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马文超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话剧教学实践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6 08:39:43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基金项目资助成果性论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QZX20170034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话剧教学实践研究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傲卓”英语话剧社为例
马文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傲卓”英语话剧社为例,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话剧教学”的实践概述,总结出了高校“英语话剧教学”设计的方法及特点,并对话剧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话剧;英语教学;实践

一、理论及实践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它是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其理论基础由瑞士建构主义理论大师,让·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于半个世纪之前奠定,该理论是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学习理论,尔后进一步发展为体系化的教学理论。它的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获取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反对简单的知识传授,强调从学习者的自身经验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认识,重视学习的过程。[1]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实知识,而是寻求如何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知识经验的一种途径,从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和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近年来,在国内各大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话剧作为提升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增强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表现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线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选择话剧教学作为大学英语能力提升存在着诸多必要性条件,简言之可以归纳为三个因素:首先,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戏剧的普及性不断增强;其次,在话剧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须在指定语境施展范畴内完成;第三,英语话剧教学将师生间、学生间、教材与实践间构建出紧密的联系性。话剧本身是语言在发展与演变所形成的一种文学方式。“话剧”又称“戏剧”,源于古希腊语,意为动作、表演。话剧教学,也译为教育话剧,来源于英文Drama in education,是将话剧运用于教学中,通过话剧的形式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就是在教育中融合话剧元素,用话剧的方式或有剧场性质的活动来进行的教育模式。然而话剧文学必须通过舞台来表现,不仅要有舞台作为载体,还要有观众作为读者,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客观上为话剧的发展增添了很多局限性。
按照心理状态理论而言,话剧教学符合建构理论心理学研究。当个体心理状态不同,对教育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长期生活在理论与机械实验中会存在“思想乏闷”,对生活产生单调情绪,然而接受话剧教学之后,会增强自我表达欲,发挥自我创造性与表演技能,进而改变自我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可度与交际能力。“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借助话剧教学,学生可以在著作的既定“情境”下相互“写作”,完成“会话”,并最终形成自我理解的意义构建。在这种自我学习与创造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客观身份指导,让语言教学不再被动,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言自身的意图与目的,这种学习方法远比“灌输式”所获得的“过滤后”的英语教学更加客观真实。
教育部201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解释大学英语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将戏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既满足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掌握语言要义,又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尤其对于理工学科而言,能够培养学生审美高度,加强文化修养,进一步了解欧美国家的思想意识,汲取多文化下的精华,克服学习英语的恐惧感,在学习与欣赏中有效地将所学语言进行充分发挥。
利用“英语话剧社”构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要求既要注重知识发展的内在变化,又要考虑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同时,还要更新教育理念,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活动资源为平台,充分利用社团组织构建、表演实践以及公演活动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以下简称“校区”)“傲卓英语话剧社”是校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活跃校园文化的英语话剧社活动组织和实践,其真正的演出时间是较短的,而表演之前的准备阶段周期长、头绪多、工作烦琐。校区从2017 年开始成立傲卓英语话剧社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把英语话剧社的社团工作正规化,每年五一前后则有全校性的大型公演,即校区“话剧之夜”。在此期间,笔者探索出一些经验,将英语话剧社的筹建和活动实践分为四个阶段。
为营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浓厚的英语校园文化氛围,契合校区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校区文理学院外语系教师于2017年10月牵头开展和实践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组建了“傲卓”英语话剧社(“傲卓”为英语“Oil Drop”谐音,为“油滴”之意,同时字面含义也可理解为“骄傲与卓越”,寓意为“石油大学之莘莘学子”及其精神面貌)。英语话剧社由校区学生中英语听说能力俱佳且表演能力强的学生组成,是校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剧社成立至今以迎来送走三届社员,首届社员经历四个阶段的学习及实践:
第一阶段:筹建及正式成立。2017年9月,由校区外语系牵头,“傲卓英语话剧”社成立了指导教师教研小组,对指导内容进行了分工,五位指导教师分别负责总策划、研究戏剧本体、学生戏剧剧本研讨、宣传与选拔以及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语音语调、舞台表演等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前期在校区大一、大二年级进行了校区英语话剧社成员的选拔工作,最终由来自校区各个专业的二十余名英语表达能力优秀,有一定表演力的学生组建并成立了第一届“傲卓”英语话剧社,随后,英语话剧社第二课堂正式开课,同时确立社团内部组织结构及排练时间表。
第二阶段:指导开展话剧社活动。社员学习基本的话剧表演知识,通过指导教师的理论授课、社员讨论和练习、观摩英语话剧表演的网络资源视频等方式,使剧社社员基本了解戏剧表演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其次,指导教师引导社员根据语言、内容、长短等因素一起选择适合自己表演的英语戏剧剧本,或者一起对剧本进行恰当的改编和加工,使其适合大学生的表演实践活动。接下来,根据剧本角色的特点和社员自身的意愿进行角色申请,并由指导教师最终决定各角色合适人选,待角色分配完毕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熟悉台词,纠正发音,进行语言雕琢,然后再配上动作,进行排练。除此以外,校区外教也定期参与了为社员进行的纠音训练与文化指导。
