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彭安龙 尹全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越南现代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7-06 08:12:50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彭安龙 尹全芳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愈发频繁。本文通过论述中越两国现代文化交流现状,分析得出其主要存在形式单一、过于依赖政治、输出输入困难等问题,并提出改善中越文化交流的建议如加大文化产业输出、加强两国文化创新、用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等,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有效促进中越两国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对政治经济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文化;经济全球化;交流

基金项目:2020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越南袋装速食河粉改良与推广销售研究”,编号:202013830020

作者简介:彭安龙(2000--)男,贵州贵阳人,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越南语专业学生。

尹全芳(1984--)女,广西武鸣人,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越南语教学和越南语言文化。

 

中国和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共和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人民有着十分深厚的传统友好关系,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推动下,据越南工贸部亚洲-非洲市场司,中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货物供应市场和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越南是中国第6大贸易伙伴,同比升2个位次。越南是中国第8大进口市场和第5大出口市场。在经济交流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两国文化发展交流势必越发频繁,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做好两国文化交流发展,有助于推动两国政治经济更进一步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强两国人民民间交流,更有利于解决跨民族问题。

一、中越文化交流与发展现状

如今中越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作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其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两国仍旧存在着一些文化认知上的差异,以及错误认知,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对两国当今的发展现状不够了解对两国历史认知模糊。加强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深化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两国人民了解两国历史背景,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不断渗透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传统文化逐渐对青年一代失去吸引力,如何重塑文化自信,一部分依赖于现代文化的发展与西方流行文化进行对抗,中越两国文化都有着高度相似性,增强两国现代文化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巩固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在疫情越发复杂的今天,推动两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中越合作发展开创新前景。

据外交部报道,近年来,中越两国官方和民间文化交流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每年两国在教育、体育、美术、考古、宗教、博物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摄影、旅游、青年、妇女等领域的团组互访达数十起。两国政府签有文化协定年度执行计划,两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高层互访频繁,有力地推动了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2010年中国文化部长蔡武率团成功访越,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长黄俊英从2009年起每年均率团访问中国。中国积极派团参加历届云南顺化艺术节;云南也派团参加了历届在中国举办的亚洲艺术节。每年两国都互派多个规模较大的演出、展览团组,多角度地介绍各自文化的独特魅力。两国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起步良好。中越两国国情相似,在该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2008年起,中国文化部每年召开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越南均派代表与会。

以上活动充分体现出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当频繁。但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仍呈现着地域化,经济政治化,以及片面化的特征,对于两国人民的影响不够深刻,在文化活动都是在两国政府的组织下所进行的,缺乏以人为本的文化交流。而且现代文化的交流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如两国影视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输出,中国在越南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越南现代文化对于中国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当代文化作品的引进与推广差强人意,中国市面上除了越语教学教材很难见到越南当代文学作品,以及越南音乐作品。自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开始进行正常化走向后,不断签署各项合作条例,中越联合公报中就明确表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进两国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并在国家建设以及经济改革领域互相学习。近年来中越经济往来越发频繁的同时,文化交流依赖于国家政策以及两国组织的文化活动,两国文化活动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于国民的吸引力不够高,文化单方面输入,两国文化交流发展缺乏创新性,而如今西方文化渗透强烈,越南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其文化表现越发呈现西方的状态,在中国文化越发强劲的如今,按照胡志明所说中越两国同种同文”,值得两国倍加珍惜。而现如今笔者对中越文化发展还存在着几大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中越文化发展分析

1.文化交流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如今,两国文化交流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上,民族文化虽然能够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底蕴,但对于当代青年的吸引力不够强烈,并且容易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文化载体更多的应该承载在当代文学以及大部分影视作品,对于越南当代文学作品的引进和译制,中国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大多数文学作品依赖于经济效益,导致中国对于越南现代文学的了解知之甚少,当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一定时期下的社会现状,如越南现代作家南高的作品,就反映了特定时期农村及贫苦的农民和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包括被誉为越南国粹的《金云翘传》在中国的影响力甚至不如西方现代文学,越南当代影视作品以及音乐作品缺乏创新性,当代越南影视作品翻拍作品居多,自己的原创作品很少能够大面积进行传播,深受越南人们喜爱的影视作品更多的是外来影视,以及中国电视剧,影视本土元素较少,拍摄的影视作品质量层次不齐,很难吸引观众,音乐作品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与中国一样,本土民族音乐和乐器没有积极进行创新和融合,西方音乐元素不如其他国家有竞争力。在体育文化上,2010年相继建立了“中国-东盟体育合作发展中心”、“中国-东盟体育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东盟体育信息中心”、“广西民族体育研究发展中心”等机构,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中越在民族体育上有许多共通点,同样的,体育文化交流依赖于节日以及中越交流平台,缺少一个正式官方的体育发展交流平台。中越很少有机会进行当代文学以及影视作品的交流,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来传播,如中越影视文化节,中越体育交流节等,两国的文化输出依靠的是经济效应,交流甚少。因此缺乏文化交流的纽带。

