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张潇伊 钱倩云 高职院校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及对策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11-08 09:40:0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张潇伊 钱倩云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

 要:2021年2月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相对于物质脱贫,精神贫困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与社会中,且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尤为突出。尝试从心理焦虑现象严重、享乐主义盛行、自私与嫉妒心理严重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表现,并针对这些心理表现提出解决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精神贫困心理焦虑解决对策

 

2014年10月的全国扶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使命”。2015年,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由此可见,只有先解决人民的精神贫困,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而目前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仍然存在较多的精神贫困问题,如缺乏理想信念、情绪容易焦虑、享乐主义严重等。深入探究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并寻求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帮助学生真正“脱贫”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1.“精神贫困”的概念

学术界主要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研究“精神贫困”的内涵,但目前为止,学者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

杭承政等人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将精神贫困定义为人口缺乏志向、信念消极和行为决策不理性,从而影响其脱贫的行为现象[1]。余德华从社会道德层面出发,认为精神贫困是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现实生活需求满足的状态[2]。李强也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精神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群体或个人中,因种种因素在思想上、信念上等落后于社会主流精神文化的一种精神状态[3]。李凤兰和李飞从心理学视角对精神贫困进行界定,认为其是指贫困群体在认知、情感、动机等多个方面表现出的消极心理特征[4]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将“精神贫困”界定为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信念和行为上存在的消极现象。

2.学生精神贫困表现的研究现状

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在其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中指出,处于成年早期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心理矛盾,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5];李国建和何少群认为一开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体现出自尊心和自卑感的矛盾,随着高校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贫困学生又出现了“等、靠、要”的思想,及独立依赖的精神矛盾[6];邵方认为当前大学生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无谓的消磨时间与青春、封闭排他现象扩散、无边享乐思想悄然盛行和冲破法律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四个方面[7]

结合上述学者个观点,本文将高职院校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概括为心理焦虑现象严重、享乐主义盛行、自私与嫉妒心理严重

二、高校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表现

1.心理焦虑现象严重

人际焦虑大学即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里学会如何与人融洽相处也是一门必修课。通过观察发现,一部分学生在与人相处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困难。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素质不高,与人交往时存在过分苛求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直接导致双方关系不融洽甚至产生矛盾冲突,引起心理焦虑;另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难以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一步,逐渐与他人远离,性格越发孤僻,产生心理焦虑。

学业焦虑学习压力大是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往往存在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阶段。首先,学习和考试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和学习自觉性欠缺导致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学习焦虑甚至是学习抵触情绪;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大环境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习难度不断增大,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一般,多次考核达不到目标后,直接导致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进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最后,目前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社团、学生会等各种大型活动会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长时间下来,学习方面会更加力不从心,导致学业焦虑的产生。

就业焦虑著名国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胡鞍刚教授把中国正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社会激烈的竞争,用人单位的生源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家庭的期望与催促等,都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就业压力;同时因为就业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会采取逃避的应对方式,长久下来,必定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只会关心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率,往往忽视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应对这段从校园到社会特殊的过渡时期的心理指导,容易产生就业无助感,导致产生就业焦虑,甚至产生就业恐慌。

2.享乐主义盛行

大学内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追剧,整天浑浑噩噩,拒绝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拒绝拓宽自己的交友圈,不经意中挥霍了自己大好的青春,同时又抱怨大学生活枯燥乏味,毫无乐趣。更有甚者,上课期间沉迷手机,无心学习,或者直接逃课,在宿舍睡觉或打游戏,这类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另外,学生中普遍存在物质享乐主义现象,攀比之心严重,虚荣心作祟,不断购买名牌服饰包装自己,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长久以来学生的物质与精神世界都被腐蚀。

3.自私与嫉妒心理严重

营销学上,人们所追求的是“利他前提下的利己主义”,而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发展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思想上完全脱离“利他主义”。一直以来,我们培养学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但受包装后的所谓“人权”“自由”等观念的影响,个人主义观在大学生群体之间逐渐盛行,甚至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易出现自私、冷漠、甚至麻木不仁等非积极心理状态。

三、解决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

1.加强家庭的基础性教育

面对如何让学生精神脱贫的问题,首先,父母要发挥好榜样表率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自己父母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等。因此,作为学生的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家人和睦相处,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放松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另一方面,父母也要给孩子设定严格的家规,不能过分纵容孩子,当他出现不良行为或心理现象的时候,应及时批评和指导,给予他严格而合理的家庭教育。

2.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元素真正融入到每一门课的课堂当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脱离精神贫困的现状;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固定时间或不定时摸底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举办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呼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另外要完善校园心理咨询团队,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定期给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让精神贫困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和针对性的指导。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而真正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意识和主体能动性。也就是说,大学生精神脱贫的内在措施其实就是要学会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应该着重激发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精神脱贫。教育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与调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解决自身精神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杭承政胡鞍钢.“精神贫困”现象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来自行为科学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4):97-103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20

[3]李强.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60-61

[4]李凤兰李飞.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J].江西社会科学2018(8)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52-54

[6]李国建何少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探究[J].教育探索2012(9):114-116

[7]陈旭雯.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以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