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何佳乐 红色文学作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3-17 07:08:2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何佳乐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中国进入新时代,各方各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却没有因此消减,外界对于中国的抹黑和虚造也从未停止。新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为了让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就必须从外界的重重封锁中寻找新途径。本文拟就《红星照耀中国》外宣之路,从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以及文学传播三个角度探讨新时代红色作品应如何突破西方文化封锁,从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红色文学;文化软实力;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传播

课题项目:省级创新训练红色革命著述外宣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研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项目编号:S201910697060指导教师:高淑玲教授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实地探访中国红区后所撰写的一部纪实性作品,该文一经发行就轰动了西方世界。多年过去,这部作品并没有因为时间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这一成就离不开作品创作本身,更离不开其在推广外宣之路上所做出的多元探索和努力。红色作品汇聚着中国革命的思想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故事,是塑造中国对外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一、红色作品创作

在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路后,革命的“火种”扎根在了西北。面对国民政府对红区的包围,外界对于中共的消息可谓是风语不通。随着国民政府对中共的“妖魔化”,世界各地谣言四起,真正的红区被覆上层层的阴霾与诟病。怎样才能让西方了解真实的中国?一位美国记者探访中共红区后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为世界了解中共拨开了“重山与迷雾”。

1.新闻价值

《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以作者埃德加·斯诺的亲身经历与采访作为创作素材,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最大的亮点就是本书的真实性。高度的体现了作品的“真”价值。因其真实而不虚构以呈现鲜活实在的红区得以获得世界读者的青睐。斯诺先生不断地追问和采访,深度的挖掘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为世人呈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故事,“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章就是斯诺先生对毛泽东的深度采访,从他的家世见闻与经历中,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逐步形成,一个立体鲜活的领导形象逐渐呈现。曾经只闻其名的毛泽东有了“新”故事,不在是外界眼中那个神秘的人了,这让本书作为拥有了“新”价值,在新闻上具有了挖掘性。其次,斯诺不仅仅将目光投向毛泽东,朱德等大人物的撰述上,同时更是挖掘了很多小故事,留意了沿途的各类人物,普普通通的士兵与孩子也是斯诺记述的对象,这赋予了《红星照耀中国》更深层次的意义,让它成为了记录一代人革命历程的作品而不是一本名人录,让其成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史料之一。红色作品关注“小”人物,注重“新”挖掘,会极大的提高创作素材新意,作品也会更加立体化,世界读者便有可能其买单。

2.文学价值

《红星照耀中国》能够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是在一部纪实性写作,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上,作品文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让它读起来津津有味就像是一本小说。在红色作品创作中较为严肃的文字往往会让读者与之产生距离感,在阅读时乏味无感,针对于这一点《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众多,形象丰满,斯诺时常运用侧面描写,将朱德等未曾谋面的人物都加以撰述,在描写他们时,斯诺对其进行了想象性描写,例如:“现代的罗宾汉”等形容,这让文中的人物充满着神秘感,为读者在真实的文字与虚拟的想象中留存了空白。除此之外,斯诺的文字涵盖着人物的形态,语言,心理,共性与个性各方各面,运用大量的自然环境描写,暗示着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另外,《红星》中还有许多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其丰富的文字功底令读者身临其境,硝烟弥漫的战场跃然纸上,抓住了对于大场面的描写,从而吸引读者兴趣。如果说新闻价值是传播红色作品的内因,那么文学价值便是作品能否吸引观众的外因,是撬动世界读者的关键。

二、红色文学翻译

世界知名的中国文学作品数量较少,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都缺少多语言译本,更有甚者仍未有外译本出现,仅为国内人民所知。有强大的译本输出才有可能有读者阅读。有优秀的译者才能更好的将作品中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更好的呈现出来。

1.真译

在几个版本的《红星》之中,董乐山译本最受读者青睐。董乐山版与之前最为显著的区别就是其增译了描写来自共产国际的李德部分,出于一些原因的考虑,李德部分一直带着神秘的色彩,国内读者也一直未能读到真正风靡世界的原稿——十二章五十七节,董乐山版本将初版的风采呈现给了读者。其次,较为经典的复社版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整本译文由十二人承译,译者各有风格无法统一,加之时间紧迫书中的错误也是层出不穷。董乐山将书中错误一个一个地校对注释,译文的准确性大幅提升。总的来说,董乐山译本是一部翻译严谨的全译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真实客观地将中国实际情况传达给国外读者,因此在红色文学作品的外译过程中真译是重要原则之一,也是红色文学能站稳脚跟的支撑。

