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宋凯 习近平演讲中诗词用典对诗词经典化的影响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9-02 09:00:34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宋凯(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基于习近平主席2013-2018年来系列讲话数据库研究,通过对其诗词用典的收集、整合、比较、分析,找出其在诗词用典方面的特点,以及形成演讲“习式风格”的原因。并深入分析诗词用典对演讲效果的作用,在“演讲的戏剧化”视角下分析演讲中诗词用典艺术对诗词经典化的影响。以期为秘书撰写领导讲话稿时的经典诗词甄选、引用以及提升领导演讲影响力方面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演讲;诗词;用典;习式风格;经典化

目前存在关于领导讲话稿中诗词用典的一些研究,如方传玉在安徽文学上发表的《浅论撰写领导讲话引用古典诗词的作用与技巧》等,但未在此基础上去再次返归诗词经典,探究领导演讲中诗词引用对诗词经典化本身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习近平演讲中的诗词用典艺术对诗词经典化进程的影响,希望能够在诗词经典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去发掘演讲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所带来的推动作用。
一、习近平演讲稿中诗词用典的特点及原因探析
1.习近平在演讲中所引用的诗词的特点
一是引用诗词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在其讲话中引用近100首古诗词,上到先秦时期的《诗经》下到现当代诸多诗词。其中引用唐朝诗词的数量约35首,位居所有朝代首位,主要集中于刘禹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宋朝、先秦和清朝诗词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其他朝代也有分布。诗词引用数量多、时间跨度大,是对“文化自信”的展示和认同,也是形成“习式风格”的原因之一。
二是题材广泛,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在习近平演讲中所引用的诗词涉猎的内容有政治抱负类、爱国类、民生类、咏史类、咏怀类、战争类、山水田园类、叙事类、哲理类、送别思乡类、讽喻类等诸多方面。但主要集中于咏怀、借景抒情、哲理和政治抱负几大类别,而关于民生友谊、爱国、政治四大主题却成为习近平在众多题材中关注的要点和核心。
三是引用诗词语言风格以豪迈壮阔为主,语言凝练深入、工整严谨、节奏性强。所引诗词中以唐朝、宋朝、清朝和先秦时期为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自信豪迈;“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以身报国之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将唐朝的开放大气海纳百川的气度与宋朝以身许国的民族气节和先秦时期为道而死的壮阔融为一体,并予以新时代下的阐释。
四是语义上通俗易懂,情感丰富,感性与理性相融。习近平演讲中引用诗词合情合景,所用诗词多为流传甚广的经典诗词,既有作于民间的对联、警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又有妇孺皆知的经典诗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引用这些通俗易懂的诗词一则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另外可以拉近与人民的距离。
五是引用、化用结合,并且进行创作。习总书记演讲中引用诗词融时、事、情、景为一体,并不会给人以“为用诗词强说愁”的故作姿态之感,而是喻时于景、喻情于理、喻古于今,引用恰到好处,若从己出。例如2016年9月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杭州的江南韵味,达到了“三合”境界:一则与景合,峰会在西子湖畔召开,金秋九月,西子湖畔风光无限;二则与事合,借此句寓意二十国集团的未来水光潋滟,晴方正好,有前景大好之意;三则与人合,总书记借景抒情,借无限美景来抒发对远道而来的各国领导人的诚挚欢迎。
2.形成“习式风格”演讲中诗词用典“五大特点”的原因
从主观上分析,与其成长环境和成长之路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的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与生俱来的便是一种薪火相传的信仰。他出生于红色革命家庭,父母一生追随共产党。正是由于信仰的传承、家风的熏教,得使在演讲中引用诗词以豪迈壮阔风格和爱国报国的题材为主。
