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高慧超 破围环境承载囿困 落子生态经济新局——关于无锡市滨湖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7 08:09:15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高慧超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党校,江苏无锡  214092

 

无锡市滨湖区作为苏南地区环境资源较为丰沛的山水园林湖湾型城区,近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理念,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深入推进“治太保源”、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等各方面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改善,但伴随人口及污染排放的不断增加,其资源环境承载力难以长久为计。在这样严峻的客观现实面前,深刻理解、精准领悟、奋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走一条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尤为必要。

一、“两山”理论内蕴深刻 传统认知存在两种误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用简洁的语言,从哲学高度阐述如何看待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这一理论内容简练,内涵深奥。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对于如何认识和把握其精神实质,一些地区、个别干部还存在两种误区。澄清这两种认识误区,对于滨湖区未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对立

将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完全对立是第一种认知误区,具体来说有两类表现:第一是“唯生态论”,认为只要发展就会破坏环境,所以不要发展;第二是“唯GDP论”,认为环保是包袱,抓环保就会影响GDP,就会影响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的就是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发展、从追求量到追求质。但是这个“质”不仅仅是经济质量的“质”,也是环境质量的“质”,同时它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质量。过去经济建设被摆在最突出位置,其他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短板,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阶段的发展需要,唯有靠环保这个抓手,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才是正途。由上可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也会出GDP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不对立。

2.把污染产业与污染企业等同

将污染产业和污染企业混为一谈是第二种认知误区。原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提出,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今天的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好企业才能够专注于创新,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在发展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中国的经验都印证了这一点。浙江对铅酸蓄电池产业的污染整治,并不是对全行业以一刀切的方式拒之门外,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关闭淘汰了220多家落后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80%),但带来的结果却是整个产业变好,污染大幅度下降。山东的造纸行业、兰州的大气治理也是如此。可见在招商引企过程中,不宜单纯考量行业“污名度”和“美誉度”,要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研判。

二、经济生态共生共荣 他山之石提供三条经验

除厘清思维认知上的障碍和误区,进而获得思想上的解放以外,充分借鉴苏州、常州等国内同类城市先进经验也是推动滨湖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1.以产业生态化为特征的武进模式

常州市武进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以产业生态化为方向,努力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绿色升级改造。产业生态化转型速度加快,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型产业逐步成为主导力量,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中家禽饲养等产业得到控制和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朝着低污染、低排放、资源高效利用方向发展。各镇、街道充分挖掘区域内地理优势、人文特色,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模式。与此同时,以“四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区”为载体,以“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头产业的集聚效应凸显,环西太湖区域内也逐步形成西太湖生态红线保护区、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武进低碳示范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水稻高产示范区等“六大板块”,产业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产业生态化之路越走越稳,形成了一套武进独有的发展模式,成为其他城市和县区学习和追赶的标杆。

2.以开发整体化为特征的苏州工业园模式

城市规划与环保相分离带来后期环境建设上的不便是很多城市和县区发展面临的共同尴尬。在这一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创造的整体规划开发经验,值得参考。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就在全国率先将环保要求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种超前的理念为日后的环保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苏州工业园区虽然被称为“工业园”,但定位却是在“新城区”这一目标上。因此,在规划中,对住宅、商业、工业等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从根本上减少了区域之间环境互相干扰的可能。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美国易道公司对金鸡湖实施整体设计开发,将以金鸡湖为核心的513公顷的区域将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在这个空间里,建筑与人互动,湖泊与人互动,借助综合的时尚景观来体现交融着传统与现代的城市个性。苏州中心作为金鸡湖区域地标更是引入了著名设计师勒·柯布西耶的城市共生体概念,让建筑充满灵性、活力,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大大提升了金鸡湖的魅力指数。如今,金鸡湖以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生态景观品牌,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双丰收、生态和经济双提升。尽管无锡蠡湖新城的设计方案同样出自易道公司,但实际上却没能达到金鸡湖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在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整体开发的有益经验。

3.以发展绿色化为特征的吴中模式

秉承“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绿色发展理念,苏州市吴中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绿色发展规划纲要》,以纲领性政策的落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成效。以绿色经济指标、绿色社会指标、绿色生态指标、绿色保障指标和评价指标五大类36项具体指标体系,对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绿色“达标率”进行量化,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产业绿色发展10项刚性目标,明确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等。在绿色社会发展方面,设置了12项主要指标,明确到2020年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达95%。在绿色生态改善方面,提出了16项硬性指标,要求林木覆盖率达到31%,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显著下降,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增强等。在绿色保障能力方面明确了6项“必成性”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重达15%等。作为与滨湖生态环境相似、资源禀赋相近、产业结构相仿的兄弟县区,吴中区量化绿色发展指标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

