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万莹 当代国内真人秀节目中的生活与戏剧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2-26 07:36:48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万莹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要:当代国内真人秀节目从早期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光景。无论是从最早的各大电视台出产,直至如今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推送,真人秀系列的电视节目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节目样态。节目创作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生活与戏剧的创作倾向。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生活;戏剧;演播空间

作者简介:万莹,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当代国内真人秀节目从早期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光景。从最早的主各大电视台出产,直至如今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的推送,越来越多的真人秀综艺被推向观众视野。无论是传统电视媒体平台推出自制节目,还是新媒体领域的合纵联合,真人秀系列的电视节目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节目样态。无论是竞技比赛类、才艺选秀类,还是生活观察类和任务设置类,都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生活与戏剧的创作倾向。

一、选材的生活化和戏剧化

1.节目类型的全与专

在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中,早期多是电视平台推出的竞技类或者才艺类节目,如1984年央视推出《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创了同类型节目的先河。之后一大批真人秀节目声名鹊起,除却自身的平台优势,内容制作也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无论是2006年东方卫视推出《武林大会》和2010年推出的《中国达人秀》,还是2012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以及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我是歌手》,真人秀节目数度成为大众追捧的热点,也逐步夯实了该节目类型在观众接受度上的地位。2016年至今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至今,一大批现象级的选秀节目应运而生——《乐队的夏天》、《创造101》、《偶像练习生》、《乘风破浪的姐姐》,专业领域的垂直深挖、偶像造星的孵化、明星产业的再造成为一种种新的节目样态。网络平台的优势加持时期在年轻的观众群体中收获更多的关注。这类型的节目往往以嘉宾的特色才能和专业作为节目的亮点,选择观众热衷的类型任务作为创作母题,设置赛制和悬念,引发观众热议和互动,吸引了相当多的年轻观众群体。

另有一种真人秀节目类型往往以生活观察和设定任务类为节目主线,也网罗了相当多的观众。2005年《天使爱美丽》,2006年天津卫视《化蝶》、2009年央视二套《交换空间》2010年《购时尚》2014《超级育儿师》2005年北京电视台《相约新家庭》2013年《爸爸去哪儿》。与此同时,各大网络平台推出了多档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如《花儿与少年》《真正男子汉》《我家那小子》《女儿们的恋爱》《变形记》《青春有你》。节目选题涉及到普通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人们的衣食住行是节目中的常态选题,配合故事性情节设置,也为部分观众追捧。

2.节目主题的多元化

电视节目从诞生之初,关于电视究竟是艺术还是技术,究竟是娱乐大众还是教化引导亦或者寓教于乐的讨论一直存在。电视节目创作的初衷无非是借助节目地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向观者传递出创作观点。因此无论是励志平民选秀,还是榜样明星挑战,或者是展现专业竞演,都是文化和文明交融,市场和创作结合的综合体现。割裂地分析和片面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尽管资本时代的到来,确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作的本意,部分节目的简单重复和无创意的复制模仿成为节目沦为鸡肋的根源。选秀类型的节目,无论是专业选秀还是平民选秀,之所以备受关注,其间贯穿的“梦想”和“成长”主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着恐怕也是其长盛不衰的缘由。

在娱乐类型大行其道的今天,一部分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又能展现时代精神的节目叫好又叫座。近年来,每年新春伊始,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延续数载,将中国传统文学体裁中极具代表性的诗词作为节目主题,以竞赛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意境之美。观众在观赏节目的过程中除却被激烈的竞赛环节扣住心弦,更是对于古典文学意蕴的体味大大加深,从而对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传统春节,体味传统文化,别有一番滋味。更难得的是借由古典文学的魅力,唤起观众对于文化和文明的认同,在娱乐化氛围过于浓重的今天,真是一股清流。北京卫视推出的节目《上新了故宫》,将文化和市场结合得很好。该节目以影视演员作为串场嘉宾,带领观众重新游览,认识故宫,并作为推出的故宫文创产品的推广大使,使得600岁的古老宫殿焕发出新生的活力,颇受青年观众的喜爱。

二、节目内容的生活化和戏剧化

1.台本风格的生活化和戏剧化

相较于以往电视节目中单一的固定的任务套路,现今的真人秀节目中的目标设定和完成更加丰满而立体。这与现今观众的审美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概念化的节目风格,更趋向与偏好人本主义的情节结构。因此大多数的真人秀节目除却节目主题任务的确立之外,更着眼于情节层次的打磨。这一点与电影创作也非常类似。戏剧化的剧情结构有助于情节的推动和观众的关注,日常化生活化的细节表达有利于主线的发展和情绪的唤起。在今年现象级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涵盖多个年龄段的演职人员为主体的节目中,引起观众更多关注的并非赛制和表演环节,而更多的是现今这个时代对于各个年龄女性角色的重新释义。

更多地从时代精神和审美需求来深度挖掘任务,从而塑造更有感染力的优秀节目成为创作的重要手段。很多节目成功地开创了节目新样式的同时,也引领了部分深耕的垂直领域。比如《向往的生活》这档节目,以生活化记录为主,辅以漫谈形式,弱化情节,以节目的“生活”调性为主,烘托和唤起高度发达物质文明下的生活反差,比起大量无意义的舞台感极强的选秀节目的聒噪,更象征生活的本源。