第三阶段:公演汇报。校区英语话剧社参与了校区迎新晚会以及其他校级或校际的多场文艺演出,并于2019年5月25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校区“话剧之夜”的单独汇报演出,
第四阶段:自我评价与提高。指导教师组织社员及其他学生观看他们自己表演的录像,对整个表演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讨论;然后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总结英语话剧表演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表演水平。总结提高阶段是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经的阶段,也是学生加强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以其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主动性学习等方面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涵盖文学、语言、音乐、表演、美术、灯光、布景等,而话剧社的创建及活动开展又涉及到公关、财务、宣传和推销等实践技能。英语话剧教育应用于第二课堂,可以陶冶大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其领悟人生哲理、提升英语技能;可以训练其演讲口才、培养其团队精神,使其了解外国文化、丰富自身内涵。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英语话剧”教学设计方法及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下包含三类核心教学设计模式。[2]其理论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分别是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3]我国高校英语话剧的实践与发展很好的印证了大学在语言教学当中所体现出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观点,以我校英语话剧社为例,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社团组织及学习模式有着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且每个教学阶段都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着建构主义基本要素的要求和内容。


建构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实际上是教师在课堂内或者课堂外创造、设置的较为真实的能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语言交际活动场景及活动,在话剧教学中则表现为话剧剧目与其角色的设置,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模拟社会环境下和语言交流活动中促成意义的建构。而“协作”主要指的是学习者之间通过语言这个中介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分享学习资料、排练及最终的作品展示,这些都将积极促成评价学习成果以及建构最终意义。“会话”则是“协作”的补充和重要环节。学习者之间在会话协商,即排练过程中,完成规定的语言学习任务。此外,“协作”过程中也包含了“会话”和“讨论”过程。“意义建构”作为语言学的终极目标。指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明白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话剧表演作为社会性极强的一种模拟体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图中通过主线与辅线的话剧教学及表演流程来体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课上及课下的不同教学任务内容,两组学习内容相辅相成,每一阶段都要求指导教师与社员之间以及社员与社员之间的通力配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话剧教学法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下述教学重点环节来明晰这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1.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
在教学活动中,困扰教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学目标的不够明确。表现在语言教学当中,就是逐渐缩减的课时量与纷繁芜杂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导致的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不统一。英语话剧实践作为第二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的语言训练时间,从而使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有机的融入到第一课堂。校区英语话剧社结合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从剧社组建伊始,就在每学年九月设立年度目标及考核标准,指导教师组成员以专题的形式,在确立年度剧目前让社员对英语话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主要的剧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以及如何欣赏戏剧等英语话剧的基础理论知识。(自第二届开始,实行翻转课堂,即由老社员向新社员教授相关内容)
2.教学中情景的构想与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目的为激活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利用其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同时赋予新知识某种特定意义。在话剧实践过程当中,指导教师从教学过程当中的物质条件、认知手段、心理环境等方面着手建构一个优化的学习环境:在物质层面上,教师应努力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难度不一的剧本以及自编英语话剧训练手册,并指导社员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在认知手段上,指导教师注重教授社员认知策略,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努力促进话剧排练过程中的互动,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心理层面上,指导教师利用自己的中介作用,增强社员的学习动机、捉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创造积极而又和谐的学习气氛并努力促进每个社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3.语言信息资源及相关技艺学习的选择与设计
在大学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与语言学习相关的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以及各项资源在学习特定主题过程中的各自作用。关于语言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需要教师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指导。剧社大多数社员在入社初期并没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学习策略更多的是基于对学习内容的模仿和即兴发挥,为此,指导教师团队从社员语言水平的实际情况入手,广泛搜集英语文学资料及优秀剧本,同时动员全体社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向社长提出剧目建议。此外,话剧教学法中的另一难点,即舞台表演技巧,也是话剧最终呈现的关键,为此,指导教师团队精心编纂了《英语话剧训练手册》,作为剧社排练前的集体训练指导内容。该训练手册内容涵盖台词训练、形体基本训练、表演训练以及英语话剧单项练习(包括Character、Concentration、Energy、Getting To Know You、Group Cohesion、Improvisation、Listening、Mime、Plot、Thinking Skill、Trust、Voice & Dialogue等十二个专项练习),为话剧表演训练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为了更好的加强表演的专业性,校区“傲卓英语话剧社”还与青岛话剧专业团队“谷山话剧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话剧表演技艺方面得到了友社大力的帮助和支持。这一系列举措与教学资源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社员的参与兴趣和社团的凝聚力。
