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马冉 基于社会德性对自然情感的误解——对《忏悔录》中卢梭的诘难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4-25 10:01:22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马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市  100091)

要:卢梭的个人传记性质著作——《忏悔录》作为其晚年时期的代表作,可以说被大众包括但不限于哲学爱好者广泛阅读。大众对于其内涵的理解阐述多出于一种社会性立场,并不能很好的对卢梭的精神特质——自然的自由进行把握,从而产生出许多的诘难。而其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德性与自然情感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它所表现出的并非是仅仅局限于文本自身的学术讨论,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发展与人类自然本性之间的张力。其间,需要关注的重点是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

关键词:卢梭;《忏悔录》;社会德性;自然情感

作者简介:马冉1995--)女,河北唐山人,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哲学教研部伦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卢梭的《忏悔录》是作为一部关于人的认识研究的著作而存在的,对于人的本来面目进行剖析没有人比卢梭更有资格进行这件事——“只有我才能这样做。我深知我的内心,我也了解别人。”[1]卢梭对于自我的认知“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它用来塑造我的模子打碎。”[2]这说明了卢梭自认为是一个符合自然天性的人,并且在社会中独一无二。

在卢梭本人看来:他只是一个“从未作过坏事而且也不想做坏事”的人。为了准确理解《忏悔录》中卢梭这个“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产生的矛盾,我们不得不从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与《论不平等》入手,兼之《社会契约论》的相关选段,从卢梭的思想理论的整体性入手分析。

一、自然人(野蛮人)与社会人(文明人)

卢梭在《二论》中提到,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在自然状态下,只要保证水、食物和睡眠充足,自然人的所有需求就已经得到了满足。加之,自然资源丰厚,人比其他动物更能找到能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资。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中,自然人拥有很好的体力与生存本能,并且人与人之间不是处于一种矛盾激烈的敌对状态,而是因为彼此之间实力相距不大,保持一种和平的状态。人类所无法避免的幼弱、衰老和疾病,自然人只需要担心前两者,因为疾病的产生是进入社会阶段后人类自找的麻烦,正如“根据文明社会的发展史,就能轻易写出人类的疾病史。”[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身体的不同:相较于社会人,自然人更为健壮,疾病更少,并且不会担心死亡的到来;只需要生存必需品;唯一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是自我保存,触觉味觉迟钝,但是嗅觉听觉灵敏。

从人的精神和道德方面来看:人是一个自由的主体,具有自由主动的特质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卢梭同样认为,人的自我完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既作为一种无限能力存在,也为人类带来了痛苦。人类的进化所引起的时代的进步是一个知识与谬误、道德与过错交织的过程。人最初具有的能力仅是动物性的,智力的提升需要欲望的推动,欲望的满足也需要智力的支撑。知识的增长推动欲望的增加,欲望又推动着精神的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人需要语言进行沟通。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人们没有使用语言的必要。概念只能通过语言才能描述,思想需要语言才能传播。但是由于自然的野蛮人自身的能力限制,并不能进行这样的形而上学式的思考。

而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自然状态下的人缺少彼此接近的需求,联系状态难以达成,且人与人之间没有道义上的联系,也没有相应的义务。卢梭认为这样的生存状态中的人远比现代社会中的人生活的更加幸福,文明生活中美德本身产生带来的影响并不比邪恶带来的多。从上述角度看,在精神自由程度方面,自然人是远远高于社会人的。

二、社会德性与自然情感

卢梭批判霍布斯人生而为恶的理论,认为人自身所具有的怜悯心是最普遍、最有用的美德。这种始于人的天性的美德是一切美德的源头,而在文明社会中,人的自爱心的膨胀会妨碍怜悯心发挥作用。怜悯心是自一种自然的情感,并具有缓和个体自爱心,从而达成人类整体的相互保存。由此可见,生存所依赖的并不是理性推理而是自然本能。由于自然人的欲望冲动不多,在怜悯心的制约下,其行为不会产生太大的消极影响。

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4]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文明人多年处于“枷锁”之下,习惯于从社会立场对于万物进行考量,因此,《忏悔录》中卢梭的“自然行为”让“社会人”意识到并不能让卢梭这个“自然人”重新和他们融为一体,倒不如把这个“异类”彻底地分离出去。卢梭主动的“隐居”生活并不能使他们安心,反而如同针尖般刺痛了他们的自诩为文明人的自尊心,卢梭的存在让他们如鲠在喉。而流放一事,使得卢梭不再可以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自然立场来评判他们的所作所为——唤醒被败坏的社会,“文明人”还能在自己营造的美梦中安然沉睡。

罗萨琳德·赫斯特豪斯在她的著作《美德伦理学》中,从伦理自然主义的角度,把美德理解成是一种使人的自然本性完全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最佳生存状态(幸福)的美好品质[5]所以不难看出社会德性与自然情感之间存在融通之处。如果我将社会德性提升到一个众人都能接受的普世底线性地位,那么我们得到的将是作为立法的精神动力的风尚习俗以及社会舆论的精神宪法。

