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沈佳丽 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德清样本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4-29 08:43:3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沈佳丽
(中共德清县委党校  浙江德清  313200)
摘 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数字化改革的意义和部署,从数字赋能的角度,以农村生产、生活和治理方面的数字变革为重点研究内容。同时选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德清县作为研究对象,从以“数字促生产”、以“数字优生活”、以“数字助治理”三个维度,对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德清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当前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困难,提出对策:明确数字赋能思路,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完善数据采集与安全保障、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农业动力和人居环境质量变革、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实现农村经营“链上增值”、加大关键要素支持,形成数字乡村拳头产品。
关键词:数字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浙江省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农业农村取得全面发展,特别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赋予乡村振兴新的动能。2020年,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作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大部署,并提出十个方面的先行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就在其中。2021年2月,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召开,要求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2021年7月,《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强调要提升乡村数字引领力。有鉴于此,以数字引领驱动农业农村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奋进“第二个百年”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总结先行先试地区的做法和经验,为其他地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德清县自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起,持之以恒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美家园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走出了一条具有德清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近两年,德清县以数字推动农业农村变革,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其实践对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参考价值。因此,本课题聚焦德清县以数字变革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探究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这不仅有助于德清县进一步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县域样本,也可以为湖州市乃至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二、相关理论基础
1.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通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尽管如此,现代化仍是21世纪以来18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的主线,并以“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表达最为突出。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始,“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被关注并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孙贺、傅孝天[1]以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指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力旨向和农村现代化的生产关系旨向,并提出当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对农村的生产关系提出新要求,因此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彭秋归[2]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为前提,通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从而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姜长云、姜惠宸[3]提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个层次的目标任务,包括总体目标、底线要求和主要任务,其中主要任务涉及空间布局、农业质量效益、乡村产业体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居民共同富裕、人才振兴、农村改革等八个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4]提出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包括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上述实践与研究,可以发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是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简单加总,而是乡村生产、生活、治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农业农村现代化所要达到的不单是农业与农村的协同发展,还追求城乡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城乡关系迈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主要关注数字化推动农村生产、生活及治理方面的现代化。
2.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蒋和平、杨东群[5]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现代农业增长动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发展不平衡阻碍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受制约、持续增收能力受限等突出问题。郭冠清[6]考察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并分析“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三方面挑战:分散的农户无法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导致的竞争力差、农产品结构性调整效果不明显。彭超、刘合光[7]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市场意识落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经济效应不强、农业基础竞争力乏力、新型经营主体软硬配套滞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劳动力流失并存、农产品相对过剩和短缺交替出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距等十大问题。由此可见,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间收入差距较大、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大等方面。
3.数字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农业的发展和应用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刘海启[8]认为数字农业的重点任务是实现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农村权属、农业管理的数字化。葛佳琨、刘淑霞[9]认为数字农业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性的特点,离不开3S技术、信息获取和监测技术、农业生产过程的模型技术、虚拟农业技术、专家决策系统等。夏显力、陈哲等人[10]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并提出要利用“数字乡村”战略激发农业发展潜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要素市场,优化政策评估机制。王小兵[11]认为要加快构建统一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农业数字转型和乡村数字治理。在地方实践方面,胡豹、顾益康[12]以余杭区数字乡村建设为例,提出数字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的主引擎,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要加快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人、财、物的投入。刘俊祥、曾森[13]认为乡村数字治理是中国智能治理的重要实践形式,对浙江、湖北、贵州三省的乡村数字治理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浙江是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示范样板,湖北探索出中部发展模式,贵州正在形成具有西部落后地区特色的“贵州经验”。
