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高慧超 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9-03 07:31:1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高慧超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党校,江苏无锡  214092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先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跨越距离最长、整体规模最大的运河,深入地挖掘大运河蕴藏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为此,运河沿线城市都在积极行动,大力推进这一部署落到实处。

一、江苏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无锡实践”

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名城无锡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本着“以河为本、以岸为脉、以文为魂、以城为基”的理念,努力推进大运河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及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等工作,营造保护大运河文化的良好氛围,发掘运河城市的鲜明特征,继承和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大运河无锡段的知名度、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1.以河为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无锡在保护大运河的实践当中,非常重视保护运河的河道、河水。大力实施了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与大运河联通的骨干河道诸如伯渎港和锡澄运河等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初步治理,大运河的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无锡还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出台了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相关的法规,调整完善了生态补偿政策,不间断地推进水环境区域相关补偿和生态重点区域相关补偿,为大运河无锡段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地方保障。

2.以岸为脉,串联城市文化元素。近年来,无锡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古运河环城步道建设工程,重新复原了老无锡城的龟背格局,还原了历史上“四门八区”的古城风貌,串起15座桥梁和16个老码头。在大运河羊腰湾示范段建起了“彩虹健身慢行步道”,在业勤苑码头建起了开放式的市民休闲公园,在沿河一线的亲水平台上搭建起了反映民族工商业繁华场景的各类雕塑。在槐古桥、高墩桥、亭子桥下建起了反映无锡风景名胜、历史典故等的浮雕。利用蓉湖溯源、北塘米市、站前灯火、莲蓉烟雨、望湖熏风、梁溪晓月、熙春朝晖、旧城怀古八处主题景点勾连起沿河两岸原本相互分割开来的风光风景,让无锡环城古运河的精髓得以一脉相承。

3.以文为魂,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无锡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它十分非常重视运河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融:一是与吴文化紧密融合。沿运河而建的无锡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无锡依托遗址公园、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吴文化与大运河水生态的不断融合。二是与工商文化紧密融合。无锡通过对运河畔的各种工业遗迹、遗存进行不断整合,建设开发了一批很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创园区、艺术馆。将原来的米市仓库改建为“周怀民藏画馆”,将塑料厂厂房改建为“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将茂新面粉厂改建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将蚕丝仓库改造为“中国丝业博物馆”,将春雷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三是与江南水乡文化紧密融合。围绕名人文化、亲水文化等,在清明桥、惠山古镇等地修旧如旧地改造了多处历史文化街区,营造了粉墙瓦黛、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意境,还原了令人神往的江南水乡风貌。

4.以城为基,提升综合治理效果。无锡坚持以城为基,突出规划先行,不断提升综合治理的效果。先后划定近15公里的古运河段为环境控制区,将城区的6.6公里河段划为建设控制区,将清名桥和惠山古运河河段划为水弄堂文物保护区,非常有效地保护了古运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文物建筑。无锡市还不断加强航道运输管理,以京杭大运河为标杆,推动锡澄运河等多条国省干线航道实现全方位改造升级,使大运河的交通运输、自然生态、文化浸润功能不断聚集和显现,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目前年船舶流量达45万艘,年运输量高达3亿吨,业已成为通往上海航运中心的集装箱运输大动脉。与此同时,无锡还积极推进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建设,使大运河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

二、江苏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统筹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中的主体责任还不够明确。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各个部门之间责权不清和交叉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一些部门各自为政、不推不动的现象仍然存在,亟需在下一步明确大运河文化建设中综合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日常监管部门各自的责任,建立起常态化化和综合化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智能监控与执法联动向融合的执行机制。

2.文化研究专业程度亟待加强。江苏省及部分城市的规划编制中大多引用国家规划纲要的内容,对江苏自身文脉的研究和梳理不多,江苏大运河地域文化的特色没有得到彰显。大运河文化展示设施的建设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和过于商业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大运河沿线的水上项目及沿岸建设项目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文化评估评价机制。各城市大多还没有梳理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运河精品休闲旅游线路,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旅游生活的需要。大运河在全国范围内将打造六个文化高地,其中江苏就占有三席,地位显著、任务重大,但目前江苏对大运河文化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社科研究、地方志编纂等工作方面,成果够丰盛。

3.水体污染防治力度急需加大。江苏大运河沿岸的化工、造纸、金属加工等传统重污染行业依然存在,个别企业没有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或建设的设施不合格,导致工业废水难以实现集中处理,污染物排入运河的现象没有彻底杜绝。最后,船舶航行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小觑,特别是一些船舶污染物的处理设施还不完善,船上的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等的处理、收纳又不属于城市环卫管理范围,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和处理机制不完善,运输危化学品的船只和码头存放区域已经成为非常危险的污染风险源。大运河沿岸的污水处理能力也显短板,个别区域的截污管网还不够完善,处理污水能力弱,一些乡镇的管网建设还较为落后。部分区域存在较高污染风险。