其次,与他在苦难和曲折中磨砺的个人品格和人格魅力有关。习总书记在父亲1962年受屈被关押审查长达16年之久的时间里,跟随母亲在河南省黄泛区的一个农场劳动。两个姐姐被下放到生产建设兵团。在此期间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最终到陕北插队当农民,经历过一家人天南地北、骨肉分离。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他坚韧不拔,开垦、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这些曲折经历和疾苦磨难,恰恰是他走向人生的第一站;是他磨砺人生、深入人民、了解中国、了解党的重要起点。
最后,与其对大量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分不开。在人民日报所列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中发现从《诗经》《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左传》《周易》到《资治通鉴》《吕氏春秋》《贞观政要》《红楼梦》《三国志》《后汉书》《官箴》《格言联璧》等,读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由于对中华传统优秀经典的广泛涉猎,才能有出口成章、对经典诗词信手捏来的本事。
从客观角度分析,首先与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逐渐走入世界舞台中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同。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的提出,更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样一个国外汉语热蔚然成风,国内文化自信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诗词作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便进入了习近平主席的视野。在国内外演讲中大量引用诗词不仅像人们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更是彰显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及文化话语权的提升。
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使习近平总书记演讲中的诗词用典逢时、适事、应势;合情、得理、顺意。这也是习总书记演讲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彰显了个人的演讲风格和领袖魅力,突出大国的自信和底气。
二、诗词用典对习近平演讲效果的影响
1.诗词引用创造出一种“境态美”,演讲所造之境与诗词本身意境相融合
例如: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用“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契合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春气象。这一诗句所描绘的充满生机的画面,与时逢、春节之春景,和当今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春意盎然之态相吻合,也借此句向人们致以春节的问候,巧妙地创造出一种语境、时境、世态相融合的美。
2.诗词引用创造出一种“音感美”,节奏感、对称、押韵使音义结合,气韵结合
闻一多先生所说的音乐美只是指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而音感美实则在于借诗词之音乐美调动听众感官刺激,从而达到“赏心悦目”的境界。例如:2014年9月30《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用唐朝马黛《送朴山人归新罗》中:“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是预想的一幅气势恢宏的海景画卷。这风是顺风、好风、利风,承载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引用此句意在呼吁中华儿女在广阔的舞台上奋勇前行!
 例一 例二
引用诗词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风翻白浪花千片,
雁点青天字一行
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颜色对照  白浪  青天
数字  千片  一行
动词 行     信 翻    点

