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耿昕 试论新时代下增强下党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9-03 07:15:56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耿昕(《先锋》杂志社,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宣讲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时代条件的变化,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宣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把握基层宣讲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作用,持续优化基层宣讲,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关键词:新时代;创新理论;大众化;基层理论宣讲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1]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2]风险与机遇并存、严峻挑战与光明前景同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值此社会大发展、大变革之际,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基层理论宣讲是具有非常重要而独特意义的“最后一公里”。
一、进一步深化对于基层理论宣讲的认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宣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基层宣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时代条件的变化,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宣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把握基层宣讲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作用,帮助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1.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古往今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延续,人才是这一切能够取得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真正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时代意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也就是说,科学的理论一旦贴近群众的需求,回应民众的关切,那么一定会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吸引力,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进而成为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彻底的理论就能说服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力量,其根本上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品格,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拥护和支持的根本所在。
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为群众所掌握,进而成为凝心聚魂、披襟斩棘的有力武器,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任务所在。现阶段,中国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仍然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当前制约人民构建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比如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仍然面临困难等,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4]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持续帮助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积极、充分地加强学习,真切感受马克思主义这本“真经”的魅力,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在实践中践行“真经”,实现“理论”向“物质力量”的转变,是当前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核心。
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当前,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尤其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引之下,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但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状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的斗争更加复杂多变。面对多元的思想、多样的人群和多变的情况,我们迫切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现阶段,公共舆论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质疑,“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5]这种混乱状况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而变得更加复杂、紧张、难控。因此,如何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发展趋势中,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是现阶段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基层宣讲工作,不断创新宣讲方式,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
意识形态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触及人心灵中最内在、最深层、最根本的部分,能否真正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是衡量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最重要标准。柏拉图认为,人的行为有三个主要动因,即欲望、情感和知识。[6]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不断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但是,如果仅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而没有理想信念的坚守、价值观念的熏陶、道德理念的提升等,思想方面出问题,危害更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有丝毫含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于基层宣讲的认识,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下大力气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党的理论传播途径和方式,优化宣讲内容,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3.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8]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运行。新时代,我们还要实现从一个文化大国向一个文化强国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9]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理论创新自是其中应有之义。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0]换言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民族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大人民群众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是对于认识进行检验的过程。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聚合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实践工作中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开展,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做实做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而指导实践工作,同时,反过来通过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2],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二、当前基层理论宣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是我们党在领导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基层宣讲工作,在改进中不断加强,促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有效增强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问题也依然存在,在一些方面,甚至影响了宣讲效果,对实现既定理论宣讲目标也形成阻碍。
一是在宣讲内容方面,部分宣讲员对于宣讲内容的理解把握尚有不足。宣讲不仅强调理论的学习和传播,更重要的是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服务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宣讲内容的构建则直接影响此一宣讲目标的实现。新时代下,为进一步推动党的众多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就需要宣讲员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把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有机结合起来,善用群众身边事、善用生活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人民群众能够理解、接受、掌握并应用于生活。但如今,仍然存在部分宣讲员仍然存在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把握基层宣讲工作以思想理论引导价值认同的特殊性;未能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未能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浅出、活灵活现地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没有把宣传党的理论与解读政策、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就理论阐述理论,就文件解读文件,针对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内容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宣讲较少。导致整个宣讲过程,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呆板生涩,不生动、不解渴。
