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薛健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创新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8-10 09:58:1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薛健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市  100872)

 新一轮高考改革逐渐落地,高中生面临如何选择选考科目、大学专业及理想职业等现实问题。在普通高中开展生涯规划课程,不仅是高考改革下学生的真实诉求,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高中生涯教育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亟需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进行创新,以切实帮助高中生做出科学的生涯决策。本文聚焦于这一急迫议题,通过分析当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给出生涯规划课程的创新模式与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创新;新高考

 

一、研究背景

随着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等一系列推动教育改革的政策陆续出台,大部分省市已进入高考改革的进程,高中生的生涯决策节点被大大提前。

高中生正处于个性、能力、兴趣、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业发展和职业探索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多年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高中生普遍缺乏主动发展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对未来职业方向不明确,难以科学自主地完成生涯决策。

因此,在普通高中开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生涯规划能力,是学生的急迫需求,也是高考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创新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当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调研发现,大部分普通高中的生涯规划课程虽已逐步开展,但多是迫于高考改革的推动,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选科、升学做准备。在此导向下,高中生涯教育存在生涯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资源匮乏、实施途径单一、偏重选科目的、个体指导缺失等问题,生涯规划课程创新仍有很大的空间。

1.生涯意识淡薄

当下普通高中承担生涯教育的主力军基本上来自心理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生涯教师的“兼职化”势必导致他们难以将生涯教育放在与学科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待;部分家长生涯规划意识也比较淡薄,许多家庭更关注孩子的分数排名,忽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兴趣爱好,家长视角下的生涯规划也偏向功利化,只把生涯规划视为升学、就业的工具。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国内高校尚未开设专门的生涯教育专业,也就意味着中学缺乏真正专业的生涯教育教师。西南大学宋晓的一项针对北京和上海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现状的调研显示,在从事高中生涯教育教学的教师中,有生涯规划师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未达到1/3,60%以上生涯规划教师缺少专业知识,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信心不足[3]。由此可见,专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定困难。

3.课程资源匮乏

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生涯规划课程,但限于升学压力,这类非直接决定高考成绩的课程往往被边缘化,没有真正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导致生涯规划课程资源匮乏,也很少有体系化的生涯规划教材和教案,也很少有生涯课程实施范本。

4.实施途径单一

课堂教学是普通高中普遍采取的生涯教育途径。然而,停留在课堂讲授的学习难以突破片面单一的专业介绍、职业介绍模式,使学生无法在真实情境中深入体验、形成感悟,导致对专业与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受到限制。

5.偏重选科目的

高中生涯课程实施中,往往以选科为出发点,容易陷入就“选科”论“选择”的误区,使得生涯教育片面成为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的应对策略,具有救火式应急、短平快的色彩,忽视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的探索。

6.个体指导缺失

生涯规划个体指导指的是对学生个体开展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大部分普通的生涯课程尚处于起步探索期,其开展形式大多局限于公开课、选修课等大课形式,没有定期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生涯规划指导。

三、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创新模式与建议

1.普通高中、家庭、高校、社会多主体参与

普通高中是生涯教育的重要主体,应主动推进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同时,要借助家庭、高校、社会的力量,撬动更大的资源一起实施生涯教育[5]。例如:借助家庭力量,面向学生开展“家长职业面对面”活动;借助高校资源,开展“高校招生面对面”交流活动,邀请高校招生负责人为高中生和家长提供高校概况、专业设置、专业科目要求、选科建议等方面的专业指导;社会方面,可与社会组织联合构建模拟职业体验基地,或联合本地企事业单位向高中生适当开放职业体验,帮助高中生了解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工作内容、发展前景、薪资报酬等信息,从而更精准地树立职业目标。

2.构建专兼结合的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生涯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普通高中首先应对现有生涯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生涯指导能力;其次,逐步要求学科教师投入到学生生涯指导中,增加学科教师对生涯教育的重视度和投入度。

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可聘请专业生涯教育机构的规划师作为兼职教师。这类专业机构拥有系统的培训开发、工具研发和理论探索能力,学校要善于借助其力量,既可解决专业教师匮乏的问题,也对本校教师起指导和示范作用。

3.将生涯规划融入学科课程

除了专门的生涯课程,学校还应该将生涯教育目标体现于各学科中,挖掘各学科教材中丰富的生涯教育素材,实现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的融合。组织形式上,可推动生涯教师与学科教研组协同备课,促使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生涯规划教育[4]。例如,在生物课程的人体生理构造相关章节中,可以渗透外科医生职业的工作内容,或延伸到高校医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状态,让高中生更具象地了解医生的职业路径,做出更客观的决策。

4.拓展创新的生涯规划课程形式

体系化生涯课程开发普通高中最好可以开发一套各年级纵向衔接的体系化生涯规划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分阶段、有重点地设计,如高一围绕“认识自我”,探索自身兴趣和潜能,对学科选择形成初步意向;高二以“学科选择”为目标,通过合理的选课指导,激发学习热情;高三阶段侧重“生涯决策”,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等政策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对未来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有基本的方向和定位。

专题讲座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家长、校友或社会名人等资源,举办生涯规划讲座和座谈会等,邀请各行业资深职场人士全面介绍其所学专业、所在职业领域、薪酬情况、职业前景等,帮助高中生对相应职业领域有直观感知。

主题班会和社团活动组织系列主题班会、开设丰富的社团活动,也是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形式。班主任应当多组织职业生涯教育主题班会,运用演讲或倾诉的方式,让学生讲出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向往。同时,建立生涯探索为目的的学生社团,组织生涯主题相关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也是很好的形式。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生涯课程落地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可调动校友、家长等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参观、职业体验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感知社会,使学生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素养要求有更深刻的体会,在选择科目和专业时更加理性。

学长参与普通高中可以建立毕业生人才库,针对不同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利用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开展生涯教育活动,如通过举办微讲座、现场答疑、一对一指导帮助等形式,学长分享高校学习、生活经验,为在校生提供学科选择、学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生涯咨询高中生在生涯决策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为了针对性地解决个性化问题,学校应设立生涯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生涯教师或心理老师,接访学生的个体咨询,或定期进行团体咨询,在咨询中为学生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同时有意识地普及职业信息。

四、总结与展望

高考改革给普通高中带来的不仅是课程设置的改变,而且是教育理念、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做好生涯规划课程创新,通过多主体参与、构建专兼结合的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将生涯规划融入学科课程、拓展创新的生涯规划课程形式等举措,可以有效提升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效果。

虽然我国普通高中的生涯教育仍处于起步探索期,但相信在新高考的强导向下,伴随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化的普及实施,生涯教育必将助力新一代人才的生涯意识觉醒,帮助个体找到适合的职业路径,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3]宋晓.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20

[4]蔡佳.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实施——基于上海、南昌两地的调研[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59-60

[5]朱芳.“四位一体”生涯教育模式构建及实践路径[J].创新人才教育,2021(1):10-12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