这样一句古诗,整齐对仗、押韵,不仅意境优美、画面感强,而且平仄的押韵、数字颜色动作上的对偶,造成“音感美”之势,给听觉、观感和思维上形成强烈冲击,在亚太合作开幕式上使诗句穿越时空成为国际秩序的绝佳隐喻。
3.诗词引用创造出一种“留白美”,诗词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如同弦外余音、画上留白。
例如: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引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此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秋词二首》。诗中如此美丽的色彩来自“深红出浅黄”般不同色调的和谐搭配;这样明净的景象来自风烟俱清的通透疏朗。言外之意便是,景致如此,地区环境也理应如此,亚太区域天高海阔包容得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梦想,这一愿景也是习近平主席和亚太人民的向往。这种“留白美”同时也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含蓄、渐入佳境式话语方式的展现。
三、演讲的戏剧化特征
习近平主席的每次演讲并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经由一个团队的酝酿、起草、把握以及最后的演讲合力完成。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包括讲稿作者、讲稿成品、讲演者、听众这四个方面,一个完整的演讲是四者在特定时间、地点、情境中对“意”的再塑造。“演讲”,用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概括,就是“我们为他人进行自我表演”。


 
 

 

 


讲稿作者既包括习近平个人创作也包括中办和国家主席办公室在内的“大手笔”们在内的创作团队。无论是主席本人还是团队,都是站在国家领导人的角度,以习近平个人的方式方法和个人魅力品格以及人物经历去给演讲“赋意”。这切合秘书“三服务”中对上为领导服务的基本原则,所以在演讲中相关诗词的甄选、引用也是“赋意”的结果。作者“赋意”之后,所出的讲稿便是全新的阐释。此时所选的诗词在讲稿中与时代结合、与事态结合、与语境结合,表达出另一种“新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讲者的“演意”,演讲不同于讲话、谈话更不同于对话,演讲本身便具有了角色扮演的成分。在不同的场合,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然所讲的话、所用的语气、动作、眼神等均有所差别,就会使传达出的意思大相径庭。例如,在大国外交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的身份是一国使者,正是扮演者这样的角色才说出: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的肺腑之言,传达的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友邦形象;在青年座谈会上,他扮演的是一位长者的角色,才说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苦口良言。最后是听众的“释意”,即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的消化、吸收以及再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便是推动诗词经典化的关键一步。
四、“习式诗词用典风格”对诗词经典化的作用
1.“习式演讲风格”影响下的经典诗词发掘、传承
首先是引起了教育层面的重视。在2017年推出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中,全国各地从小学一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由教育部统一编纂的语文教材,又称“部编本”教材。其中小学语文教材较之前的人教版六个年级全部教材古典诗文增幅达到80%,初中三个年级教材也加入了不少古典诗文,增加后古典诗文比例占到整套教材的50%以上。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也在酝酿当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明确,教材势必有所变化。
其次是传播方式和新兴手段的涌现,使经典诗词流传度、流传范围更为广。在“习式风格”影响下线下出了一系列专注于研究习近平讲话用典的书籍,像《习近平用典》一二部、《习近平讲故事》等,其中收录了习近平治国理政中所引用的诗词典故,并且对其进行解读,而且发行量也相当可观;同时线上的“习近平用典”“平语近人”等专门栏目、APP、网站的推出使诗词在海内外广为人知。
2.“习式演讲风格”影响下的诗词创新和再经典化
(1)“习式风格”演讲的影响下,使个人、团体的诗词传承和创作进入了又一个新繁荣期。在一篇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笃文与记者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久受压抑的传统诗词活得解放,重获新生,创作呈现出井喷现象。各地诗词协会涌现以各地诗词协会为阵地,线上线下的诗歌创作繁荣,再加上“网络创作”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诗歌创作群体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向,一大批诗歌新秀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时代意义下的再经典化。总书记的诗词用典中出现不少知名度不高和一些经典却不为人知的诗词,被发掘传颂,经过时代诠释的再经典化。例如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出自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在此之前几乎只有少数研究古代文学或古典诗词的人知晓,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之后,被赋予了共产党人关注民生、爱民、敬民的时代意义,为人们所熟知;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本身是一首送别诗,总书记多次用在外交时表示两国的友谊,从而赋予了新的更广的含义。
(3)随着“习式风格”影响而来的是文风的转变和对仗工整类小标题的涌现。各类讲话稿彰显文化自信,不仅引用、化用诗词,而且进行创作。讲话稿在变短、变精、变实的同时,诗词类“小标题”的兴起是讲话稿语言诗化的产物,一方面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脉络连续;另一方面,诗句的节奏性和语言力度融入小标题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诗词经典化的衍生影响之一。
五、结论
习近平在演讲中的诗词用典艺术从国家层面是国家形象的宣扬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个人层面是个人领袖魅力和自身品格的彰显。将经典诗词融入演讲中,使诗词的“三美”在演讲的特定语境下创造出新的三美:“静态美、音感美和留白美”,使演讲者代入感十足,让听众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演讲的绝佳效果。作为国家领导人这一特殊身份,无论是从引领效果还是绝对威望上讲都对诗词经典化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无疑给我们在草拟领导演讲稿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让诗词经典更好地融入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8
[4]张一驰、张营先.论习近平演讲中中国古诗词英译的审美再现[J].四川师范大学,2018
[5]李贤年.演讲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表演——戏剧学视阈下的演讲教学改革刍议[J].新闻研究导刊,2017
[6]李遇春.中华诗词的命脉及其经典化问题[J].名作欣赏,2015
[7]习近平系列讲话数据库.http://jhsjk.people.cn/?from=timeline
作者简介:
宋凯(1996--),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人,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秘书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