二是在宣讲方式上,过于传统,导致听讲群众缺乏参与、兴趣不高,存在“打瞌睡”现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非常强调教育中的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和转化,纯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而遭到质疑。宣讲本质上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对话式理解沟通的运行方式。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如果人的世界已经没落,如果人的思想濒于灭亡,那么,只要人不能主动地发现这个世界中适合于他的思想观念,人就始终遮蔽着人自身”[13],即是就这一问题的重要阐述。为此,在宣讲活动中,就应该坚持“教与学”的双向配合,建立“师生互动”的对话式宣讲模式,提升宣讲的实效性,充分展现基层宣讲的价值。现阶段,部分宣讲员在宣讲方式的选择上仍然采取传统的讲座式宣讲方式,对不同群体理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特点缺乏分析研究,未能对不同群体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一锅煮”的现象突出存在,导致在宣讲活动中,宣讲员倾情投入、声嘶力竭的开展理论宣讲,受众却难以在其中体会理论学习的乐趣和幸福,疲于应付、反映消极。
三是在宣讲全要素的把控上,部分宣讲员专业性不够,缺乏系统性的梳理运用。基层宣讲工做有其不同于其他工作的独特属性——意识形态性。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4]这一论述既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时也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更好遵循基层宣讲的运行规律,组建专业化宣讲团队,优化宣讲内容,了解宣讲对象,创新宣讲方式方法,合理设定宣讲各个环节,并最终将其应用到宣讲活动中去,增强基层宣讲的实效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深切回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和期待,是体现对宣讲全要素把控的必要思路。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宣讲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诸多新事物,如网络、手机、新媒体等,传统的“灌输式”宣讲方法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如何与新时代、新事物紧密衔接,成为当下优化整改宣讲工作的重要方面。而部分宣讲员在宣讲活动中,缺乏创新思考,缺乏对全要素的系统把控。比如,宣讲活动中,一味按照讲稿照本宣科,既无方式方法的巧妙设计,也无图片、视频、数据、新技术手段等的鲜活应用,整个宣讲过程,枯燥乏味,不能帮助宣讲对象直观形象的感受理论成果的魅力,导致宣讲效果不佳,“打瞌睡”现象突出存在。
三、切实新时代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基层理论宣讲的方法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15]基层宣讲作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主要方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持续优化基层宣讲,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
首先,基层宣讲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是关键。基层宣讲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要想真正发挥基层宣讲的重要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基层宣讲员,必须不断加强个人修炼,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纵观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及时跟进一步。为此,基层宣讲员应做到“三要”:一要持续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确保常学常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二要时刻牢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珍贵品格,根据针对不同宣讲对象的不同需求与期待,适时更新宣讲内容,既要深入人心,也要服务实际;三要善于用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来讲述,一方面注重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现实状况,同时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中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以此触动其爱国情、思国情、忧国情,进一步增强基层宣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其次,创新宣讲的方式方法是重要途径。教育学中强调,优质高效的课堂,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平等、尊重、自主、开放和多样。[16]宣讲工作同教育工作一样,本质上都属于做人的工作,强调教化培育、吸纳提高。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基层民众对理论学习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形成热烈活波、开放多样的学习局面还有一定难度,但是打开互动对话的大门,用中国故事拉近彼此、让不同思想展开碰撞,却是实实在在增强基层宣讲实效性的关键一招。充分利用当前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鲜事物手机、新媒体等,创新优化宣讲方式方法,转变话语体系、优化表达形式,依托短视频、网络直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各大主流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通过自由的互动谈论,用开放的话题、多样的形式,让每一位愿意参与的人都能有机会自主提问、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让基层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进而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作为宣讲活动的主导者,宣讲员也要主动在宣讲的环节内容设计上,将“做大餐”与“烹小鲜”相结合,把深奥刻板的理论落实到细致生动的故事和论证中,安排平等对话、自由发言讨论的环节,结合群众思想实际和工作生活实际,析事明理、解疑释惑,以求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回应民众的关切,贴近民众的需求,做到对症下药,让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和谐有效的互动关系成为开展宣讲活动有价值、有作用的部分。,引领广大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
再次,加强宣讲队伍培训,系统把控宣讲全要素是核心。完整的宣讲活动由宣讲员、宣讲对象、宣讲场地、宣讲目标、宣讲内容、宣讲方法、后期评价改进等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其中,宣讲目标即预期所要达到的宣讲效果,意在表明开展宣讲是为了什么,是整个宣讲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其他要素亦同等重要,其对于宣讲目标的达成起着直接性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宣讲目标的引领性作用,辅以其他宣讲要素密切配合,是增强基层宣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因此,现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基层宣讲队伍的培训,帮助广大基层宣讲员修炼内功。为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吸纳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和宣讲能力强的优秀宣讲骨干参加宣讲,组建一支高素质专职宣讲队伍;另一方面必须定期组织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培训,邀请有丰富宣讲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不断提升宣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宣讲全要素的系统把控,既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因应新时期宣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又要坚持重点突破,聚焦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针对制约宣讲系统优化的各项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以便科学合理发挥宣讲各要素的应有作用。
思想是时代的光芒。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照亮时代的航向。基层宣讲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因此,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增强基层理论宣讲实效性,更好发挥其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践行新思想、服务民族复兴凝聚广泛共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2][7][9][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10]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06
[4][5][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8)
[6]柏拉图著、吴献书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29.10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05
[13](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06
[14][1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3(1)
[16]樊文霞.基于师生互动的视角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性[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7)
作者简介:
耿昕(1989--)女,《先锋》杂志社编辑。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