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白雪岩 王芙蓉 浅析认知理论在基层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4-27 09:43:3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白雪岩 王芙蓉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410073

科学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探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基层政治工作的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认知理论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所谓认知,就是指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也是思想得以形成和定型的基础。如何利用认知形成和改变的规律,引导官兵思想与行为,成为影响基层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深入剖析三个典型认知理论在基层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探索将心理学原理化为开展政治工作利器的主要思路,以提升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应用认知平衡理论优化基层管理模式

在社会环境生活的人,是同自身以外的各种客体紧密相连的,并且人们总是倾向于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秩序、有联系、符合逻辑的认知状态,即平衡状态。个人总是努力达到认知上的连贯与和谐,一旦人的认知与行为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

 

 

1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图1),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与P、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代表正性关系,两者互为正面评价,或者一方(P或O)对某一客体(X)表示接纳,其他情况皆为“-”。在这个模型中,如果一边关系是“-”(图2-图4)或者三边关系都是“-”(图5),整个认知系统就处于不平衡状态,认知就会失衡。如果一边关系为“+”或三边关系都为“+”时,则系统为平衡态。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比较稳定,认知状态不会轻易改变。不平衡状态通常会导致人心理紧张,只有认知态度发生改变,系统重新到达平衡时,这种紧张感才会得到缓解。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新兵             主官                         士兵              新任主官

 

2                                          3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士兵                主官                   士兵                  主官

 

4                                             5

 

在事物的发展运作中,环境接受新事物由排斥力到吸引力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认知系统的稳定都是短暂的,随着新的外界因素的介入,平衡状态容易被打破。通过了解认知平衡的规律,可以更有效地缓和上下级矛盾,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种不平衡关系(如图2),以基层管理模式为例,某连队一直采用固有的管理模式,新兵下连队时受连队主官个人魅力的影响,对主官表示好感。连队主官习惯于固有的管理模式,但是新兵厌恶固有的管理模式。为促进认知系统的平衡,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与新兵的交流。连队主官可以在业余时间多与新兵交流,了解新兵厌恶管理模式的原因及新兵的喜好,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比如,在管理过程中,将新兵的个人需求作为重要参考维度,增加管理模式的人性化。第二,提高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从而使新兵逐步接受管理模式,促进管理理想状态的形成。第三,营造公正平等的管理氛围。确立管理规则和制度要集思广益,任人唯贤,充分吸收集体智慧,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规则和制度的贯彻落实要透明公开,一视同仁,公差勤务,福利保障等要持续性接受大众监督,杜绝朝令夕改现象。

第二种不平衡关系(如图3),以管理模式中新任连队主官为例,在某连队中,新主官上任,士兵认可新任主官又习惯于现有的管理模式,但是新任主官因个性风格不认可现有的管理模式。为缓和该连队中管理模式的矛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调整对管理模式的情绪感受。在这一关系中,新任主官最需要的就是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作为一名新任主官,首要职责就是管理教育士兵,他所关注的是怎样把士兵教好而不是个人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新任主官坚持不断调整自己对管理模式的态度,就会随着士兵的进步体会到管理的成就感,慢慢地对管理模式的态度也会改变。第二,积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客观评价现有模式的优缺点,避重就轻,重点关注其优点,将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同时可以根据连队的实际情况,以开放、包容、发展的眼光,缓解存在的矛盾。第三,优化现有管理模式。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结合自身所学,因地制宜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基层管理中,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将现有的管理模式朝着更人性化、和谐化的方向做出变革。

第三种不平衡关系(如图4),在某连队中,连队主官与士兵因某些客观因素(三者组成的系统之外的因素,比如:领导下达的指示等)产生矛盾,但都认可并习惯于现有的管理模式。为了达到平衡,连队主官作为维持系统平衡的突破口,要主动换位思考,规避人际冲突,采用适当方法去赢得士兵的认可,调整士兵对自己的态度。第一,主动解决官兵矛盾。连队主官与士兵都应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化解矛盾,共同进步。第二,积极树立领导权威。连队主官应深入钻研,精益求精,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如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心理学素养等等,并不断优化管理理念和方法,以促进官兵矛盾的化解。

最后一种不平衡关系(如图5),也是所有不平衡关系中最棘手的一种。在某连队中,连队主官与士兵互不认可,且均厌恶当前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情形下,首先,连队主官可以综合应用上述三种不平衡关系中的对策,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优化和平衡;其次,连队主官需要用心付出,保持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精力,努力促使三者的最佳平衡,即要综合应用前面三种不平衡关系中的调整策略。这既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也是一个锤炼管理能力的绝佳时机。