4.沿线生态环境整治缺乏主动。各地在贯彻大运河生态管控空间要求上思想还不够统一。个别地方部门认为要求过高,有畏难情绪,对落实国家规划纲要提出的生态管控要求存在观望心态。江苏大运河沿线绝大部分城区河段,特别是在苏南运河河段沿线基本上都没有建设生态护坡。有的城市片面追求防洪安全,将河道护坡挡墙砌的过高,严重破坏了原生态,影响到了生物栖息环境和水流环境。一些城市集约利用岸线资源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关停沿线违规小散乱码头、依法清退非法占用河湖项目的力度还不够大。农村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乏长效管护制度。

5.共建共享共治氛围不够浓厚。社会各界投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热情尚未得到充分调动。一是有些地方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还停留在规划上会议上,站位也不够高,为江苏走在全国前列争做贡献的担当精神还不够强。二是有些条线尚未树立以文化为引领的新理念,有的工作原来怎么干还怎么干,即使有些直接相关的既定项目,也没有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而作出相应调整。三是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调研中发现,各地规划项目很多,投入预算很大,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市场化社会化运作能力不强。

三、传承、保护和利用江苏大运河文化的相关建议

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保护。要严格执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保护和展示好世界遗产,继续做好大运河相关文物的考古、研究与认定工作,把现存历史文化遗存无一例外地保护下来。对近年来新发现的遗址、遗迹依据价值评估和保护需求应尽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历史地名加强调查和定级,确保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加强沿运世界遗产点段的日常检查、保护监督和问题整改。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把“还河于民、造福于民”作为运河综合保护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威胁运河遗产安全和环境的沿岸住宅、各类生产单位进行就地整治,在河身之内的应列入搬迁计划。持续开展针对违章建设、违规排放和小码头、小砂场、小企业等综合环境整治工程,恢复运河的生态、文化功能,创造宜人的滨河环境,让市民群众能亲近运河、游览运河、品味运河。要加大运河环境景观控制力度,分段明确整治目标和责任,并形成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大运河遗产和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保护,再现“千年运河”的丰富内涵、独特风采和文化底蕴。

2.推动编制整体规划与特色规划。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发展规划(2020-2030)》及若干子规划,形成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整体思路和科学引领,通过“整体保护、积极创造”,实现大运河文化的系统整体保护与合理传承发展,让大运河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推动形成具有世界广泛影响力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复兴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建议按照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城镇的优势和不同特色,以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管理标准为基础,参考水利、交通、环保、景观、旅游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范。一方面在宏观层面提出倡导性建议,鼓励各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一方面列出负面清单,树立底线思维,防止变味走调、景观臆造、互相模仿甚至搞破坏性开发。

3.推进建设基础设施与文化景观。首先,加大对运河故道的修复工作。如明清运河故道作为世界遗产地,目前河内长满了树木、农作物、杂草等,基本已经淤积成为陆地,建议恢复成为河道遗迹湿地状态,保持古运河的基本形态;再如作为元明时期运道的古黄河(也是古泗水遗迹),从长远来看,应进行打通,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全线或部分河段通水通航,并做好沿线景观及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其次,尽快实施大运河两岸陆路交通的贯通工程,打通断头路,改造提升现有道路标准,建设高标准车、步道,尤其应重视省际、市际、河流交叉点河段的道路设计与建设标准,实现运河两侧或单侧堤岸沿线车道贯通,让大运河江苏段全线堤岸可以互联互通,有利于社会开展自助旅游。

4.丰富运河文化业态与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江苏大运河文化的经济带动功能。建议尽快制定与江苏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相关的行动计划,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江苏大运河经济带的空间布局、业态布局。依托大运河沿线的水利工程、特色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景观、工业遗存等载体,充分调动和发挥沿线城市的积极性,激活各类市场要素,在打造江苏大运河这一文化品牌的同时,培育和发展一个规模空前的经济带,主要带动包括文创产业、影视产业、设计产业、康养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信息产业、科创产业等各类经济业态的大发展,促进江苏大运河实现从单一运输到文化创意、高新科技、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形成一个与长江经济带交叉的具有蓬勃生机的江苏大运河经济带。

5.加强历史文献整理和宣传推广。加大对大运河文化基础文献研究的力度,实施“江苏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料搜集整理工程”,全面梳理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古籍文献、地方志、老地图、文化遗存、考古史料等相关资料,整合成为大运河文化文献汇编。推进对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大运河博物馆”建设,全方位展示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各类历史文化成果,逐步建成大运河文化主题博物馆群。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应与文化部门携手,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宣传载体、内容、队伍的建设,用心讲好江苏运河故事。

 

作者简介:

高慧超(1978--)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党校区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