卢梭在自己的《一论》中表述了自己不愿向时代屈服,认同广大民众对于科学与艺术的看法,而是想要遵循自己的天性,进行超越时代的发声的理论诉求,并且认为自己的理论诉求是“事关人类幸福的真理之一”[6]。做出这样的论断,卢梭所采取的立场是站在诚实人的角度捍卫美德。

而相对于卢梭的“自然自由”,康德所理解的自由意志与感性经验无关,它以实践理性为依据。康德认为,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是惟一的道德情感。他反对任何情感作为道德法则的根据。但却引入了敬重这一特殊情感,并且认为这一特殊情感是由道德法则直接规定的,不是作为道德法则论证的基础,而是作为道德法则作用于人心而产生的主观效果。这样一种情感区别于一切的病理学意义上的情感,是一种纯粹的道德情感。康德区分了感性兴趣和道德兴趣,指出道德兴趣是对道德法则的纯粹兴趣,是理智的一种偏好,人对道德先天感兴趣正是出于敬重这一道德情感。唤起对道德法则敬重的情感,正是道德人格所展现出的道德性。

三、《忏悔录》中呈现的社会与自然的矛盾

《忏悔录》第七卷中的情节反映出卢梭优秀的工作能力并没有给卢梭带来相应的报偿。正如卢梭拥有良好的音乐天赋,亦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卢梭的音乐才能处处受人怀疑的原因,在于音乐界权威人士,诸如拉摩一流对于卢梭所存在的知识偏见;卢梭的行政才能处处受限的原因在于,诸如贝桑瓦尔夫人一流对于卢梭所存在的阶级偏见。卢梭这样的“自然人”前期在社会中到处碰壁的原因在于缺乏才能,而在下半部中拥有才能的卢梭却也没有落到更好的境地,所以由此引发了卢梭对于社会制度的思考。尤其是在与妓女朱莉达的交往中,卢梭发现了人的自然状况与社会境遇之间的矛盾,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的朱莉达,为何沦为了妓女?卢梭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朱莉达面临着一样的困境。卢梭是从一个“社会人”的立场,试图对于这一自然与社会的不相称给出答案——他在朱莉达的身上寻找缺陷,为社会做辩护。而在与黛莱丝的交往过程中,卢梭把两人的非婚生子送到育婴堂,也是因为“此地有这种风俗,我生活在这里,就照此办理好了”[7]。从社会性善恶的角度对卢梭遗弃亲子的行为进行批判的同时,不能忽视卢梭这一行为本身也是从社会立场出发而做出的选择。

随后《忏悔录》第八卷中,卢梭看待世界实现了从社会角度到自然角度的转变,开始站在自然的立场去反思社会。他彻底放弃了一切想要在社会中发达的打算,决心过上一种不依赖他人的、属于自然人的独立生活,然而病弱的身体、显赫的名声以及参与文学活动带给卢梭的打扰,使得这种自然人的生活无法实现。

卢梭认为“我在交际场中缺失的才能,反而把我独有的才能变成了毁灭我的工具”[8],当其运用辛辣的文笔和勇敢的精神向人们传达对他们有利的真理时,经常会由于交际问题而给自己带来麻烦。使卢梭一战成名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争论。卢梭“逆潮流”地对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论断,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会使人心变得险恶,忽视道德,人们开始不务实事,浪费时间,崇尚奢靡之风。加之,《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这两部引发了广泛“争议”的著作,《爱弥儿》一书更是让卢梭遭受了被下令逮捕、被迫流亡的“厄运”。从深层次来看,卢梭《一论》创作苗头的出现到卢梭由于《爱弥儿》被法国所驱逐,这一过程充分体现的是当卢梭以一种自然立场看待社会时,一个被败坏的社会会给予他的回应。

 

四、结论

世人对卢梭的诘难被其精炼如下:“他们一方面不承认我有他们所没有的好的和公正无私的情感,另一方面却把一些坏到根本不可能在人心里产生的情感强加在我的身上。”[9]卢梭这样一个“自然人”偏生活在文明的社会中。自然人与社会人,原始状态与文明状态差异巨大。事实上,由自然状态发展而来的社会人,依旧会在自以为熟悉的社会中感到迷茫失措。卢梭思想中所蕴含的自然自由理念,以及其奉行的“自然人生活方式”难以避免会基于社会德性对自然情感的误解而被指责排斥,但是这样的思考方式却会为我们在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注释:

[1][2][]卢梭著.《卢梭全集(第一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5

[3][]卢梭著.《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56

[4][]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4

[5][新西兰]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美德伦理学》[M].李义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183-264,该结论根据这部分文本总结得出。

[6][]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

[7][]卢梭著.《卢梭全集(第二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5

[8][]卢梭著.《卢梭全集(第二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29

[9][]卢梭著.《卢梭全集(第二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63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