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王艳莉 高菊玲 立德树人导向下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6-23 09:25:1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编号2019NLDJ-YB09

立德树人导向下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艳莉 高菊玲(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转型,社会对于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然而高职院校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创业型人才的供应与社会人才需求出现严重脱节,社会上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在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创新和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注重学生创业实践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输出更多的创业型复合人才,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做出贡献。

关键词:立德树人;创业型;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起民族复兴重担、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立德树人”,“德”字当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将德育教育全面引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来,要想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必须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真正把“立德树人”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要重视和加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和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注重学生创业实践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输出更多的创业型复合人才,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做出贡献。

一、必要性

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各高校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就业工作,创业工作更是艰难。因此,各行各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情况更为严峻,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在逐年递增,各个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和择业的不均衡,各专业的人才供给和社会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畅等问题,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尤其是新兴产业或者个性化需求,这些问题的凸显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由于我国人才在德育教育上的缺失,很多学生就业热情不高,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认同不够,加之高职院校人才的招生与培养存在“同质化”现象,在整体上供大于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从立德树人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要积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同时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完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将培养更多的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契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要求。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1.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路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职院校积极转变以前传统教学和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观念,不仅侧重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要将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融到创业教育中,使得专业教学与道德素养同时进行,构建“德育为先、德技并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就目前市场的人才需求来看,就业、择业困难人就是阻碍高职院校发展和招生的最大难题,严峻的就业形势意味着高职院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而高职院校也要转变观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就业、创业两手抓,在校期间通过顶岗实习,创业竞赛之类的活动提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毕业后拥有更高更好的职业生涯平台。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由技能型向创业型转变,在平时的教学和创业实践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培养“德育为先、德技并修”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并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制订详细的创业实践岗位实施细则和培养标准,并且补充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多样化个性化的创业人才培养,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全面树立德育为先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业提供便捷平台,鼓励在校和顶岗实习期间实施自己的创业项目,学校和老师给予一定的专业指导和政策支持,这样全程渗透式的模式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助力学生创业。

2.完善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相应的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学生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将自己的创业想法及时付诸行动,同时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地磨练,进一步强化创业意识,提升自主创业地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开发项创业实践配套地教材,课堂的组织和设计以具体项目案例开展,将创业基础教学活动和创业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对于创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其次,创业教育以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依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创业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再次,创业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好在校创业项目的社会延伸,教学中要设计一些社会调研,创业成功案例分享等,组织学生参观、调研创业成功的企业,教学实践中项目的方案设计、规划运营都围绕社会需求开展,由此开展的创业实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卓越的创新能力。

3.强化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

创新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去了解党情和国情,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从而树立起“德育为先,德技并修”的意识,让德育教育在创业实践中慢慢渗透、积淀,做到“润物细无声”却根植于心。因此,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增强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首先,校内创业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核心价值的体现,对于创业中的德育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业。展开创业竞赛之类的主题活动、创业专题讲座等,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创业行为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使学生把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在实践中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细微之处。其次,校外实践活动要将企业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中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有机结合,在这些创业实践中不断强化德育观,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1.思想保障

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创业实践的根本导向和检验创业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首先,在思想上要以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为中心,加强党对德育教育的领导,始终牢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永远将立德树人作为指导创业教育的先导和指导思想。其次,在思想上要坚定德育为先的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创业实践的中心环节。创业教育涉及的任何环节都要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一切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有利于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确保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围绕育德这个中心。

2.建立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的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管理机制还处于“滞后”的状态,为此高职院校需尽快建立起与创业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管理机制,使得创业型人才培养更加规范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相关的创业实践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的管理细则,对于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制定了相关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规划。其次,针对创业实践教育的教学特点,教育管理部门要对一些有特色典型的创业项目进行组织和统筹,由专门的创业师资团队进行设计和完善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突出学生专项技能和创业素质有机融合的特点。最后,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与创业教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的三方互评机制为依据,检验创业教育实践的成效。在三方互评模式的激励下,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传承创业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业实践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

3.加快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的实践离不开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针对创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需尽快建立一支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过硬、德艺双馨的指导教师队伍。对于校内指导教师,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创业实践平台,组织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创业教育相关的教研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创业实践能力,从而有利于有效的开展创业实践指导。建设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坚持能够“走出去”,更能“请进来”,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交流活动,多方面学习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案例,积累实践经验。此外,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也受邀到高职院校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将成功的创业经历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积累他们的创业实践经验,从而全面提高创业的综合素养,练就创业本领。

四、结语

创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管理和环境之中,培养德技并修的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于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探索出一套合理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课程实践体系,成立专门的组织和保障部门,完善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教学素材和创业途径,将创业教育与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谭狄溪.试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

[2]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102

[3]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与机 制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37

[4]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 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53

作者简介:

王艳莉1981--汉族,陕西韩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和高职教育研究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