2.巧译

《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翻译经历了许多曲折,起初埃德加·斯诺为该书起名为Red Star in China,然而在印刷时,印刷工错印书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这一个微妙的转换,使得书名有了“照耀”之意,错版的书名叫原版来说更加灵活生动,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该书一经发行就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正当世界都为《红星》而疯狂时,中国读者们却知之甚少。当时国民党对红色书籍的封禁力度十分严苛,以《红星照耀中国》为名出版势必会遭到灭顶的打击。如何才能让中国读者了解层层迷雾中的真相呢?译者便以“西”代“红”,以《西行漫记》为名以游记的身份发行,这才将它从国民党的层层封锁中送了出去。新时期的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离不开的一部分,但在国际话语方面却仍遭受着西方的层层封锁,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抹黑,片面报道以及对于编造内容的放任态度致使在许多未踏足中国的外国人眼中,中国仍是那个处在水深火热中自顾不暇的国家。面对媒体传播受阻的现实情况,要想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国就需要依靠红色文学作品的外译,灵活应对封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自身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故事来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中国译者要承担责任打破西方塑造的虚假形象,中国文学作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三、红色作品的传播注重多元

1.发挥荧幕力量,重视中国文艺

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主要是通过自塑和他塑过程来展现的,然而在他塑过程中,中国形象表达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创作者自身对其的解读,诸如迪士尼创作的《花木兰》中尽管创作团队仔细研读了相关读本,但在作品呈现上仍然将北方的传统民居变成福建土楼,南北朝时期出现晚唐朝时期的工业花钗等等,然而由于其影响力巨大许多外国观众已经形成了对中国文化等的错误认知,电影中的服饰建筑语言与精神都会化身为中国符号。在他塑过程中,中国形象的主导性将会大打折扣,中国符号很大程度上由他人定义,如果将文化主导权拱手相让,国家形象就有可能被曲解甚至污名,因此国家形象构建就十分需要国人的自塑。在形象自塑的过程中除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外译,另一大传播途径就是依靠影视传媒的力量。在目前快生活的节奏及网络传播占据优势的形势下,影视作品受众与传播效果是优于文学作品的,因此,中国形象自塑必须要重视大荧幕力量。以往的红色影视作品受众基本都局限于国内,然而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导演显然具有打开世界影视大门的野心,影片融汇了电影制作先进技术——特效镜头,注重大场面创作,战争场面令人震撼,兼顾文化表达展现中国特色地域风光,导演延续了斯诺著作的文学性与艺术性,以人物言行体现品质,致力于刻画人物细节,人物细腻的心理情感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与大多数主旋律影片不同,本片并没有将红色思想仅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上升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导演心中容纳的不但是一个国家,更是整个世界,这也是影片结尾“红星必将照耀中国,更将照耀世界”这句台词的意义所指。[1]

2.时代催生下的戏剧美育

一谈到戏剧便让人想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流传于本国,更是遍布世界。然而谈到中国本土的戏剧,我们能够做到享誉世界的一时之间却说不上来。2006年由大山主演的戏剧《红星照耀中国》在沪首演,至今十余年却始终未能走出国门。近年来,发挥“美育”的力量被再次强调,各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戏剧美育进校园活动。红色作品缺少大众认知和输出途径,要抓住时代机遇,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通过创立戏剧节及相关课程等的活动形式丰富本土红色戏剧作品的数量,通过不断的打磨提升作品的质量,再通过中外校际交流访问等将优质的红色戏剧作品输送至海外。戏剧美育传播中国优秀红色故事不仅要基于戏剧节访问活动等实体,还应注重虚拟平台。中国武侠,玄幻题材作品的国际传播就很好地借助了在线平台的力量,中国红色戏剧作品的外宣也应当注重多元化,以实体传播为基,借助网络平台力量给予一定的印象和了解,能助力理解和传播。

四、结语

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任重道远,让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是每一个时代下的人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红色文学作品外译的方法,以期为同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逐步突破封锁和误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昊阳.主旋律命题下的新答卷——解读影片《红星照耀中国》[J].艺苑2019(06):13-15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