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杨翠 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6-09 09:27:45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杨翠(中共林芝市委党校  西藏林芝  860000)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人的生命最宝贵,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我们要努力的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的长治久安,编制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努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经验;法治化

今年,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公共卫生事件是影响公共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任何涉及到公共安全领域的问题,都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人的生命最宝贵,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我们要努力的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的长治久安,编制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努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一、回顾我国公共安全走过的历程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发、高发的国家。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1.从国家层面探索建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从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党的十八大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表明党和国家在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处置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做了重要部署,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求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作为重点。现在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体制,也基本上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2.从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总结危机处理经验
提起我国的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起2003年的那场抗击非典的斗争。当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粤港地区出现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准备不足,对非典的认知太少,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危机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依靠军民团结,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出,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真正使这次防治非典斗争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这是党和国家第一次把处理和管理危机的问题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
关于危机,是指的那些伤亡特别严重,对经济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危机一般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来一件小的突发事件,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结果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更深层次上全面爆发,造成更多领域、更严重社会危害的一种情景;另外一种情况是危机爆发往往是矛盾冲突即将发生转折或质变的临界点,所以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成危险加机遇。党中央抓住了抗击非典这个机遇,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应急和预警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之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完善“一案三制”建设:一案是制定修订应急预案,三制就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一案三制”建设,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从法治化轨道上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2007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旨在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部综合性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标志着我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各地依法加强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加强物资储备,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实施了一系列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尤其是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现在监测预警、处置救援当中,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20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2019年全国安全形势保持平稳,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保持“三个下降”,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较近5年均值大幅降低。
二、构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经验和教训
回顾抗击非典这十几年来,我们在应对各种灾难所走过的历程,也正像恩格斯讲的这句话:一个聪明的民族,她会从灾难中学到比平时多的多的东西。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1.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经验
以这次新冠疫情为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做出全面部署,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不仅是此次新冠疫情,我们在应对其他各种灾难的斗争中: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负责,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葆有攻坚精神,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面对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誓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医务工作者,到夜以继日、埋头攻关的科技工作者,再到顶风冒雨、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无数党员干部不惧风浪、冲锋在前,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其次,军民合作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队伍和预备役民兵是突击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全军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号令,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月24日星夜驰援到4月16日军队负责的3所专科医院陆续撤收,经过历时80多天的艰苦努力,军队支援地方抗疫斗争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是骨干力量;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农村、社区的民众,包括志愿者是辅助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批批年轻志愿者走上抗疫道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们在各个角落里用行动贡献着自己的星火之光,不仅展现着当下年轻人的担当与青春力量,他们也用自己的善举为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取得抗疫重大战略成果的关键。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国动员、全面部署、快速反应,集中力量办大事,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抗击疫情的过程处处体现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本着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至上、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果断决策、正确领导,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强大的领导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政府、医务人员、人民警察、新闻记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坚守在各自岗位,各司其职,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以“智治”促“善治”,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共同构成了防疫阻击战的“中国智慧”。
第四,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需要做到:第一,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都必须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第二,在做好各项预防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有备未必无患,但无备必有大患。我们中华民族在和灾难斗争中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做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在国际上,预防准备为主的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说过,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灾更人道,而且更经济。潘基文也说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机制无论多么有效,都永远是不够的,先发制人的减灾措施才是关键。
第五,以人民为中心。在疫情面前,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因为人民群众没有健康,所有的发展都是空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就要求,在防控疫情中要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面对疫情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动员、宣传、组织、依靠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2.构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共性的问题:一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生产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二是基础工作薄弱,城市脆弱性凸显;三是安全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四是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全民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较差;六是法制还不够完善。
三、新时代如何提高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水平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工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公共安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有序和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运行为核心目标,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小康建设,乃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1.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推进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我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在长期的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已经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成功应对了多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多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下,积极推进新时代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就要善于总结、继承、创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例如,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所体现的“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对口支援”优势、“党的群众路线”优势、“基层党组织”优势、“军地协同”优势等。从而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运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应对重大安全风险挑战的冲击。
2.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系统梳理和修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服务,提高安全生产的安全控制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严格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制定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责任清单。要坚持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评价制度,严格查处非法违法或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专项治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4.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和权威性,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努力实现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稳定可控、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要坚持产管并重,加快建立健全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科学化水平,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要强化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责任,对食品药品安全实施有效的统一监管。要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多渠道投诉举报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依法惩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5.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强组织保证,党委应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大力协调、密切合作的领导机制。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的主导者,依法、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应该遵循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世界上完全一样的突发事件是从来不会有的,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要探索归纳问题,必须坚持依法预防、依法处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必须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必须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强化能力;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必须坚持军民合作、协同应对。
应急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做了重要部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做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桂从路.蓄积不畏难的攻坚精神.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05月20日07:24
[2]张小明.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光明日报,2020-02-27.08:47
[3]党的十九大报告
[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 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来源:新华社,2019年11月30日17:44
[5]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1-22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9-11-6
[7]马宝成.努力做好新时代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年12月01日10:48
[8]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2020年2月3日)[J].求是,2020(4)
[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10]习近平.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9-12-1
作者简介:
杨翠,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管理学学士学位,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