2.文化交流依托于政治经济

在如今“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的框架下,更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下,经济文化注定是要受到政治的影响以及推动的,但现如今的中越两国的文化发展过于依赖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引进和输出取决于经济所带来的效益,而文化的展示和宣传依托于政治场合,文化依托在旅游宣传中,文化交流不是主体,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宣传民族文化,将文化交流弱化,并依附在经济中,使得文化交流得不到重视。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影响力较小,没有固定的平台进行交流,依赖于两国政府搭建平台,如“中越青年大联欢”等,两国文化交流发展主观能动性不强,以人为本的观念较为薄弱,缺少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以及文化符号,两国的民间交流更多的为民族文化展示,而不是民族文化交流,现代文学以及影视交流,尽管两国曾在越南成功举办过中国花灯展、中国图书展、中国电影节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但知名度较低,并且并不能形成两国的文化桥梁,自1998年中国文化部创办亚洲艺术节以来,越南文化部给予高度重视,组派高级官员或艺术团参加了全部11届艺术节活动。两国举办的国际文化活动日益增多,越方也连续派团体和作品参加中国国内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节、国际会议等活动。中越两国文化仍然依赖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高层领导互访,两国目前都面临着相似的社会转型问题,传承传统文化与吸收先进文明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加强民间学习与借鉴应成为两国共同进步的基础。

3.文化输出输入困难

越南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正逐步融入世界化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两国文化交流因政治教育而产生了一些文化偏见,虽然两国政体大体相同,但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西方国家以其文化艺术直接交流的形式传播。随着现代化大众传播手段和文化市场的发展,西方文化多渠道,多方面的传入越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网络,其次是电视电影,再次是传统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等,越南对于西方文化的管理没有中国这么严格,西方文化思潮渗透的较为深入,部分越南人对中国有扭曲的认知,加重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困难,中越两国人民缺乏一个公开的交流平台,如Twitter、Youtube等,两国人民文化输出与输入较为困难,文化交流中更多的是中国在向越南输出文化,这其中为代表的是对越南影响最为深刻的中国的影视作品。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南的电视在中国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教育方面中国在越南开设了“孔子学堂”,加强了越南汉语的风潮,而越南在教育方面对于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两国经济政治战略部署具有重要作用,而中越文化交流基本处于一边倒的状态,伴随着汉语对越南人民的影响越发深刻,越语在中国的发展更需要广阔的平台,这可能会成为日后经济发展的阻碍,前阶段输出的文化作品从质量和数量角度均不尽人意。用于文化外交工作的各种设备以及技术也相对比较落后。

三、两国文化交流的建议

1.加大现代文化产业的输出

青年一代更容易接受和认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宣传两国文化,中越文都是单音节有声调的语言。越语词汇大部分是汉语借词。越南文学作品里的题材不少取之于中国。中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在越南家喻户晓不少越南人能背诵中国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诗宋词。中越关系恢复后中国当代的影视作品一进入越南就受到无比的欢迎。如当越南中央电视台播放《渴望》、《情满珠江》、《宋氏三妹》等影视作品时越南城镇街上是万人空巷人们都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生怕错过一段半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能如此引起越南民众的共鸣。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认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间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将两国深入人心的现代文化转化为产业链,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开拓两国合作新前景的同时,能够积极推广两国文化,为两国文化搭建交流的桥梁,两国文化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海洋开发方面,越南作为临海国家具有地域优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越两国在海洋合作方面有着无限前景,两国共同宣传海洋文化,加大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如修建海洋博物馆等有助于推动两国海洋开发合作前景,缓解南海矛盾。两国拥有相同的节日,以及一些相似的节日传统,将传统的文化习俗进行再创造,成为两国文化发展的纽带,将时代演变过程中,两国在节日传统习俗中所形成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互相宣传,形成新的文化标志,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输出,更有两国人民深入文化交流,推动关于节日产业,并通过新型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等新型现代文化产业进行推广,将文化潜移默化的与产业相结合。扩展交流平台可以为文化的输出搭建桥梁,两国文化交流不仅仅限于“中越青年大联欢”等平台,应该积极引进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特定背景下的两国人民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加强两国优秀文学作者以及优秀文娱艺术家的交流,多举办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会,促进两国文学,现代文化的交流以及发展,推动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交流。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的走红得到了多方关注,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案例,对同样成功的越南则不够重视。中越文化一脉相承越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产品再次走红越南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中国网络文学原因主要是中国文化的强文化吸引力、越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接近性和中国互联网文学产业的日渐繁荣。向越南推广优秀的选秀文化,打造两国优秀文化艺人,成为宣传中越文化的大使,积极输送优秀现代文艺人员到两国发展,在青年一代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以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了解两国文化。

