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李小兰 心向光明 行必有方——一生革命的优秀共产党员王定国事迹述略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5-25 09:18:0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李小兰

(中共民乐县委党校  甘肃民乐  734500)

 

她的一生都在跟随党的脚步,

千难万险,前赴后继,创下人间奇迹。

心系冷暖,情牵民生,树立不朽丰碑。

故人已去,精神永存,点亮悠悠星火。

王定国,1913年2月4日生,四川省营山县人。15岁被卖作童养媳。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三过雪山草地的艰苦两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机要秘书,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16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候选人。

王定国在80年革命历程中,长征不止,达观人生,乐于奉献,力行和谐。她曾跑遍河西走廊,救助西路军流散人员;迹遍布中国;她曾在94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和房东乡亲从受尽欺辱的童养媳,成长为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从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跨越两个世纪,从黑暗走向光明,她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她书写了一个中国女红军的传奇!

再见“王乙香”!我叫“王定国”!

1913年早春,一个名叫王乙香的女婴诞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因为穷,家里的房子是借别人的一堵土墙为依靠,用破席搭起的一个窝棚。年幼的王乙香并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快乐。她曾亲眼看着未满周岁的妹妹活活饿死,3岁半的二弟卖给别人换来安葬父亲的4块棺材板和两升麻豌豆。她7岁开始帮别人通宵推磨只为糊口,15岁被卖给一个姓李的人家做童养媳,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女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村里的牛羊。

15岁那年,山里来了两个卖布的“客商”——杨克明和张静波。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川东地下党员,此行目的是为红军进四川打前站。令王乙香感到奇怪的是,“杨布客”和“张布客”给她讲在大山外边有一个地方,男人尊重女人,男女平等,不许打人骂人,小孩子可以读书。王乙香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好的地方。从此,她有了渴望,渴望去山外看看那个被称作“共产党的天下”的世界。她给自己改名叫“王定国”,她要用行动对命运说不!

18岁那年,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带着同乡400余名妇女去迎接红军,之后集体参加了红军,成立了红军中赫赫有名的妇女独立营,18岁的王定国任营长。1933年,王定国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红军,王定国没有感觉苦,她感觉到了解放。有饭大家一起吃,没饭大家一块饿,咱们是平等的。”。

唱着歌走完长征的“九趾红军”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被编入红四方面军总部政治部文工团的王定国,也随军踏上了征途。在嘉陵江战役中,被炮火震得只能蜷缩在渡江小船里的王定国,眼睁睁地看着旁边一条船上的大姐,被炮弹炸烂了肚子。

在嘉陵江大捷后消散的硝烟里,红四方面军挥师北上。“在蜿蜒曲折的路上,点燃了火把,长长的队伍像火龙一样,把天地照得通红……”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定国呆呆地看着前方出神,眼里噙满了泪花

1936年,红军需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雪山上空气稀薄,环境恶劣。在这次的翻雪山过程中,王老的一根脚趾永远留在了那里。后来有人采访王老,问到她长征期间“丢”了个脚趾的事情,她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道:“在雪山上,晚上睡着了。人多被子少,盖不着,脚冻僵了。一摸,就断了,冻掉了嘛!”作为一个年轻的红军女战士,她没有为自己的这根脚趾掉一滴眼泪。问她伤心不伤心,她回答说:“没什么伤心的,死活都说不准了,伤心?又不是我一个人,那么多的人,伤心什么?我们是穿着单衣服,一边走一边嘴里嚼着辣椒翻过雪山的。”就这样她被称为坚强的“九趾将军”。

我们总说革命者的情怀,王定国就拥有着乐观坚强的革命者情怀。艰苦,艰辛,艰难,这些在充满乐观自信、必胜信念的红军战士们的眼中都不是难事。她却以最平淡的语言讲述着最感人的故事。

在过若尔盖草地时,王定国的体重仅有50多斤。回忆起那段经历,王定国总是笑着说:“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啊!踩到泥潭里就要陷下去了。”是啊,在过草地时,有多少红军陷进了沼泽,就没能再爬出来。

过草地时,最可怕的还是饥饿。绵延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战士们没有充备的口粮供给,能够果腹的仅仅只是野菜和草根。

“长征路,是唱着歌走完的。”过草地时,树皮、草根、皮带、皮鞋都成了红军战士的“粮食”。如何把牛皮鞋底制作成“美味佳肴”?王定国所在的文工团编了一首打油诗四处传唱:“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后分外香。两寸拿来熬野菜,两寸拿来做清汤;一菜一汤好花样,留下两寸战友尝。”啃着牛皮鞋底,唱着歌走完了长征。

