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赵士鹏 以孝文化筑牢新时代“四风”之基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9-03 07:18:38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赵士鹏中共天长市委党校,安徽天长  23930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孝文化,是育人之本、兴业之义、立家之基、立国之道。孝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传统的孝文化日渐式微。习近平曾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孝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治国安邦的道德遵循。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核心的孝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邃,对构建具有新时代新气象的家风、民风、政风、党风具有基础性作用。

秉持孝文化,构造好家风。孝是家庭概念,它的本义是养。《尔雅》注:“善事父母为孝。”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是自然的天性所在。如孔子所言:“父子之道,天性也。”但是人之所以异于和高于动物,就在于人还有感情和理智,对父母的赡养还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层次。“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尊敬是孝的又一层内涵。养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话题,尤其是社会人口流动节奏加快,加之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把老人放在自己家里侍奉,给老人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为了节约时间、减少麻烦把老人用到专门的养护机构,那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养”,也不是孝。对父母的“敬”要在态度上表现恭敬虔诚,行动上干脆爽快,不让父母烦躁,不让父母焦心。尤其是对待年迈的父母,听力不好、视力不好、胃口不好等,照顾起来更考验耐心。由此,作为孝的第三层含义就是“无怨”,赡养和侍奉老人是责无旁贷的,不能因此而怨天尤人。把“赡养”“尊敬”“无怨”作为准则一以贯之,把“孝”文化落实到行动上,就会形成好的家风。

弘扬孝文化,塑造好民风。孝文化作为家庭道德规范,同时也是社会公德的内在要求。《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和家庭作为国家的基本构成,其行为举止文明程度是观察国家之窗口。黑格尔在论述中国孝道文化这个问题时,曾指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从孝的生成来看,孝起源于感恩,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报。把对父母的感恩与回报推广到社会上,由“尊亲”“敬亲”推而广之,形成对他人的“感恩”,这种推恩及人、推己及人的感恩行为是孝的社会之义。在孝的内涵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要求,古人云:“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把对父母、亲人的爱推广到同学、朋友以及社会其他人,达则兼济天下,“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孝在社会道德层面上又具有了“博爱”的含义。从“感恩”、“博爱”两个层面出发,自然而然有引申出孝的社会道德层面是又一个含义“奉献”,“奉献”是孝的具体行动。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都是在于周围人打交道过程中存在着。学会感恩,对于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牢牢记住,并要给予回报,哪怕是精神上的回报。充满热爱,爱祖国、爱自然、爱他人,对社会和他人充满热爱。还要把感情付出行动,积极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心怀感恩、胸怀博爱并且乐于奉献的时候,就会形成好的民风。

培育孝文化,营造好政风。孝起源于家庭伦理观念,推广为社会道德规范,进而上升为国家制度要求。孝在家庭伦理中还包涵“正直”的含义,在政治层面上就是“正义”上概念。孔子认为孝不是一味的盲从和愚孝愚忠。《孝经·谏诤章》:“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孝是人性,是道德根本,上升到国家制度要求就是“礼”。因此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仁政”是传统儒家治国理政的政治理想,而“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中国汉朝就是以孝治国的典范,有学者也指出:传统的中国不仅是以农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内涵在政治层面就表现为“礼”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制度”,“克己复礼为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制度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孝”——仁政。在儒家的仁政思想中“仁”与“人”同音也同意,有“仁者爱人”“则民与子仁”。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孝上升到政治层面就具有了制度、正义、爱民的三个指向,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野下审视孝的内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正义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就能营造好的政风。

提倡孝文化,打造好党风。孝与忠是相通的,因孝生忠,因忠尽孝。孔子所说的“中于事君”,也可以做“忠于事君”的意思理解;而且孔子的弟子曾子也曾说:“孝子善事君。”由此可知,孝即忠,上升到政治层面孝就是忠诚、忠贞,对国家的忠诚。作为具有特定政治身份的党员来说,对国家的忠诚就是对党的忠诚,对党老实。孝的本义来源于对父母感恩和缅怀,由此,追忆和追寻祖先功德和足迹,借以鞭策和自勉成为孝的另一含义。“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在传统孝文化中祭祖成为追忆和教育的重要手段。“祭者教之本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如在”。在政治层面对于党员来说,孝就是追寻初心,不忘本源。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工程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危机为什么出发。”进而言之,就要承担“使命”,继承祖先先辈的遗志,继续奋斗,完成使命。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愿而完成《史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寄托了对完成国家统一的希望,也有子孙后代为了尽孝而偿还父辈欠债无怨无悔。对广大党员来说就是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沿着革命前辈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止。对党忠诚,坐老实人;听党话,跟党走;讲政治,守规矩。坚守初心,牢记理想信念;勇担使命,继续奋斗,永不停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时代,全体党员在政治上做到“孝”,即“忠诚、初心、使命”,就能打造好的党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自古以来中国先人们就追求以德服人、以德治国;道德,从小的方面用来修身齐家,从大的方面用来治国安邦。“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众星环而拱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本——孝文化为基础,构建新时代的家风、民风、政风、党风,把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道德为准绳,以法律为依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是,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建设的内容,有些部分已经失去了存在社会基础和时代背景,应当扬长避短,汲其精华,创造性利用和创新性开发。

 

作者简介:

赵士鹏:中共天长市委党校副校长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