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任秋辰 应用语言视角下名家作品语言赏析——以贾平凹《秦腔》和老舍《北京的春节》《骆驼祥子》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9-16 09:01:16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任秋辰

(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要:近百年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家,老舍和贾平凹就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作家,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他们的文学语言特点中有很多的共性。语言是这些作品能够得到良好反响的关键,为此,本文结合《秦腔》《骆驼祥子》等作品内容,就其语言艺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言风格;老舍;贾平凹

作者简介:任秋辰(1992--)女,陕西西安人,空军工程大学,翻译职务,初级职称,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近现代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家,这些作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了很多高品质、高影响力的文学价值作品,这些作品大量使用地方方言俚语,以平民化的视角叙述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老舍和贾平凹就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作家,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他们的文学语言特点中有很多的共性。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在中国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独特的文学魅力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贾平凹创作出了《废墟》、《高老庄、《秦腔》等一系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其中,《秦腔》是以贾平凹地道的“方言式”语言叙述的,能够引起读者的文化认同,加深人们的阅读感触。

一、老舍和贾平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概述

老舍出生于古老的北平城,自小生活在充斥着“人间烟火”的世界。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着北京的风土人情。

贾平凹的出生地则是陕西商洛地区,该地区蕴含丰富的商周文化。贾平凹从小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

从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来看,贾平凹的作品语言体现了浓郁的乡土特色,且在不同时期,这种乡土特色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语言变化的过程中其创作心态也有了改变,具体表现在从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到最土语方言的刻画。

二、活用方言俚语,尽显生活气息,彰显地方风情

1.地方性语言的应用,尽显生活气息

商洛方言土语。贾平凹生长在商洛地区,成长环境深刻影响着贾平凹的语言表达,在贾平凹的语言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浓厚的感情色彩。《秦腔》的创作中应用了大量地方化语言——商洛方言。商洛方言在本质上属于北方方言,在表达上和普通话十分相似,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除了应用大量的商洛语言,这部作品的创作中还应用了大量的谚语和俗语,对表达作品的深刻内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最讨厌的是冬季,人心里原本不受活,身上就冷,只有闷了头狠着力气在七里沟抬石头。”、“高音喇叭里的秦腔听惯了,你有时候会觉得烦,但是一旦听不到了,心里却是空空的,耳朵里和口里都觉得寡。”其中,“受活”在当地民间是舒服、自在的意思,“寡”是少、无味的意思。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古诗词看似很“土”,但是在作者的灵活应用下重新赋予这些语言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品语言使用的古雅和文明,增强文章的生命力。

充满生活气息的北京话。老舍出生于古老的北平城,自小生活在充斥着“人间烟火”的世界。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着北京的风土人情。《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充分彰显了北京的生活气息。文章从腊八写到除夕,介绍年前繁忙热闹的景象,重点是腊八、过小年和除夕。文章一开头主要介绍腊八,写得详尽细致、有声有色。如腊八粥里放了些什么原料,腊八蒜的颜色和味道。接着,写年前的北京,街市的变化:“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

2.平民化视角,彰显浓厚的地方风情

贾平凹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生活在西安地区,关中文化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作品《秦腔》中就使用了很多具有关中色彩的语言,这些语言的使用看似简单朴实,但在实际上却又是准确生动的。第一,在语言中体现的建筑文化色彩。梅花在划火柴,在找煤油灯的时候喊“翠翠,把厦屋窝子里的煤油灯拿来”,这句话所提到的“厦屋”是关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体现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第二,语言的农业文化色彩。贾平凹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作品也都是描绘自己所熟悉的农村生活,因而在作品语言中也体现了强烈的农业文化特点,比如“窑场上的三蜇端了碗在碌碡上吃面,一边吃一边你说……”这里面提到的碌碡是一种由石头制作而成的农具,形状是圆柱形,能够用来碾压食物。关中地区以农业发展为主,在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生产,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仍是人工劳作,碌碡这种农具得到了发展。第三,语言的饮食文化特点。比如在作品中“夏雨是第二天露明就去西街白家报喜的,白雪娘立即烙了一张两个手指厚的锅盔……”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是油泼辣子的一道菜,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从文章中的饮食选择上看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关中风情。

老舍的“平民化”视角还体现在他能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出人物的辛酸与血泪。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曾经单纯、善良,梦想着能靠一己之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拉车,然而时运不济,社会动荡,曾经要强、拥有梦想的祥子堕落成自私、不幸的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此类作品还有很多,如《月牙儿》《二马》《我这一辈子》等,老舍借书中人物的不幸遭遇让我们窥探到清朝末年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

老舍结合了北京的方言、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组成了一个“京味”十足的世界。小说《骆驼祥子》中,其语言特色体现得最为明显。北京方言儿化语“没错儿”“一个子儿”“兜儿”,北京方言中的四字语“秃尾巴鹰”“海里摸锅”,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搁下”等,都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彻程度。

在《北京的春节》这篇散文中,首先出场的便是儿童,因为孩童最能彰显节日的欢乐气氛,所以作者最先关注到的便是这些充满童趣的孩子。正月来临之前,大人们忙着祭灶王、扫房、做年菜,到了除夕,大人们要迎财神,元宵节还要放花灯……文中,老舍并没有大篇幅地描写过节时大街上的热闹场景,而是寥寥几笔带过,他将视线聚焦于每一个群体,孩子、大人、铺中的伙计……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体现了以“人”为中心,让我们感受到旧时代北京人的春节风俗。