艰苦,艰辛,艰难,这些都被红军战士们用牺牲和勇气以及对党忠诚、坚决跟党走、坚信革命会胜利这些信念战胜。

王定国在民乐的战斗岁月

1937年3月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在临泽西南三道柳沟与敌恶战。梨园口血战失败,败走祁连山,红西路军流落河西走廊。

1937年8月孙振铎家来了两个骑马的人,当时正是麦收季节,孙家宰羊招待他们,孙家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他们是张掖福音堂医院的王定国和陈广志,是来这里“采药治病的”。在孙家王定国秘密地拿出高金城写给孙振铎先生的信和彭加伦处长的电报,大概内容是强调要抗日,搞统一战线,要做营救,收容红军的工作,请他多方协助,孙振铎心领神会。孙振铎让自己的家里人跟王定国、陈广志吃住在一起,家里的地窖墙都成了藏身之地。孙振铎全力协助王定国、陈广志两人以看病采药为名在祁连山一带的花寨子、南古城、马蹄寺、李家沟等地散发上面印有“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的地址:南滩街54号”的传单。很多失散流落的红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从祁连山上下来找他们,有的找到张掖福音堂医院,有的去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孙振铎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红西路军战士没有被忘记,党和人民一直记着他。解放初期,王定国同志写信给孙振铎先生,追述这段历史情况时说:“1937年,我与陈先生由张掖福音堂高金成处到你那里,确得到你不少帮助,直到今天我还记得。起来很感激你”。1955年6月15日,王定国同志的复信中又说:“过去帮助过革命,这是无疑的,你是光荣的”。

王定国与1937年七、八月间同孙振铎先生共过事,一直孙家的亲属子女保持联系,1983年9月10日,69岁的王定国专程从北京来到阔别47年的民亲切会见了孙振锋先生的亲属子女及流落红西路军战士,回忆了当年在民乐时的斗争历史、王定国不仅关心她的战友,而且关心河西的建设。1984年民乐县要新建中医院,以解决山区群众缺医少药的困难。中医院在筹建中缺少资金,医院派人到北京找王定国,王定国积极找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商议解决。在王定国的关心与帮助下,民乐县中医院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民乐大地上留下了王定国的革命足迹和精神,也留下了关怀与关爱

王定国对于红西路军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重走长征路助老区人民致富

新中国成立后,王定国一直不敢回老家。

他这样回忆说“我带了400个人出来,都是大姑娘小媳妇,我一号召都跟着我走了。我要回去,她们的父母朝我要人,我怎么说?”

当年她从家乡带出来的400名妇女,在战争中全都打没了。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定国终于决定回家乡营山县看看。在老家,王定国找到了当年的玩伴。两个人曾经约好,红军来了一起去投军。结果,因为父母的坚决反对,玩伴最终没有参加红军。

50年后,两人再次相见。相比于王定国的健康硬朗,家乡的玩伴已老态龙钟,弯腰驼背。18岁时的一念之差,两人的人生已经截然不同。聊天中,玩伴对王定国说了一个愿望:“听说县城里一到晚上有个灯,一拉,屋子里就亮,我想去看看。”那时的四川大山里依然用着油灯,不知电为何物。

王定国从此决定,要用自己的余生重走长征路,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这一走,就走到了100岁。在102岁之前,王定国每年都要走出北京,走进长征沿线的老区群众家里调研,把自己的见闻写成报告呈给中央,为老区发展奔走呼吁。对她而言,只要走得动,长征就依然在路上。

晚年的王定国依然心系国家,为新的事业开始忙碌。1983年,她重回甘肃,和伍修权等老同志一起,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向中央提交调查报告和建议。从此,那些被称作“红军流落人员”的老人,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称呼——红军西路军老战士。

18岁到104岁,长征改变了王定国的人生。说起为什么要跟着共产党走长征,王定国的答案和当年一样简单而明确: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妇女。既然共产党要长征,要走很多很多的路,心向光明、行必有方,那么我就一直跟着走下去!

2020年6月9日上午11点06分这位百岁女红军去世了,享年108岁。我们非常悲痛。我想对于老人最好的怀念就是将她这种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习总书记说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传承红色基因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惊天壮举,只需我们牢记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历史,牢记我们为我们来之不易和平年代牺牲的英雄战士们以及像许许多多王定国在中国革命斗争史册上永放光芒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忘初心与使命,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民乐县建设发展贡献绵薄的力量!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