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陶迅 新时代如何发挥党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9-03 07:17:54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陶迅(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既相互依存和制约,又相互促进和转化。国企党建与法人治理应发挥协同效应,创新路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自身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指出了加强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治理相融合的新时代意义,分析了当前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加强党组织对于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及方法措施,并进一步探索了深入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企业党委;企业治理;时代意义;核心作用

引言
新时代,国有企业已经逐步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找准企业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更是要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协同融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如何协调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在研究审议的内容、职责权限、工作程序、会议决定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对推进我国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发挥党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成为企业管理层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治理相融合的新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推进我国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作为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必须及时贯彻新思想、落实新要求,将规范运用好党组织前置研究程序作为加强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才能有效发挥党对国企领导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引领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1.加强企业党的领导,是发挥企业政治优势的内在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决策程序上,要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和经理层做出决定。这一要求既为国有企业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也指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体现在两点:一是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分享国家发展战略红利。二是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在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推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既是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的内在需要。
2.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是实现党建与企业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同时还具有政治属性。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能有丝毫动摇。2016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陆续开展党组织前置研究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党的十九大以来陆续出台一系列新规定,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前置研究程序作用提出要求。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改革体制。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指导意见对促进党组织与企业治理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担当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时代使命
2019年底,党中央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要给企业长远持续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是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党委(党组)的新使命。
一是把握高度“把方向”。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从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角度,按照“四个是否”(即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契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标准进行研究,为企业发展掌好舵。具体实践中,要依据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确保党组织对企业重大事项上能够“把得了关、掌得了舵、说得上话、使得上劲”。
二是把握宽度“管大局”。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党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就是管“大局”而不是“全局”,党委(党组)并不独享国企决策权,虽然能一定程度主导决策(把关定向),但并不能作出可以付诸执行的最终决策,最终决策权仍属于董事会。要通过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治理主体作用,使得企业治理体系各环节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治理机制。
三是把握深度“保落实”。为确保将党管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的基础上,还同时负有监督“保落实”的责任。在党组织进行前置研究后,董事会或经理层等其他治理主体进行决策或执行时,党组织一方面要监督其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办事,促进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成效,来衡量和检验党组织前置研究主体责任的落实成效。
二、发挥党组织对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1.重视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加强企业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对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首先应明确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党建工作安排在企业治理的突出位置,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员工间形成表率,调动其他党员、职工积极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投入,领导干部在对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后,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地投入党建发展所需资源,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
2.围绕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强党建品牌创建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解决问题的党建工作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就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过程。党建工作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定位在服务经营发展大局进行创新,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大局来开展,简单复制与生搬硬套均不能起作用、出效果。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在确保政治方向、政治高度、政治原则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积极谋求创新。要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巩固提升行动,优化内容供给,融入时代新特色,通过广泛挖掘具有时代特色的素材内容,增强党建工作的说服力及感染力。围绕企业党建总品牌,紧扣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名称好、内涵意义好、载体形式好、政治效应好、经济效应好、社会效应好”的党建子品牌,加强企业“1+N”党建品牌体系建设。
3.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提升党建影响力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及企业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宣传方式,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国有企业党建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例如,以“智慧党建”云平台、多功能展示中心等为党建工作开展的新载体,对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动态分析、综合研判,动态跟进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反映职工意见、建议和愿望,真正解决其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灵活双向沟通,真正达到党建工作可量化、组织活动可追溯、实际效果可评估的目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的影响力。