二、应用认知说服理论促进态度形成与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劝说,以促使其形成正确态度,引导其转变态度的过程。认知说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霍夫兰德(C.Hovland,1959)在1959年提出,他认为说服过程即信息传递过程,既受说服者可靠性和专业性的影响,又受信息本身的影响,还受信息沟通的艺术和方式、方法的影响,还受被说服者原有态度和各种人格特征的影响,也受当时环境状况的制约。认知说服理论模型表明,信息源(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方式、目标对象和说服情境共同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五个基本要素,说服效果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应用认知说服理论促进官兵态度形成与改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基层主官(说服者)要提升自身权威性。基层主官需要提高自身魅力,增强自身(信息源)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一方面,需要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加自身的权威性,努力成为专业领域(如军事技能)的权威人物,以激发说服对象的肯定、认可和敬佩之心;另一方面,要适当隐蔽教育意图,避免说服对象主观推断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潜移默化地达到转变态度的目的。第二,基层主官要把握官兵(说服对象)心理思想特点。官兵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基层主官要把握官兵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根据其原有的态度强度和心理特征进行因势利导。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基层主官需要根据个体所属的群体类型(干部、士官、大学生士兵、单亲家庭士兵、大城市兵等)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思考,针对其惯有的认知模式,最大程度降低其心理阻抗,增强说服效果。第三,基层主官要灵活选择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信息传播途径)。在广泛了解官兵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同时注意说服的频率、说服的态度、已有态度与目标态度的差距、恐惧感的激发等方面。例如,说服者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和说服信息所唤起的恐惧感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促使被说服者态度转变,超出此限度,反而使得态度受制于客观阻抗而不易改变,因此,把握好度非常重要。第四,基层主官要大力优化文化氛围。信息传递过程都是以完整的说服情境为背景,说服情境中正在发生的方方面面也会影响受众的态度改变。基层主官要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积极铺设思想教育的文化氛围,激发官兵积极的情感,减少心理抵抗,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在进行教育的同时,注重集体风气建设以及对官兵的人文关怀,利用情感因素加快其态度转变。

三、应用认知失调理论激发官兵训练积极性

认知失调理论由列昂·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认知失调指认知的不和谐状态,如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认知失调理论假定,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人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该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减少这种不协调,努力寻找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研究表明,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认知失调理论对基层管理有重大意义。当要求基层官兵从事的活动与他们的态度发生冲突时,如果官兵感知到这种不协调来自于外部并且无法抗拒,必须服从,他们维系原有认知系统的阻抗会降低,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如果从事该任务的回报十分可观,官兵从事该任务的动机就会增强,对环境要求的阻抗也会降低。

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激发官兵训练的积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变不协调的认知。例如,在连队的一日生活制度中,体能训练往往是困扰官兵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认知系统中,最主要的矛盾即为认知1(积极训练可以受到奖励)和认知2(训练会很累)之间的矛盾。改变不协调的认知,将后者改为“训练虽然很累,但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磨练意志品质”可以促使达到认知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事实是认知因素形成的基础,也是态度改变的基础,将改变的认知部分尽可能基于客观事实,将有助于协调认知系统。避免过于强势,将态度改变的决定权交给官兵。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以平稳的语气进行说服,有利于官兵内心接受新的认知,主动在新矛盾与旧矛盾之间做出抉择。第二,增强支持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在原有的认知系统中,促进当前行为进而有利于认知协调的认知可定义为支持认知,如“积极训练可以受到奖励”,可以增加支持认知的权重,以减少失调。具体来说,连队主官应对官兵的个人喜好以及情感需求等方面加以了解,重点突出工作对象看重的奖励内容,如对于个人成长需求突出的官兵可以加大进修、评功评奖等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支持认知的权重。第三,增加新的支持认知元素。在原有的认知系统之外,增加没有被官兵意识到的认知元素,如“身边和自己关系近的同志热爱训练”、“大家都争当训练标兵”等。当新的支持认知元素引进时可改变原有认知冲突的比重,分散认知资源,进而促进官兵态度的转变。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如果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认知有多种,不协调程度也随之增高。连队主官对官兵的教育引导过程中尽可能列举与士兵原有认知冲突的内容,拓展新的认知视角,并突出其重要性。第四,改变相关行为。当态度与行为缺乏一致时,通过改变行为获得积极的效果,从而促使态度的转变。例如,对于由认知冲突导致不服管教、不服从训练安排的官兵,连队主官可下达上级命令等强制性措施并加以暗示,促使其行为改变,持续一段时间的加训使得官兵感受到训练带来的收益,先前的认知冲突便会自动化解。由于“加紧训练”这一行为的改变不是发自内心,官兵原始态度会受到一定冲击,同时施训者要注意给予正向反馈并加以引导。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