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马晓丽1 井思源2 贾艳红2 李开梦2 刘新宇3 “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探究——以长安区魏寨乡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7-06 08:17:27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马晓丽1 井思源2 贾艳红2 李开梦2 刘新宇3
(1西安工业大学 新生院  陕西西安  710021;2西安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3西安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问题是我国目前需要应对的一项巨大挑战。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于互联网下的养老模式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将着重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现存问题、成因与展望进行研究,努力为老人养老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为社区养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互联网+;社区养老
基金项目:西安工业大学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8)“互联网+”农村养老模式研究——以长安区魏寨乡为例。
作者简介:马晓丽,女,西安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数学教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
井思源,贾艳红,李开梦,刘新宇,西安工业大学2018级学生。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7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解决我国养老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长安区魏寨乡养老模式现状和养老业发展的展望进行分析,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社区养老模式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如图1所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老龄化人口总量世界第一。从十七大开始,我国强调要“加强老龄工作”,城镇养老体系逐渐完善。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对“互联网+”社区化养老的研究,不仅为农村地区养老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养老政策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实际意义:面对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严峻形势,“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为农村实现“老有所养”提供了新的可能。总体来看,“互联网+”在农村养老工作中的巨大潜能还有待发掘。
社会意义:农村老龄化问题的逐步解决,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可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改善民生。
经济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使这些具有民俗文化价值的遗产在今后爆发出更大的活力,产生经济价值。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老龄化: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或者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60岁以上>10%或者65岁以上>7%)。
失能老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国际上以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下床、洗澡和室内走动这六个指标来判断老人的失能程度。
2.理论基础
福利多元化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中的“多元”主要是指福利来源的多元性。
该理论明确提出用社会组合提供福利的方式来取代国家全面提供福利的方式。它主张福利的责任应当由不同的部门来分担,它强调了社会组织参与及家庭参与的重要性。该理论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运行具有理论借鉴的意义。
血亲价值理论。顾名思义,它是以血亲关系作为其价值判断标准,是一种用血亲价值关系来解释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继承了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势。体现的是家与人,家与家的互动,突出表现为子代对亲代的赡养,以及同年龄阶段老人间的相互扶持。血亲价值理论对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时代,养老不仅仅只是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的责任。这样一来,社区养老模式的提出和推行就有理可依,适应时代需要。
三、西安社区养老的实证调查
本项目组针对西安市长安区魏寨乡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通过问卷数据整理,进一步总结分析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和调查结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模式下农村养老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1.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的设计。项目组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问卷《社区养老问题纸质版调查问卷》和《社区养老问题网络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式。实地调查则是通过走访部分养老机构、发放问卷、询问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通过对魏寨乡、昆明池路等地的实地调查走访,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85.1%。问卷的样本基本情况如下表1所示


类别 项目 样本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106 53%
 女 94 47%
年龄 55岁以下 72 36%
 55—65 岁 50 25%
 66-80以上 76 38%
 80岁以上 2 2%
表1  调查问卷男女年龄比例
2.调查结果分析

图1  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7%的老年人身体较为健康,生活能够完全自理;41.5%的老年人身体良好,偶尔有些小毛病,但对身体没有大的影响;24%的老人身体一般,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老年病;7.5%的老人身体较差,需要定期住院治疗。
老年人的居住情况

图2  老年人居住情况
如图2可知,老年人都以独居为主,占比达到了60.71%,只有32.14%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块儿,剩下的多是老人院亲戚家居住等等。
老年人对于养老方式的偏好
调查得知:大部分老人更愿意和儿女居住在一起养老,这一类老人占比达到了42%,也有40%的老人选择自己独自居家养老,剩下的14%愿意去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极少数希望在保姆的照料下养老。
年轻人对于老年人养老责任分配的看法
通过调查得知,一半左右的年轻人认为老年人养老的责任在于子女个人,大约有27.9%的年轻人认为老年人养老的责任应该大部分在于政府补助,18.4%的年轻人认为老年人养老应该在于社会的帮扶,剩下的3.9%有其他的想法。
四、当前社区养老的现状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养老服务在具体实行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机构对老年人的信息掌握程度低。受互联网技术的限制,由各街道成立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多仅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和一般手续帮助的服务为主,存在着社区与老人之间信息不对等,社区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老人的困难等问题,导致供需不匹配,从而缺少对老年人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保健等服务。
2.老年人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由于老年人的医疗就诊信息都是在社区医院登记,且目前老年人就诊信息还没有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也少有主动关怀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就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问诊或配药服务,缺乏对老年人健康信息的动态监管。
3.养老服务中心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心理辅导专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收入待遇不高,目前护理人员大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缺乏对护理和医疗保健知识的系统培训,以及和老年人沟通的技巧,加之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心思较为敏感。
五、社区养老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1.社区养老问题的成因分析:
老年人自身原因。老年人受到传统养老思想的影响,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对于社区养老存在固有的偏见,片面地认为社区养老是无儿女或者儿女不孝的孤独老人的无奈之举,是没有人管、没有自理能力的人才会去的地方,所以人们很少能够真正地接受社区养老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环境及历史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管理不规范,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资源整合不足。这主要表现为社区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制机制不完善,多数养老机构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条件,而且老年人也不是很信任养老机构,更愿意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职能不尽完善,基础设施差,养老设施使用率低和硬件设备及服务水平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2.针对社区养老模式现存问题的对策
体现老有所为。首先,社区为老人举办各种兴趣社团,让老年人在闲暇之余习一些新的知识,充实老人的精神世界。其次,定期举办老年文化节,由老年人主持和参加,多鼓励老年人上台发言,既能让人看到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又活跃了社区气氛。
互联网+养老。一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养老服务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将上文所提到的新型养老模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增加新型养老模式的知名度。二是通过互联网形成“政府-机构-子女”的一体化,共享老人的健康数据,定期录入和刷新每个老人的身心状态,让子女在手机上随时可以看到父母的身体状况,促进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三是可以为工作人员提前配备老人居住房间的钥匙,提高上门服务和紧急求助的效率,争取在接收到老人的求救信号之后就能及时赶到。四是开通全国医保一体化,做到“最好的养老院没有围墙”。
发展旅游服务。首先,鼓励老年人外出旅游,使老年人身心放松,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养老旅游业比较简单,主要是走近大自然,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边走边歇,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六、社区养老模式的展望
养老院养老模式可以逐渐转变为社区养老模式,老人回归社区,有专门的社区统一管理,家人可以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子女24小时从手机上关注老人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住宅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可以极大地缓解人们对住房的需求,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在我国,养老产业经济本质上属于绿色经济发展范畴,在我国属于一个待开发的新兴产业。在一些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探索养老产业的新形式来释放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提前规划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经济和人才优势,增加养老产业发展所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确保养老的质量与数量,杜绝形式化,使养老环境透明化,度过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瓶颈”期,释放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养老服务行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老年保障体系,实现真正地老有所依。

参考文献:
[1]江凤香、林俊杰、杨涵惠、尹娜.“互联网+”视域下西安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构建路径[J].湖北农机化,2019(22):53-54
[2]唐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5):126-128
[3]王群.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20
[4]张伟、陶文静.老年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养老中的作用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3):62-64+104
[5]关信平、赵婷婷.当前民办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12(5)
[6]李珺、李艳忠.以养老机构为依托发展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3(3)
[7]洪国栋.关于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A].中国老年协会、中国老年学学会编.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63-67
[8]张韵、王伟进.专业养老社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经济界,2017(5):26-32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