4.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内生动力
基层职工是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群体,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有效保障基层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党建带群建、党建带团建工作水平。以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为抓手,探索推进知联会等平台阵地建设,加强对企业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引导,深入基层职工群众,发挥党建引领带头作用。面向基层职工群众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娱活动,满足广大基层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也要深入了解基层职工的生活,帮助基层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增强基层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真正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凝聚人心、团结力量。
5.加强党建队伍建设,夯实日常党建工作基础
一支优良的党建队伍是国企开展党建工作的坚定力量。在党的建设蓝图和路径指导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首先需要解决党建队伍组织架构问题,领导干部要对党建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选任专业人才,组建党建队伍,同时有效落实党务工作人员主体地位,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保证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党建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党的思想理论和重要精神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国企为基层党建工作者提供学习和培训的平台,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方式,采用集中学、研讨学、领学、自学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政治觉悟,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开展第三方业务培训、基层锻炼、与业务干部交流等措施,将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全方位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者专业能力和素养;通过实施业务技能鉴定、加强绩效考核、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结果兑现等措施,激发党建队伍生机活力,确保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发展新要求。
三、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分析
1.企业党委与董事会、经理层主体权责边界有待进一步规范
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据调研,有的企业仍然存在将董事会、经理层所有决策、决定事项,无论问题大小、轻重缓急习惯性预先经过党委会研究讨论的现象。所谓“党委过一过,总是没有错”,决策正确则“你好我好全都好”,决策失误则以党委“集体决议”而搪塞推诿。对党委“决定权”“把关权”“监督权”的权责界面还有待从概念上厘清,在实践上规范。
为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国有企业逐步试点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党委积极推动向企业经营管理层放权。有的企业倾向于将目光放在生产、经营或财务管理方面,未充分保证党组织在重大决策上的话语权,导致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2.围绕中心抓党建的着力点不够准确
找准着力点才能够保持战略定力,真正把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大局,切实发挥国企政治优势,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部分企业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认为“党建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没有真正找准着力点,突出强化政治引领。一是依赖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制定工作计划,能够聚焦短期目标,但缺乏对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没有对企业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形成有力支撑。二是存在一定的任务化色彩,认为党建工作比较务虚,不能客观看待“虚工做实”,聚焦主业主责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党建工作质量不高,影响党建实效性。
3.企业党组织工作机制有待健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这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适应和引领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公司治理,与我国的市场特征、制度环境及社会传统相协调,找到一条“优势充分发挥、短板有效补齐、机制协调耦合”的成熟稳定改革路径。国有企业只有具备完善的党组织机构,才能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只有补齐欠缺的党建短板,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优势。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实现“四个同步”“四个对接”,在党组织机构设置方面还需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有的甚至缺乏考核制度、激励手段和后期监督,导致党建工作的执行力度和落实力度难以获得相应的提升。
4.企业执政骨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提高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目前,国有企业的领导配备,多是从企业管理层选拔的综合性人才,既熟悉企业运营管理,又熟稔党的全面工作,还能将二者有机耦合,协同起来。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是从其他行业、其他职位选拔上来,熟悉党的建设工作,对于企业治理方面的经验有所欠缺,治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国有企业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大力支撑。随着国有企业党建内涵不断丰富,制度机制建设日益成熟,党建工作标准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党建工作队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充实,但细分领域专业型人才相对匮乏,加上党建工作成效取决于久久为功,难以立竿见影,目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不健全,为后期的人才吸收和储备增加了难度,党建人才队伍的梯次配备、专业化培养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5.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有机结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以专兼职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大政工格局。而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企业文化环境中,能够有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召力,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快速吸收。但是,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未呈现出灵活的态势,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不够紧密,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服务功能没有突破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载体、平台搭建不够,对日常学习宣传教育没有用到方式新颖、效果显著的新方法,对媒介新技术成果的利用具有滞后性,造成学习宣传教育效果打了折扣;工作作风转变不够,与基层员工、群众的沟通不全面、不充分,与深入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深入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定位和途径,需要在把握总体要求“规定动作”的前提下,按照企业不同类型分类设计和实践与企业功能定位、制度环境相适应具体模式,从而在实践中通过制度衔接、机制融合、组织渗透,从体制层面上保证协同发展的落实。
1.分类分层推进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中