4.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入
建构主义不鼓励被动接受信息的灌输,而认为在问题情境下进行学习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教师只负责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而问题的解决则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但教师需要对任务即教学内容的设定和性质进行周全的思考,对任务活动的走向要有一定的预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剧社三年来的年度剧目和作品性质都在不断发展和突破,逐步深入的引导社员从语言实践的创新出发,同时结合时代及地域特色,来创建剧社专属的作品。


“英语话剧”教学设计强调以下几个方面:Benson 认为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重要概念,语言学习中的自主性是由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环境等三个方面的自我控制构成。[4]另外,建构主义始终强调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话剧指导过程当中十分注意机会的创造,以及学生之间的探讨和对其过程中问题认识的不断修正,引导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语言基础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反对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反对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建构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由丰富的学习情境为载体。强调学习过程中的首要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并根据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5]情境教学能够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同化和建构新的知识,且赋予新的知识以某种意义。如若原有经验无法同化新知识时,新的学习情境会帮助学生对原有的认知进行改造和重组,以达到知识结构的统一,并完成新的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程度。这种交互作用包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情境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积极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让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能大大激发学习技能较弱学生的积极性。
三、高校“英语话剧教学法”实践的经验与发展思路
校区“傲卓”英语话剧社从筹备到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讨论、剧本原创与改编、表演排练及公演等活动,让每一位社员与话剧受众在文化、语言、文学等方面接受了洗礼,充分发挥了英语话剧在高校中的文化功能、语言功能及表演功能。
1.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了其文学修养。通过筛选一些像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萧伯纳、狄更斯等人的经典剧作,对其进行改写和演出,让学生学习剧中先进的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奋好学、甘于奉献的精神,让其学会如何吸收精华,剔去糟粕。英语话剧的排演中,学生不仅扩大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文学名作,学习了文学史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2.英语话剧作为语言输出手段,为学习者创造了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提供了语言意义表达和协商的机会,也因此提高了语言知识的内化速度。话剧表演活动中多层面的互动与合作,使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强化语言的功能性练习,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提高。通过这项活动,使交际成为一种认知的体验,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此外,话剧教学模式能够弥补校区统编教材中以叙述体课文为主的教材交际性、实用性语料不足,以及自主学习听说教材长语篇、精确性训练教材资源有限的弱点。
3.英语话剧表演可以让学生了解话剧艺术所包容的一切艺术形式,即文学、音乐、表演、美术等,让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和美育。学习舞台上的身体语言(gesture&body language)、眼神交流(eye- contact communications)等表演技能,让学生明白在话剧中,人类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远远超出words(言词)所能达到的效果,提高对舞台表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演欲。“傲卓”英语话剧社筹备到成立以来,社团内部分工明确,组织结构清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运作充分锻炼了社团之间的协作能力及团体意识,公演的话剧均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关注与好评。在此基础上,扩展和构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体系还包括英语辩论队、模拟联合国、英语演讲队、石油勘探专业国际组织参与实践,同时开展面向全校的英语角、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区,参加省级、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英语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消除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外语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焦虑是阻碍语言学习者有效学习语言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在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代表的工科类院校当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建议来降低口语焦虑,如:Crookall & Oxford(1991)在研究中提出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以目的语为母语的说话者口音来提高口语水平。Bygate(1996)认为不断地复述能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实践表明,英语话剧表演对降低大学生口语焦虑也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在参照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项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后,[6]我们对校区第二届话剧社社员也进行了一次类似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也表明了话剧训练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学习外语,尤其是口语的焦虑感,即因英语交流带来的焦虑感。研究还发现,英语自信心与焦虑程度显著负相关,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这种相关性由原来的高相关转变为中等程度相关。可以看出,话剧表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言自信心,从而降低语言交流的焦虑感。
