇诗歌内容繁杂,包含许多民间歌谣以及乐官所作乐歌。采用赋、比、兴三种手法,语言质朴,既有铺陈叙事,又有比喻联想,将群众生活中的点滴生动揭露。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先秦时期社会变迁与百家争鸣等因素多重影响下,群众日复一日,坚持劳作,苦中作乐的行为特点。诗经中有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所描述的情感丰富,心理过程千姿百态,而对自己或他人心理过程的描写与猜测,是个体自我图式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先秦时期,人民的自我认知已经有一定发展。与诗经大致处于同时期边编撰的《楚辞》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与《诗经》相比,《楚辞》词语绮丽,字里行间融入鲜明的个性。楚地神话迷信常年盛行,经常进行祭祀等活动,受这些文化活动沾染影响,楚人多有丰富的想象力。寄情于景,托物言情,《楚辞》采用大量幻想,虚幻作者的内心世界,又与所描写的夸张的现实世界产生残酷的对比,表现了当时人民面对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冲突,追求抵抗的、不屈的精神。汉朝时期,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出现——汉赋。汉赋篇幅一般较短,以抒情为主,气势磅礴,这与当时汉代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联。汉代政权稳固后,各方面迅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物质财富丰富,各朝来贺,整个国家继续朝前大步迈进,勇于开拓,因此,汉赋多气势恢宏,对事物描写新颖,表现宏大的文化气度和丰富的精神物质生活。生存在这一时代,个体必然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不乏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时代性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大批个性鲜明的文人。当时阶层分化严重,大家族出现,另有功臣、将相封侯,家族权力变大,地位稳定。道、佛教兴起传入,玄学流行,占据一定思想地位,加之社会动乱形式复杂,于是在多种因素制约下,出现了如今我们所谓的魏晋风格。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也是多种思想的杂糅。情感风格吸取道法自然,人格自由精神。文人多注重对个人人格的定位与塑造,并使其自由发展,随心顺其自然,故文人多极富个性,追求自由与思想解放;文学创作上淡化功利性,强调追随个人个性与多样性,个体表现为对个人情感的深度思索,回归本我审美,因此作品丰富多样;文学理论上,伴随着自由、解放思想的传播。出现众多的自成一家的理论与批判性作品,这也是之前心理行为的深入发展,个体极富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以上几点,整合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立体的行为心理特征。唐朝,古代诗歌发展到顶峰,国家统一,疆域扩大且边疆稳定,对外贸易良好,南北长期互通,呈现一片繁荣昌盛之景。选人用人的科举以及其他政策带有以文取士的色彩,这些大概就是唐朝诗歌成就极大的客观原因。唐朝涌现大批的诗人,风格各异有些热情,豪放,有些揭露现实,正是所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看事物的视角不同,才使他们在诗中倾注的情感有所不同。贫困失意,颠沛流离,使人深沉忧郁;愤世嫉俗,追求自由,使人立意高远,想象丰富;沙场思乡,使人伤春悲秋;隐居闲适生活,使人闲静柔和。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不同际遇的人,在唐代炫目的兴盛过后,便是一蹶不振的衰败。朝代的大起大落,放大了每个个体或喜悦或悲伤的内心冲突与矛盾的细节,所有的心理过程被个体充分感知,无处遁形,在文学里便被以最激烈甚至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爱憎是非分明,留给我们这些传世佳作。

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唐诗不分伯仲。与诗的工整不同,词更重律与参差美。宋词从词风上可大致分为豪放和婉约两个派别。豪放派慷慨高亢,不拘于律;婉约派则细腻柔和,圆润缜密。当时的宋朝,手工业、商业飞速发展,加之市民阶级扩大,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有娱乐活动的需求。人们习惯于以词这种既能书抒情言志又能自娱自乐的方式进行外在表达。这其实是个体在表达输出方面行为心理特征的变化,社会的逐渐开放,使个体不再将情感压抑于内心之中,而是寻求外在的方式进行抒发与传达。这并不涉及性格的转变,只是其中一种心理过程发生变化以致产生了一些普遍性的行为。

元曲最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分为元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元曲在原有文字基础上添加了令人朗朗上口的曲调,更易推广流传。元代大多知识分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不愿屈居庙堂,将一腔热血与才华倾于戏剧创作。这些作品饱含社会残酷矛盾与百姓现实生活。甫一出现,便与广大市民阶层产生共鸣,成为市民娱乐场所的新宠。人们喜欢看到贴近自己生活的作品登上舞台,表演给自己和更多的人,到今天也是如此,这种文学形式是自己关于生活感触的间接抒发,也是对个人生活的回顾与期待。这其实与人们的一些心理过程有关,个体有想要知道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以及对个人总体水平认知的需要,以便于个体对其行为进行及时调整,以期与他人、与整体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其中包含人类保存自己,适应环境的本能。元曲将纪实作品推入大众视野,无疑是使这一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明清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抑扬顿挫的字词和韵律优美上口的曲调,人们需要更多故事性情节。于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小说出现了。市民文学进一步发展,遇上印刷术的突飞猛进和城市的兴起,小说这一文体逐渐走向成熟。它集结汉代的笔记小说、唐代的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及章回体小说的精髓,把书面与流行语言融合,情节虚实交错,对人物进行精细刻画。从这些方面来看,明清的文学家是极富创造力的。个体的表达方式由内部思考向外部写实,到明清已经发展为虚实结合利用文学性,或明或暗对现实状况描写、夸张、讽刺、暗示,既掩盖,又警示,已经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个体思想活络,人际沟通扩展,人们的心理行为与文学作品一样,更加灵活生动。

各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因素下表达个人情感的媒介。每一篇都有特定的诞生背景,当我们细细品读时,不难发现,各朝代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对个体行为心理特征的影响,使它们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各种风格,特色鲜明。

二、传统艺术对大众行为心理特征的影响

中国传统艺术可分为多种表现形式,书法、绘画、剪纸、刺绣、戏曲等。无论是何种表现形式,中国传统艺术都以其特有的含蓄美闻名于世。艺术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一般直观,它们把风骨藏在作品的每个细节里,唯独细细揣摩不能窥见,知己者自会上门。这便是含蓄之美所在,传统艺术与其鉴赏方式都包含其中。自古便是集体主义社会的中国,不同于倡导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张扬、善于表现自我,展露个性,中华儿女大都委婉含蓄,内敛谦逊。然而在整体民族心理行为特征下,由于时代社会背景不同,个体的心理行为又存在一些差异。在艺术作品上自然也是风格迥异。书法绘画中,有人笔迹隽秀清新,有人则笔走龙蛇,甩手挥墨间自成一格;传统戏曲,各个地方唱腔曲调也都极为不同,有的长音迤逦,音调摇曳,如泣如诉,有的气势恢宏,嗓音圆亮,震撼四方;剪纸和刺绣在图案和手法上,各地各派也区分极细,阴阳分明,工法走线或纤细勾勒,或模糊传意,各自乐在其中。这些艺术作品上的不同,并非从出世之日便是如此,它们与文学作品一样,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属于各自的时空一角,反映着创作者以及周围人的行为心理特征,最终交叉在一起,找到共同之处,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含蓄内敛的民族整体性特征。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