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陈静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与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7-08 08:42:52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陈静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陕西西安  710061)

要:伴随着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各个中职院校也逐渐加强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职院校具体应该怎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从中职院校心理健康面临的困境入手,指明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意义,并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简介:陈静(1975--)女,陕西黄陵县人,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思想政治,德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职院校心理健康面临的困境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心理素质好。一些学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学生在中职学校中的社交,生活及受教育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

1.系统化的理论支撑欠缺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关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刻不容缓。通过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和文件的下发等举措,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当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只停留在书本讲课阶段,很少有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心理辅导,缺乏对学生日常行为分析的系统化理论支撑。因此,相关的配套理论急需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满足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求。

2.对职业院校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

新时代以来,社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中职院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不够关心,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有些职校连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都是“虚假”的,形式主义严重。还有一部分职校成立了心理健康站,但是大多数的心理健康站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摆设”,并未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站的真正作用。

3.心理健康互联网体系不完整

在拥有上网功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中职学生也成为上网的主要群体。但是,互联网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却起着微乎其微的作用。在职校中最广泛使用的,也仅仅是利用互联网来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心理测评平台。因此,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完善互联网心理健康体系,使其能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意义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中职学校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外,还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可以有效纠正现阶段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鼓励他们学习更多的学科知识,形成积极的、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

1.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职校往往通过开设一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专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并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做法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缺乏新颖性,而辅导员或班主任由于所带人数较多,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促进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创新。职业院校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等形式,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2.有利于“洞察”中职学生内心动态

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使得我们的生活、学习、行业的发展等方面更加快速和便捷。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多样化的心理健康互联网平台。心理健康互联网平台也可以记录下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以及学生不愿意当面与老师和学生所说的一些话。辅导员通过平台给出的数据分析,能清楚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能及时地选择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学生進行有效的沟通。

3.有利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互联网具有广泛性、数字化、大众化、共享性等特性。心理健康教师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其健康的心态。互联网也可以将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上,使所有的高校都能第一时间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能让大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三、中等职业学校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轻则影响一时、重则影响一生。也许很多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在小学、中学没有及时得到心理健康辅导。但是,步入中职院校之后如果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敞开心扉直面自己的内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肯定有所改变。

1.配备专业性强的教师,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由多方面引起的,他们不仅要面临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学校还有学习压力、还得考虑出了学校之后的就业压力、而且当逐步成年之后又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情感压力,所以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学校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不仅要从模式构建上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专业的心理教师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具有专业性的教师才能协助学校制定合理的教育模式,创新和更正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专业性的评估和解决。

基于此,学校在教师的选择上必须是一个严格的过程。首先,学校在招聘心理老师时就必须说明其需要具备的条件。当他们具有专业的教育素养时,在未来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学生都能巧妙地应对,并且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大学学生愿不愿意听课与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学校在老师的选择上应该让其试讲一下,这样既可以考察其应聘者的实际能力,看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征服众多学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生在试听过程中的反应效果而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应聘者的试讲反应他们的授课模式和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学校要求以及学生的标准。

2.融合中职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首先,在教材选择方面,现阶段的中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内容包含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心理学。例如,在“哲学与人生”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加入关于自信自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形成自我完善的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并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与此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如一些学生在上课时不敢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在选取班长时也不积极参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教材中包含的人生道理,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集体,形成乐观的心态。

其次,在优化和整合课堂教材内容时,教师要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生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中职学生的年龄不大,他们的道德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其成长环境密不可分。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整合教育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以生活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国家大事,尽量阅读更多的新闻资讯,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信息快速更新,教师应经常访问网络以了解最新的资讯,并根据课程要求选用合适的资讯作为教学素材合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协作和分工”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苹果手机的生产销售新闻,由浅入深地讲解协作与分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协作与分工的规律;在讲解“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访问各自的祖父母、父母,以了解过去人们的衣食住行状况,然后和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从而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选择、是致富之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是目前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没有与社会同步,教师应该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与现实的结合,利用多媒体来丰富教材,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积极拓展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4

[2]刘扬扬.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合.现代职业教育,2019.5

[3]兰奎.“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思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4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