三、修辞的准确应用,使语言诙谐动情,妙趣横生

《秦腔》中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包含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为人们展现了当地农村生活,在语言表达上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体现了方言化的语言特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语言风格。第一,乡土化的比喻修辞。在《秦腔》中有这样的表述“柳条原本是直直地垂着,一时间就摆来摆去,乱的像泼妇甩了头发”、“眼泪就像粪蛋儿,一颗一颗的掉下来。”在小说中应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一般会将人们所熟悉的东西作为喻体,给人们带来生动形象的感受。喻体主要是农民身边熟悉的事物或者行为,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小说本身体现了朴素的乡土美,给人带来了别样化的感受。第二,乡土化的比拟修辞。比如在“胡琴声中,风雨在院子里旋,院墙外的榆树、杨树都斜着向院里靠。”这样的描述给杨树、榆树赋予了人的动作,使得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表达的动态色彩。第三,乡土化的象征修辞。象征表达手法是《秦腔》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象征手法的应用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表现出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发展在机遇和挑战下的彷徨心态,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內涵。

老舍作品当中,语言的幽默特征也是非常明显,他巧妙地运用在悲剧上的幽默色彩,使得文学作品风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老舍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的笔调。《骆驼祥子》中写道:“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面对虎妞怀有身孕,祥子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想逃避,或许他这样的想法更让读者觉得可笑。除此之外,《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的行为更是让读者啼笑皆非。他天真地以为凭借“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关上大门,再用装上石头的破缸顶上”定能躲避祸事,求得安宁。老舍这种做法的描写无疑是一种讽刺。

在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当中幽默诙谐一直都是一个主要的特色,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幽默艺术家”,作为一名幽默的作家,老舍在展开写作时一定会合理地掌握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当中显示出俏皮、精辟的特点。在《四世同堂》中,老舍这样写到“冠先生已经五十多岁,和祁天佑的年纪仿上仿下,可是看起来还像三十多岁的人,而且比三十多岁的人还漂亮。冠先生每天必定刮脸,十天准理一次发,白头发有一根拔一根……匀称的五官四肢,加上美妙的身段,和最时样款式的服装,他颇像一个华丽光滑的玻璃珠儿。”在这个段落当中老舍便通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了冠先生极为光鲜亮丽的外表,并且以此来映射冠先生只是外表华丽、表面讲究,但是却缺乏实质。并且,老舍还在小说中这样描写冠先生“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在老舍的笔下,万物都可以做成比喻的对象,并且也可以运用老舍巧妙的语言处理艺术将这样的比喻变得恰到好处、妥帖自然,在幽默当中反映出现实,不动声色、妙趣横生。

四、音乐性语言的应用使文学作品具有各自美感

贾平凹对叠字和拟声叠字的巧妙使用。叠字在《秦腔》中的应用有效增强了小说表达的音律美,让小说句式整齐、连续,给人带来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在《秦腔》中,贾平凹在多处使用叠字,增强了语言表达的音乐性。在《秦腔》中使用的叠词的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比如“我伸出手去摸了一下投的脚,脚腻腻的,柔得像婴儿的屁股”;另外一种是应用叠词来模拟声音,是拟声词的重叠,比如“夏风点了纸媒,夏天智呼噜呼噜吸了一阵水烟”。在小说中,通过叠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表达效果,让文章的表达具备了音韵美。拟声词的叠加使用则是增强了文章对节奏美,给人一种别样化的阅读感受。《秦腔》当中都与戏剧秦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引用了大量的秦腔戏文,比如“耳听得樵楼上二更四点,小舟内难坏我胡女凤莲,哭了声老爹第儿难得见”,这是儿媳白雪为了追悼夏天智演唱的,通过叙述白雪演唱更加增添了难过的氛围,表现出了白雪的人生犹如秦腔选段里面演唱的一样凄凉。

若果说贾平凹喜欢用叠词、拟声叠词的话,老舍则长于用动词和形容词,给文章注入音乐性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如诗如画。动词如跳动的音符能增加其节奏感,形容词如华美的外衣能增强其表现力。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在《济南的冬天》中有一段对济南冬天的描写,其修辞格的使用让济南冬天的美与前文相呼应,可爱之下不失本真,温情之下不失娇羞。如动词“顶”着一髻儿白花,如果是年轻的少女,必然是使用动词“戴”,“戴”才能够还原年轻少女着装的得体,突出其青春期对自身容貌和装扮的重视程度,“顶”字明显不适合,所以最适合“顶”字的必然是小女孩,顶着一髻儿白花到处乱跑,这样一个字的运用再适合不过,与前文老舍对济南的冬天的形容“可爱”前后呼应,思维逻辑清晰得当,文章处理准确到位。

总之,老舍和贾平凹以不同地域的方言俚语、以各有特点的修辞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笔调,以共有的平民视角,将社会、文化、民众融合在一起,给我们展示出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画卷,向大众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时代画卷。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