三、观念模式创新突破 生态经济做好四篇文章

在准确领会“两山”理论科学内涵与借鉴周边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滨湖区可以着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开创一片生态与经济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1.加快形成GEP思维 树立生态价值观念

GEP(Gross Ecosystem Procuction)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英文简称,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朱春全博士提出。它解决的是以往生态环境资源没有具体指标体系,无法衡量政府工作达标与否这一问题。深圳盐田区作为率先引入该指标体系的区域,在GEP核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根据2013年的核算,盐田区的“城市GEP”约为1000亿元,是当年GDP的2.5倍,人均GEP约47万元,单位面积的“城市GEP”约13亿元/平方公里。盐田港实施的“油改电”、“油改气”等项目实现的大气污染物减排量约14吨,碳减排量约7.5万吨;绿道自行车实现的大气污染物减排量约150吨,碳减排量约4.9万吨。这些节能减排措施,所创造的生态价值约1.5亿元。正是通过这种关于生态资源从“无价”到“有价”的转换,使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劣有了可衡量的标准,将生态环境打上“价格标签”后,公众会慢慢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正确观念,进而从可感知层面引导官员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价值观念和政绩观念。

2.大力推进PPP落地 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2015年,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对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操作流程作出明确规范,从中央层面明确提倡和推动PPP落地生根。目前,各地政府都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这一模式。

作为因水而兴的湖湾新城,滨湖区历来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每年针对蓝藻污染治理和黑臭河道政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受自然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影响,收效并不十分理想。其根源在于治理的专业程度、资金和人员的充裕程度等方面皆有欠缺。而同样面临蓝藻污染的大理洱海则运用PPP模式成功破解了水污染治理难题。洱海曾于1996年和2003年爆发过两次大规模蓝藻聚集,导致水质急剧恶化,透明度不足1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大理市政府大胆采用PPP模式吸引第三方参与项目,既解决了洱海环境治理的资金紧缺问题,又带来了先进的治水理念和创新的技术及管理,使政府转变观念,合理定位,充分利用市场专业力量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多方共赢局面。而青岛、上海等地也在改善水质、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多年的PPP合作经验。滨湖未来可以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进行充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特别是水污染防治,提升治污能力,促进环境提质升级。

3.适时导入REPI体系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REPI(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简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它通过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来综合反映社会的节约水平。资源节约(污染物排放)指数越小,表明该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或越节约;指数越大,则意味着资源利用越浪费。由此衍生出的子指标有资源节约指数(REI)、经济发展指数(EDI)、环境友好指数(EFI)等,共同构建了节约型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REPI考评指标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改、经信、环保、城管、水利、统计等多个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整体配合,然而一旦该体系建设完成,可以使政府更准确地把握滨湖区在资源使用方面的集约程度,为科学决策提供量化指标。对于滨湖区集约化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淘汰粗放型企业、培育小型巨人企业、总部型企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科学把握EIA条件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环境影响评估是对于可能会对环境(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等要素)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设计、发展等项目的评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环评一直是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和项目准入的守门员。滨湖区在2007年蓝藻危机爆发后,实施了最严格的环保准入措施,退企环湖,搬迁2000多家企业,环境改善明显,以至于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当前在招商引企方面有时过于谨慎和苛求,即便有的企业完全可以实现污染零排放,但受制于人们对其所属于行业的固有印象而导致无法进驻滨湖的情况依然存在。针对具体企业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不意味着放低环保准入门槛,而是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把握企业和项目的准入。当前,环保部正在研究构建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来改变过去以环评制度为主要抓手的环境管理机制。未来的改革趋势,将有望从事前准入向事中监管过渡,加速推进排放达标企业和项目落地。长远来看,这既符合当前发展实际,也符合国际通行惯例。但无论是以环评作为考量标准,还是以排污许可作为考量标准,归根结底,作为企业自身也要有加速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保护资源环境的使命感,既不能人云亦云,受“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等错误思维逻辑的干扰影响,更不能主观地认为“转型就等于转行,升级就等于越级”。要在实践中找准发展定位,依据自身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飞跃”,为滨湖区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高慧超(1978--)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党校区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