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戴红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形成逻辑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8 06:45:48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戴红美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它上升到制度层面,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准确把握、科学定位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要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科学内涵,首先需要从该理念产生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思想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方面厘清其形成逻辑。

关键词和谐共生生态危机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位列其中,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核心要义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它上升到制度层面,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准确把握、科学定位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影响到世人连日常生活都无法正常进行,世界按下了暂停键,人类社会瞬间切换到抗击生存危机的紧张状态。《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在遭遇这种大灾大难的当下,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终于意识到:面对自然,面对一个小小的病毒,人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彰显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现实紧迫性。面对全球范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生存和文明延续所遭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一直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反思过程中发现,科学所造成的各种结果,不能用科学本身来根治。要将自然从人类的技术活动所造成的的破坏状态中拯救出来,需要从哲学既生态思想的高度来研究和探讨生态问题,这就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逻辑脉络。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产生的现实逻辑:“生态危机”反思

工业文明兴起以来,人类依仗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破坏行为,导致全球范围或局部区域自然环境系统受到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损害、自然生态生命维持系统被瓦解。其间,发达国家利用科技发展优势,在其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枯竭,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引起了人口问题、环境破坏和贫困加剧之间互为因果,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特别是自1945年以来,原子能的投放所带来的核武器、核战争威胁,使人类陷入一种如同古希腊神话中费敦一样的命运恐惧状态。面对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快速演变成全球危机,上升为全球问题。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有:人口爆炸带来人口剧增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水土流失、土壤污染造成耕地减少、食物短缺下的粮食危机;“空中死神”酸雨蚕食一片片的森林,各种大量的化学气体排放造成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致使许多城市白天长久看不清太阳,晚上看不见星星,工业和生活排放废物把江河湖泊变成了“露天的阴沟”,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化肥农药的各种毒素污染水体和食物,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定时炸弹,温室效应诱发了全球性的气候急剧变化,极端气候频发,造成了成千上万的环境难民无家可归,等等上述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迅速增加的无数环境疾病,甚至引起了人类素质的遗传退化;生态恶化引发生物物种的灭绝像多米诺骨牌的倒塌一样造成的生态问题;不可再生的能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等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带来的资源危机。上述一系列严峻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这场多维交织的全球性的深刻危机,规模之大和问题之严重,已经构成了对整个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物种灭绝的威胁,而且至今仍有恶化下去的势头。在“生存还是死亡”的现实选择面前,探讨这场现代人类危机的根源发现,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同工业文明以来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常人看来,现代人类的这场危机只是工业化过程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科学思想和文化观念也不过是工业化过程的产物,这种看法是颠倒了本末。真正的危机根源是机械论世界观导致了现代人类文化价值的失衡,从而最终引发了这场全球的人类危机。所以需要从哲学层面来反思这场危机,人类迫切需要一种真正的生存智慧,而生存智慧来源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环境的是一切智慧最原始和最深刻的根源,因而生存智慧实质上就是生态智慧,而生态哲学作为一门从广泛关联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的学说,给人类提供了一些深刻的生存智慧,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论和思想逻辑。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产生的理论逻辑:马恩“生态思想”

由于19世纪的生态问题并不像今天这样突出,所以受限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但从他们系列著作所论述的生态思想来看,这些生态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对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产生的理论根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集中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所以,人类必须与自然进行人道的交往,否则就会损害自己的无机身体,破坏自己生命的自然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恩格斯也早就告诫人类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所以,人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让自然以适合于人的需要的方式提供给人。既我们现在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就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生态危机”表象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根源是社会异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视为自发的力量”。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阶级对抗、人类和它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敌对关系,马克思提出“使自然界真正复活”,“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历史使命。恩格斯也提出克服私有制社会中人与自然冲突和人与人冲突的任务,以便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上述生态思想实质上已经包含着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关系、科技发展和人道主义原则的有机统一,对于今天人类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思想逻辑: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在经历了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带来了全球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严重代价,产生了威胁人类继续生存的危机形势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美国农业科学家R.布朗1981年在其发表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著作中,首次论述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持续发展的三大途径。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份文件是把持续发展付诸实践的全球性行动纲领。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基本思想:第一,满足人类的需要,尤其是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目前,发展中国家广大贫穷的人们有许多如粮食、能源、住房、供水、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障等起码的基本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基本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压力,逼迫人们以破坏环境的方式来维持生存,这又会引起环境退化和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把满足第三世界贫穷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当做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第二,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维护经济增长的生态潜力,维护自然界能够长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保障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这就要求人类自觉地在技术方式和社会组织方面限制自己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破坏,维护生物圈满足人类长期的物质需要的负载能力。要求发展中国家把持续发展和人口控制有机统一起来,同时要限制发达国家的人口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并且努力争取公平地分配世界上的资源。

持续发展观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发展的持续性。人类要坚持这一原则,不仅必须约束自己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行为,而且必须保护和加强资源基地建设,恢复环境质量。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补偿从生态系统中索取的东西,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环。第二,共同性原则。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历史挑战的共同性,人类努力的共同性和人类未来的共同性。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发展危机都是同一个危机,都是全人类的共同危机。因此,人类必须本着命运同一、使命同一的原则立即行动起来,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评价和监测地球的变化,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管理我们共同的资源,共同争取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公正性原则。既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公正性。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代际公正,即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而且要求代内公正,即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以坚持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性为原则的持续发展观,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持续性统一起来,为统一世界各国的认识和采取一致行动,为当代人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维护人类的利益和生物圈的安全,提供了一条明智的道路,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逻辑:生态文明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都是生物。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中国历代共产党人站在为子孙计、为万世谋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用自己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开辟出一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对接。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在全世界是第一个。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先后写进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和全民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美丽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带来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国家颜值”越来越高。正如习总书记在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

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用世界响应的中国主张、世界见证的中国行动、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和引领世界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有观测卫星的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有1/4来自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在2015年12月1日,在世人瞩目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一份来自中国的“生态厚礼”被联合国有关机构郑重推荐给世界——《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库布其沙漠生态财富创造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道路。2016年5月27日,为期5天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结合近年来中国的最佳实践和成果总结、提炼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并借助环境规划署这个平台、窗口,走向世界,充分体现了世界对中国实践的认同。出席大会的官员和专家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2017年,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时刻,中国不仅向国际社会坚守了承诺,还获得了防治荒漠化、保护臭氧层、“地球卫士奖”等一系列国际“绿色”大奖。2017年12月,把荒漠变林海的塞罕坝与库布其一起被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地球卫士奖”。2018年浙江千万工程获得“地球卫士奖”,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了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正在给各国带来启示。联合国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加赞许: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人类共通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向世界交出靓丽“成绩单”,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佘正荣著.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1

[2]李惠斌等主编.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0.1

作者简介

戴红美1976--)女,湖南邵阳人,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