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银虎邦 红西路军精神浅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5-25 08:23:0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银虎邦(古浪战役纪念馆  甘肃古浪  733100

 要: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下文简称“红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的悲壮历史,蕴含着宝贵的革命品质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通过研究红西路军历史,阐述了红西路军的历史功绩,红西路军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指出红西路军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价值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红西路军;西征史实;精神;价值

 

201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讲话强调:“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习总书记的讲话,激励着作为革命纪念馆工作者的笔者对于红西路军史实的进一步研究,推动红西路军精神进一步弘扬。

一、什么是红西路军精神

红西路军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表现出对革命理想事业无比的忠诚和坚定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和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献身精神。研究西路军专家董汉河在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研讨会总结的八点西路军精神比较全面:一、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及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五、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六、患难与共,不避风险,相互救助的精神;七、用勇敢和智慧保护自己,百折不挠潜返革命阵营的孤胆英雄精神;八、忍辱负重,永不动摇,用终生的革命言行,证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二、西路军的历史功绩及意义

西路军是一块承载着胜利丰碑的基石。它虽然失败了,但仍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意义。

1.转战河西走廊,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作战

当时各路主力红军经过长征汇集到了甘肃北部地区,国民党也调集大量军队集结甘肃,“围剿”红军。据史料记载:集中到甘肃的国民党军队,共计有7个军、26个师(旅)、30万人。红军处在强大敌军的包围之中,形势十分严峻。西路军在河西展开后,分散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东北军第一一四师和中央军第三十七军已西渡黄河或正准备西渡黄河,追击西路军;马鸿逵和马鸿宾为了保住宁夏,不敢轻举妄动;王均和关麟征部队虽然没有过黄河,但注意力也集中在策应宁夏方面。只有胡宗南第一军,疯狂追击攻打河东红军,这样就给河东红军集中兵力打击胡宗南部队创造战机。11月21日,河东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山城堡战役,一举歼灭胡宗南第一军近两个旅,取得空前大胜利。如果没有河西红军的存在和积极策应,使国民党集中力量对付河东红军,山城堡战役是很难取得胜利的。

2.积极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以武力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停止内战,进行抗日。蒋介石被扣后,国民党内部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势力,力主轰炸西安,并调动大批兵力,拟从东、西两面夹击西安。西安事变发生后,东北军、西北军乃至红军中,都有不少人认为蒋介石罪孽深重,主张把他杀掉,以谢国人。中共中央紧急开会讨论,制定对策,认为蒋介石杀不得,西安事变必须和平解决,并促使蒋介石接受张、杨的八项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如果把蒋介石杀了,新的内战必然爆发,这样对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将是一次巨大的损耗。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只对日本帝国主义有利。时,红西路军正在河西走廊永昌、山丹等地与马家军苦战,中央决定西路军停止西进,在原地待命,准备东返,配合东北军在西线抗击中央军胡宗南等部。经过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方面的艰苦谈判,到1月中旬,蒋介石最终接受从关中撤兵、实现国内和平、一致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便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时,中共中央又指示西路军仍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向西进军。可到这时,西路军已在永昌、山丹、高台、临泽等地徘徊了一个多月,失去西进的有利时机。但是西路军在河西的存在,使胡宗南等部不敢贸然发动攻击东北军的战争,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3.西路军在军事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

在河西地区同西路军作战的国民党部队,是以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为首的马家军和接受他们指挥的青海、河西地区的反动民团。马家军从清朝末期同治年间镇压回民起义起家,已有70年时间,发展成为一支颇具规模的封建军阀部队。马家军到河西参战的部队共计步骑21个团3万余人。由于他们有独特的统治方式和思想意识,因而马家军比起其他国民党军队来就显得特别顽强和凶残,给红军作战带来极大的困难。面对如此凶恶的敌人,西路军前赴后继,英勇作战,先后共消灭马家军二万五千余人,沉重地打击了马家军反动势力。敌总指挥马元海在返回青海后承认,马家军和民团的损失是“惨重的”,他说青海“全省每村均有阵亡之人,每家均有负伤之兵”。国民党《青海日报》描述说:“寡妻孤儿于饥寒交迫之中;灯前檐下更是柔肠寸断。”这些,均证明西路军对马家军的打击是很大的。