没有准确定位,即便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所确立的核心作用也难以实现。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是新型公司治理结构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并不意味着党委(党组)在行使权力时没有边界,把党组织直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和指挥中心,不符合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就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横向比较而言,在决策中,“领导作用”“把关定向”的要义是决定“什么不能干”,但并不决定“干不干/怎么干”,即要正确行使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否决权和建议权,而非取代其他治理主体包揽决策权。就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与下级基层党组织的纵向比较而言,党章对国企党委( 党组) 与党的基层组织分别赋予“领导作用”和“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的职能,这两类党组织的区分意味着企业党建更强调企业本位而非党组织本位,有助于发挥不同层级党组织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企业治理注重整体开展经营,为此,在不破坏公司治理整体性的前提下,有必要构建分类、分层的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总部层面发挥领导作用、把关定向;基层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工作,监督保障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同时结合自身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性程度,适当享有部分独立决策权,形成企业党组织主导国企发展的分类有序、上下贯通良好格局。
2.建立完善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新型企业组织架构
在组织架构上,最重要的是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由党委(党组)书记担任董事长,党委(党组)副书记担任总经理,党委(党组)成员绝大多数都进入了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分别代表党组织的意图,履行好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环节”的权责,较好地解决了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在企业融合的问题。具体的作用发挥上,侧重企业决策的“交叉任职”,要进入董事会和经理层,确保实际决策并指导执行落地;侧重监督保障的“交叉任职”,主要是通过党组织成员进入监事会,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进行独立监督。已有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党委会与董事会成员之间的重合越大,越能有效地提高董事会决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也即通过“参与不干预”的“双向进入”,解决好政治成本和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的最优化。
作为现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公司治理的主要途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应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不能仅从干部安排角度考虑,而要更多考虑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统筹安排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党组织成员的数量、结构和比例,确保满足相应能力要求。对交叉任职的党组织成员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其在董事会、经理层表决的意见,是党组织提供的集体意见。同时,要考虑到现代国有企业在选择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人员时,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化配置方式来聘用经营型人才,而这些人当中许多不是党员,无法进入企业党委,所以要与他们进行充分沟通和管理引导,保证党组织意图的实现。
3.将党委“前置讨论”和“后续监管”固化到公司治理的决策运营程序
当前,相比股权结构,国有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机制更受关注。坚持党管国企,必须坚持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即坚持把党组织讨论研究,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如项目投资、企业融资、对外担保,以及干部人事、重大采购,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出决定。新时代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的议事规则、合理的决策程序,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真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赋予企业各级党组织更多监督和督查职能,对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规范经营的执行情况、项目效益的评估情况持续跟踪、动态把握,确保党的领导作用在公司治理中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4.将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机制相融合,着力加强执政骨干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真正提高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核心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优配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还要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客观认识,在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框架下,加强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的相互融合,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防止选拔的领导干部脱离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强硬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和培训,优化党务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建立起一支具有高度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党建专业人才队伍。
5.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果说党的领导是国企的“根”与“根”,那么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血”与“脉”。企业日渐完善的治理制度和规定决定了经营的底线,是企业的硬约束;企业文化则决定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做,是发展中的软约束,软硬结合才能保证国有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应当以有效的方式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为文化发展、树立文化形象并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发挥有效作用。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已经按下加速键,一大批国企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行员工持股等方式推进混改,优化企业多元股权结构,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国有企业实施混改的过程中,投资主体复杂,工作推进的难度大、过程长,更需要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因此,要聚焦法治、合规、廉洁、融合、创新,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历程差异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步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思想理念和具有正确政治、人生价值观的文化宣传团队,确保企业的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和动力。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管理环境、人文环境也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加强企业党委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对于适应和引领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公司治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要积极探索一条与我国的市场特征、制度环境及社会传统相协调,能够“优势充分发挥、短板有效补齐、机制协调耦合”的成熟稳定改革路径,充分彰显国有企业独特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骆勇.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和经营层的权责划分问题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1
[2]魏磊、张永凯.关于解决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适应问题的思索.理论探讨,2019.3
[3]张友正.试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嵌入管理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建材与装饰,2019.10
[4]喻守军.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建筑,2017.13
[5]李亚亚.新时期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现代企业,2016.7
[6]崔晓东.新时期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路径分析.现代企业文化,2018.17
[7]夏雨.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创新的相关性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32

作者简介:
陶迅(1963--)男,重庆人,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职称是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党在国企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