将英语话剧表演跟同类的课外语言运用、交流、观摩、比赛和学习一起作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课堂教学拓展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丰富英语校园文化,增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乃至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英语话剧教学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其实践过程当中的困难和值得思考的问题。校区英语话剧社经过了三年的发展与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社团组织和自主学习的经验,话剧教学实践将如何更为有效的发挥“第二课堂”作用,还需遵循以下几点发展思路:
(1)延伸和增强教学活力,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教学导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正如话剧表演一样,在以“主动建构”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演员”,教师是“导演”,是“幕后指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作为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配合,应当始终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补充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校英语学习活力、增进师生交流等问题。并要求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有的放矢地安排话剧排练的进度,学生学习应以大学英语课堂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一步一步坚实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大厦。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话剧表演实践当中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策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大学生自身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实际水平在各大高校中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而,英语话剧教学应善于捕捉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训练内容及角色设置应充分体现个性化,给学生充分发展和塑造的空间。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话剧教学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策略,有利于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第二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开展培优补差的个性化教育。
(3)拓展“实践性”思路,以“多边互动”为话剧教学的新特色。语言交流是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下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主要手段。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对所要建构的知识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讨论和协商,将各自的见解进行交流,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最后完成对知识的较为深层次的建构,所有这些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团体互动等“多边互动”的语言交流中展开的。[7]开辟英语话剧教学,将语言技能同表演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课堂教学受限于种种条件的原因,难以广泛开展深度语言交际活动,因此,作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重要组成部分的话剧表演教学要在形式和体制上力求新颖,吸引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的各种活动。并努力将原创话剧作品呈现到校际和各种竞演的舞台中去,只有在强调实践性的基础上,第二课堂与教学结合才具有生命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小结
从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到认知主义教学模式、从认知主义教学模式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任何一次教学模式的转向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言教学向前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化了语言教学中学习者的个人经历及教学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如仍然没有把语言教学纳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动态、统一、和谐、平衡与循环的互动生态系统中进行全面、整体、动态的考察,依然具有相当的局限和不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话剧教学作为一种补充性教学模式,存在着其实践价值和意义价值,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予以积极采纳和重视。

注释:
[1]张铭.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第56-57页
[2]一是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设计。该思想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比喻,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支架作用”)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教师应该尝试构建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鼓励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追求英语输出方面的更大进步。二是抛锚式(AnchoredInstruction)教学设计,也称情境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式主张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获得直接经验。三是随机通达(Random Access)教学设计。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行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与理解。
[3]姜忠和、徐卫星、李亦明.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11期
[4]Benson,P.Concepts of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C]//R. Pemberton.Taking Control: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HongKong: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1996:27-34
[5]陶久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外语研究,2013(3):54
[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训练前语言自信心与语言交流焦虑、来自同学压力的焦虑和来自教师压力的焦虑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在0.8以上(p=0.000),属于高相关。即:学生的英语自信心越低,因交流、同学及教师压力引发的焦虑感就越强。在训练后,英语自信心与各类焦虑依旧呈显著负相关(p=0.000),但是相关系数有所下降,尤其是与同学压力引发的焦虑,两者相关性降至0.573,属于中等程度相关。换言之,在训练后,有些同学即使英语自信心不高,在面对同学说英语时也不会过分焦虑。引自黄晓妹.英语话剧表演对英语学习者口语焦虑的影响.科技资讯,2015年第12期
[7]侯民吉.从建构主义教学观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
马文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