2.加强两国文化创新,增强两国文化竞争力

两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不断受到新兴文化产业的冲击和影响,电影方面受到好莱坞科幻片的冲击,音乐方面受到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文学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波及,饮食趋于快餐化,青年一代正逐渐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忘却,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却忘记了要兼收并蓄,一部分取决于青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波及,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文化的竞争力较弱,文化创新性较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创造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调动人的创造力,文化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对文化进行传播和接受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做好对腐朽文化的抵制,个人记忆永远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关键载体,文化传播依赖于个人记忆的总结、描述、陈述与再创造。文化传承也依赖于个人记忆的传承,否则,就会出现文化失传的危险。加强文化创新,将两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创新和宣传,如中秋端午,推广彼此国家独到的节日传统以及习俗如越南中秋点彩灯,舞狮等新型娱乐活动,将传统歌舞,以及传统手工艺品依附于当下流行的元素上,如在中国很火的越南“自心”三部曲,作为流行音乐加入传统乐器,并以古代元素作为影视进行拍摄,积极运用新型媒体如Tik Tok短视频平台宣传中越友好文化,以及宣传两国当代文学,积极举办有效文化交流,多进行现代文学以及影视的线下民间交流,举办有权威性的电影节,电影展,推动两国影视发展,以及中越合资电影的发展,积极研发两国友好交流社交软件,增强两国人民线下交流,加强两国人民对于彼此的认知。在电影方面将当下有趣的元素进行结合,加入传统人文艺术,在文化遗产地带进行拍摄,将两国不同的文化气息展现在荧幕上。在建设中越文化交流中心的同时,线上也要积极开展中越文化友好交流活动。

3.经济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新闻出版业近年来的实践一再证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关键是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文化创造与继承的过程中离不开两国的政府相互协作,推动两国文化繁荣复兴,加强两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人文交流。当前中越产品缺乏竞争力,应该将产品通过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其展示在两国人民面前,将产品品牌化,绿色化,内涵化。增强产品竞争力。如在包装上运用中国墨色以及毛笔字来书写越南文字,或又通过越南特色的丝绸画以及木雕来装饰中国产品,将两国文化交融在一起,通过“一带一路”将其推广开来,让两国人民感受到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宣传两国美食以及著名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两国人民深入内地了解两国文化。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及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文化内容及衍生品的线上发展已经成为趋势,跨境电商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两国文化交流,并且促进不同领域专业化人才的发展,将现代文化产业以跨境电商作为载体进行推广,对于新产业新形态的发展与探索有积极作用。积极运用新型媒体,如新媒体直播带货,对文化产品,中越小众品牌进行推广宣传,有利于深挖产品的文化价值,产生社会效益,提升产品社交属性,形成社会性话题。

加强中越现代文化的交流,最主要的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交流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越两国也不断深化发展各自国家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被开发,中越两国作为传统友好领邦,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上仍有很大的空间,推动中越两国现代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同时,势必会加强两国的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并且深化改革,弘扬与发挥新时代文化价值观,文化共识,为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彤.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传统[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

[2]陈媛媛.从婚姻和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当代越南都市青年的影响[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1-6

[3]古小松.睦邻友好合作双赢——展望21世纪初的中越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2年01期

[4]胡禹韦慧玲.析广西民歌与越南民歌的异曲同工[J].通俗歌曲2014(04):73-74

[5]米微微胡东平.解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传播[J].今古文创2021(04):127-128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