4.播撒了革命火种

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地区第一次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苏维埃政权和抗日促进会、抗日义勇军、少年儿童团等革命团体。西路军西进之前,河西走廊党的地方组织薄弱。根据中央建立河西革命根据地的指示,西路军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民主选举,先后在永昌、山丹、临泽、高台建立过26个县及县级以下苏维埃政权。这些苏维埃政权及革命群众组织存在时间虽然都不长,但仍有其价值和意义:一是对西路军作战起了积极的支援作用;二是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通过民主选举的实践,使群众受到了一次切实的民主教育。

5.为党和人民军队保存和培养了部分军事骨干,为各技术兵种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西路军虽然悲壮地失败了,但通过党的营救及西路军失散和被俘将士百折不挠的奋斗,仍有5000多名红军将士回到党的怀抱,他们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骨干。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共产国际的关心和援救下,西路军左支队到达新疆的437名将士,经过学习和技术培训,分别成为航空、无线电通讯、情报、医务、装甲、汽车、炮兵等方面的骨干,为人民军队技术兵种的创建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红西路军精神的形成及价值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浴血搏杀、艰苦奋斗的征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广大指战员用汗水、泪水、血肉铸造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其历史功绩、价值和意义,是任何年代任何人都无法抹去的。

第一,红西路军是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渡河西征的,他们的征战方向、任务、目的是明确的,开始是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后是“打通国际路线”,造成中国西北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第二,红西路军在西征中沉重打击了马步芳、马步青的反动封建军阀势力,削弱了他们在甘肃河西及青海省的封建家族统治,歼灭了他们的正规军和反动民团二万五千余人,使反动军阀的元气长时间得不到恢复,为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第三红西路军西征牵制了黄河两岸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动向,为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和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红西路军西征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和友军的战略行动,策应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以局部牺牲捍卫了革命全局,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

第五红西路军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给长期深受封建军阀反动统治的甘青各族劳苦大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让他们明白和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

第六红西路军西征理想不变,信念不变,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七红西路军西征,在前期、中期到过的许多地方建立苏维埃政权,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像一缕春风、一朵灿烂的朝霞,让老百姓看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希望,让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得到解放的思想植根于人民心中。

第八红西路军西征是长征精神的继续和发展,体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服从组织、严守纪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信念不变、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逾挫逾勇、争取胜利的革命精神。

第九红西路军西征为党和军队保存和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其余部在新疆经过培训和学习,成为我军各技术兵种的先驱,为我军各技术兵种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红西路军西征,广大指战员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他们的身上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光荣传统,是中国精神在革命战争岁月中的实践和升华,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党性、军魂和国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和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

第十一红西路军西征,由于战斗激烈和环境特殊,致使部分将士被俘或流散在山村寨堡,绝大多数被俘官兵在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表现出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流散的红军官兵,在党和群众营救下,有的回到党的怀抱,有的返回原籍,有的流落在甘宁青新的农村,他们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着红西路军精神,做出了无愧于党和红军的模范成绩。

总之,红西路军西征,表现出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大局意识。红西路军在无根据地、缺衣少粮、缺枪少弹的情况下,与数倍强敌奋力拼杀,用血肉之躯坚守着每一个村寨、每一块土地,直到撤出阵地或流尽最后一滴鲜血,表现出英勇顽强和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为配合河东红军作战,他们或西进,或东返,或驻守,或转进,在不知实情、身处险恶的情况下,仍然服从命令、统一行动,表现出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可贵意识。在“无日不战、无日不亡”的艰难征程中,他们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与群众同甘共苦,买卖公平,借物偿还,打扫卫生,乐于奉献,因此得到了河西各族群众的积极帮助与支持。通过各族群众舍生忘死资助和营救红西路军将士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也正是这种患难与共的军民关系,才使红西路军余部穿越人迹罕至的祁连山雪峰,把革命的红旗举到迪化(乌鲁木齐),扛到延安,汇入革命的洪流之中。

 

作者简介:

银虎邦1976--)男,甘肃省古浪县古浪战役纪念馆干部,长期从事西路军研究。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