2.角色塑造的生活化和戏剧化

早期的电视观众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流于非黑即白的典型特征,而忽略了作为人而应有的“温度”和“缺点”。过于概念化的单一处理,让人物形象单调而不真实,这并不符合现今观众的审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就是不同类型的观众都能在节目中典型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日常生活无法企及的理想和生活。

在广为人知的真人选秀节目中,人物打造的成功无疑是重要环节。从节目最初的海选,到层层选拔的过程,都会顾及节目的观赏性和受众群体的多元口味而精心选择和打造不同的人物角色。具有典型真人秀特征的节目样式中,人物的类型化营造非常明显。无论以素人为主还是以公众人物为主参与的真人秀节目,创作团队都在对象选择上有着明确的标准。正如影视脚本中的角色塑造一样,真人秀节目中对于角色的设定也是秉持多元的基本要求,这样能从更大的广度和维度涵盖更多观众的偏好,培养固定的收视群体,自然而然成为扩展节目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近三年来上演的系列真人秀节目,无论是不同外型特色的明星和素人,比起以往三五成群的同一模式,更趋向于各个年龄段,各个关注群体的观众。出于窥探也好,猎奇也罢,关注也有,在这样的复杂情绪下,选择不同类型性格,外型、性别、年龄的人物做为节目的角色,就是一种能切中观众痛点的做法。出于窥探也好,猎奇也罢,关注也有,在这样的复杂情绪下,选择不同性格,外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人物做为节目的角色就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策略。

观众认可和收视排行无疑是各个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名人的参与是制作方全方位考虑的结果——广告商的投入可能、观众买单的概率,这些也使得节目本身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无论是影视明星还是体育名将,或者文化明星抑或流量明星,这也就是为何即使在平民真人秀中也能见到明星嘉宾串场的模式更受观众青睐的原因。全素人的真人秀节目在关注度和传播力上,会相对较弱,这也并不妨碍优秀的制作团队的脚本打磨。在全素人的选秀类节目中,创作者也会根据嘉宾的个人特质来确定角色分配和方向,以期节目获得很好的收视感受和预期效果。

三、演播空间的生活化和戏剧化

1.传统的观演对峙

舞台布置自然是竞赛类真人秀节目的亮点和主场,无论是前期的海选还是后期的擂台大战直至最调动观众热情的直播秀,大都采用着传统风格的设计理念,将演区根据节目内容和流程进行合理区分,多将设计元素和节目主题进行勾连,从节目名称和类型中提取设计元素,做为主舞台设计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考虑到现场的录制环境,配合不同的机位相应的造型考量。对于根据节目进行内容而进行的景型变化,则是设计部门的巧思和创意。

演区的划分是各类型真人秀节目演播现场的重头戏。现场的表演区域和观众区域会根据节目的内容和风格设定成相应的形态。对于现场氛围浓烈的节目,在演区的划分上往往不需要“泾渭分明”。但是表演区域仍是承载整台节目的重要载体。对于节目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出场方式都有着既定要求。

2.多维度全方位的展演空间

真人秀节目叙事结构重大变化,也使得承载故事的各个环节产生相应的变化。从早期竞演形态逐渐向现今的观演形态转变。早期的真人秀节目往往台本简约,以单一故事情节推动节目进展,因此整台节目的录制环境更多偏向于单一的演播室空间。随着真人秀节目的进化和拓展,越来越多的节目样态将触角深入到节目参与对象的方方面面。向观众全方位、多维度展现更加立体鲜活的人物性格以及故事线索,更符合现今观众的审美趣味。早期的真人秀节目多半聚焦于参与者的个人能力优势的全面凸显,而现今的节目形态 、更偏向于全方位展现生动的人性。从单一扁平化的目标导向逐渐转入对多维度立体性表达。这种更符合时代任务化的节目形态,更多地包含着自我完善的意义,而减却较多的原有竞赛意味。正如建构故事的除了主要线索,更需要丰沛的细节。这样更能创造出一种戏剧性的真实感,提升观赏感。也使得整台节目中人物的塑造更加有层次。

伴随真人秀节目叙事的发展和演化,更多的节目不仅仅是展示演播现场的空间环境,更加入了整台节目台前幕后以及主要角色的生活点滴,因此参与节目的嘉宾的生活和竞演都成为品目关注的焦点。单一的演播室空间不再是节目唯一关注的目标。而节目的后台,参与人员的日常典型生活,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演播环境。这种界定的扩大,不仅仅是取景范畴的拓展,更是人物整体形象的要求。不仅需要符合台本的情境要求,更要和参与人物自身的设定相匹配和呼应。比起以往隔着屏幕站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距离感,现今的真人秀更像活色生香的当代人生活。大家在屏幕中看到的不仅是戏剧化的情节编排,更是唤起情感观众的载体。正如贡布里希“艺术与幻觉”中提出“制作先于匹配,先创造后指称”的论断。[1]观众自己熟悉或者向往的物投射象到节目中的角色之中,这种心理机制使得人们能寻求到补足后的完美想象中的角色形象。

四、结语

中国作为综艺节目生产和消费大国,节目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味的高低,关系到国民精神素养的水平。资本逐利的网络时代,一味的引进版权和模仿创作使得真人秀类型呈现同质化的趋势。失去了扎根自己的故土的文化土壤,急功近利地靠近热点的创作方式是短视且不可取的。期待更多反映时代,并且能够具有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电视作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用以安顿和引领我们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下的精神生活。

 

注释:

[1]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1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