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陈嘉群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3-19 09:57:2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陈嘉群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  贵州遵义  563000)

要: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易地扶贫搬迁也为搬迁群众子女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安置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安置点学校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教育质量社会适应

 

安置点学校教育不仅关乎搬迁群众子女新的社会适应,更是关系阻断代际贫困,实现搬迁群众稳定入驻,追求美好生活,促进长远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教育现状

易地扶贫搬迁为撕掉千百年来贵州绝对贫困标签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是贵州脱贫攻坚“挪穷窝”与“拔穷根” 的伟大壮举,创造了移民搬迁“贵州奇迹”。2016年以来,贵州省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面大胆作为,积极探索总结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举措及实现路径,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健全,就业扶持体系不断完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脱贫难题,创造了新的生活环境。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出台了推进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发展有关政策,从规划、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全力保障安置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据了解,贵州省在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了1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包括157.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建成949个集中安置点,新建、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配备教师2.7万余人,解决了38.17万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问[1]

二、安置点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州在安置点学校教育条件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何更好保障搬迁群众子女教育教学,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新的挑战。

1.不良的行为习惯。由于搬迁群众子女在原有的环境中,教育资源短缺、生活环境较差、家庭教育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搬迁群众子女大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认知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差,作业不按时完成,参与课堂互动比较被动,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习惯较差,在遇到困难时,抗挫折的能力较弱,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畏难情绪较为严重。

2.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体中,基本都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或者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环境较差的贫困群众,大多数搬迁群众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教育方式粗暴,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对子女缺乏关爱,导致一些学生性格较孤僻、自信心不足,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

3.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由于搬迁群众子女来自不同的乡镇,地方口音较重,普通话表达能力不强,导致一些学生不善于沟通交流,缺乏基本人际交往能力,有的甚至刚开始听不懂教师上课,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由于在原来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要求不严,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导致搬迁群众子女纪律观念淡薄,在学校迟到、早退的情况时有发生。

4.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在安置点学校建设方面,贵州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出了“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改革创新举措,对统筹安排用好现有教师资源,满足安置点学校搬迁群众子女的教育教学需求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安置点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成效不明显,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培训不到位,大班额教学得不到有效解决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安置点学校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解决搬迁群众子女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的作用,积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善行为习惯、改进学习方式,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1.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父母观念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非常关键,父母的言行甚至会直接影响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帮助家长改变不良习惯,改变家长对孩子教育独断专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帮助家长改变从批评打骂式的教育,到进行情感交流、互相尊重、沟通协商、正面引导上来。学校和老师可以采取入户家访、召开主题班会、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合作,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特别是要帮助家长改掉不良言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心孩子,引导家长不能只以成绩来判断孩子好坏,还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帮助家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真正让家长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安置点学校学生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学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去,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安置点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小组游戏等方式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针对高危重点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加以干预。同时,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聘请心理咨询师或设置心理健康工作室等形式,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消除对新环境的畏惧感,让他们尽快地融入班集体,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健康向上、勇往直前、拼搏进取的精神,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

3.积极争取社会支持。搬迁群众子女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社会资源,支持搬迁安置点建设发展为搬迁群众与当地居民融合交往的创建良好平台,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社会支持、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真正让当地居民与搬迁群众互相关心、相互包容、共同进步,让他们真正在心理上接受、情感上认同、行为上尊重,形成团结互助、共同奋进的整体,创建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幸福美好的新型社区关系;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形式,营造团结和谐学习氛围,鼓励搬迁群众子女在学校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游戏,在社区主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帮助搬迁群众子女建立主人翁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良好行为方式、文明有礼习惯,树立敢于面对困难的信心,真正使得搬迁群众子女从身份、习惯融入到情感、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融入。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安置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贵州明确了安置点学校教师配备的相关要求,探索推进“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统筹用好用足现有教师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安置点学校涉及面大、学生较多,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要高度重视安置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安置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机制,努力改善安置点学校教师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安置点学校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长期根植安置点学校教育教学;建立健全高校领办安置点学校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高校领办安置点学校建立教学实习、教师支教、干部挂职、教学研究、协同创新等平台,全方位支持领办学校补齐教育教学短板弱项;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安置点学校教师的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加大当地免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加大对中高级职称名额分配倾斜,强化安置点学校教师综合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安置点学校教师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同时,地方政府要制定安置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积极进行特岗教师招聘,跨区域开展考调选派,定期开展教师学习交流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充实安置点学校师资力量;进一步完善优质教师资源统一配置机制,推动优秀教师向安置点学校逆向流动的机制,探索推进安置点学校教师队伍“县直管校”改革机制,编制动态调配,打破教师校际界限,统筹用好教育教学资源,为安置点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贵州举行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www.scio.gov.cn,2021-01-07

[2]肖菊梁恒贵.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保障研究贵州社会科学[J].2019年7期,第106页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