三、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德清探索与实践
德清县以首批部省攻坚乡村振兴示范县先行创建县和浙江省唯一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产业、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数字乡村一张图”等先行优势,丰富农村数字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数字转型。2019-2020年实现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全国“两连冠”;2020年,德清县成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1.以“数字促生产”,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2018年,德清县制定《德清县智能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开始系统探索让农业从靠人力、靠经验向靠数字、靠技术的转变之路。德清县首先以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抓牢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农业“总枢纽”——“一中心四平台”,即通过深度挖掘内部数据和对接部门数据,组建农业大数据中心,同时完善提升农业应急指挥、综合服务、决策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大平台,实现农业紧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一站式的为农服务、精准有效的生产管理和农产品的全程可溯。在销售阶段,依托数字农业云平台,聚焦农业产业链建设,动态跟踪全县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建立从“从农田到餐桌”追溯体系。在平台建设的同时,德清县通过科技应用,组建数字应用“大联盟”,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开展智能管理建设,并在全国率先开展水产养殖智能管理应用,通过传感器对环境检测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德清县注重发挥“物联网”“互联网”优势,一方面,以“物联网”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该县的“新田农业”通过建立4万多平方米的连栋大棚物联网控制系统,在疫情期间,产能得到迅速恢复;另一方面,打造农村产业电商产业园,推动青虾、黑鱼等德清知名农产品产业链,盒马鲜生示范基地和供货基地的建设。借助县域农产品一体化数字配送平台,可以使农产品6小时内全县域直达。与此同时,德清县注重对数字农业经营主体的引育和扶持。例如,引进的水木蔬菜工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种植要素进行精准控制,使得蔬菜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做到不间断供应,并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从生产、采收、分拣包装全程可视化管理和生产过程到运输过程的全方位监控的数字化管理。德清县还每年安排50万元实施美丽农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发挥领军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县农业主体“数字”素养提升。
2.以“数字优生活”,呈现人居环境高品质
德清县在数字优化农村生活方面就目前而言主要集中在提高公共服务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在数字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德清县着重用数字赋能“最多跑一次”,着重打通一站式公共服务通道。德清县在“我德清”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平台上,推出服务市民的60余项便民服务。“我德清”也为农村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窗口”。德清县的乡镇、街道专门组建掌上办代办员和志愿者,建立村级代办点,布设政务服务一体机,推出挂号就诊、社会保险、助残养老等民生服务“就近跑一次”,从而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级延伸。同时,村民可享受、健康服务、12349养老服务等数字生活新服务。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德清县以数字技术深化“千万工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借助数字实现质量变革。通过“德清•居”这一全省首个农村环境卫生全域整治智能监管系统,采用无人机定期巡航全县域遥感、手机端随时随地拍摄、电脑端逐村逐点大数据核查等手段,实现智慧化人居环境管控。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德清县依托“城市大脑”智慧平台,给每家每户发放带有芯片的垃圾桶和带二维码的垃圾袋,从而使农村生活垃圾投放准确度和收集量,进而实现垃圾分类“线下行为”能够“线上管控”。同时,德清县依托全国县域唯一的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将农村公路纳入5G铺设、开放道路测试范围,启动乡村智慧路灯、智慧公交站台等设施建设,切实确保农村在“新基建”发展新浪潮中不掉队。并结合历年来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布设的污水监测、垃圾收集等各种感知设备数据,实现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切实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的监管效率和应急效率。
3.以“数字助治理”,构建乡村智治新格局
德清县在数字助力乡村治理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率先开展了全域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智治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其中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德清应用、产业链精准合作应用三项入选省“观星台”应用。首先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德清县制定出台《德清县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德清县数字乡村一张图提档扩面推进方案》,依托省市公共数据平台和城市大脑,打造一个统一的数据底座,构建“一图一端一中心”[1]应用体系,并发布国内首个数字乡村建设与治理指导性地方标准规范,《“数字乡村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建设规范》和《乡村数字化治理指南》。其次,德清县以建设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德清试点为契机,在全国率先打造一张融合空间数据和公共数据,覆盖全县域的三维倾斜摄影矢量地图和一整套数据管理应用工具,为数字乡村提供统一的数字化全景图。并打造实体建设和数字建设“孪生”乡村,通过数字化乡村模型,实现基础设施的可视化管理和维护、人与人交互信息的有效留存和可再现。同时德清县注重强化数据的归集共享,梳理乡村治理业务及流程,制定数据归集目录,有效归集空间规划、地理信息、自然环境等基础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地名地址等专题数据库,并开始探索乡村数据开放应用。最后通过构建闭环式民生治理链条,打通应用系统构建村情民意、遥感监测等问题事件工单流转处置机制,并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形成“巡察—发现—化解—评价—巩固”的闭环链条,实现乡村治理场景化,。在数据收集基础上,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功能,形成问题建议“收集—交办—办理—反馈”闭环处理机制,努力打造线上群众路线新载体。德清县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量化呈现,在数字乡村一张图上实时动态呈现乡村运行状况,使涉及生产、生活、生态等要素能够可视化呈现,从而更好地满足乡村治理需求。
四、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1.当前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困难
数字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基于当前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面临一定的困难和短板。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仍须完善。与城市相比,农村在高速无线网络、移动物联网、智能设备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不仅城乡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不同地区间,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村之间也存在着差距,这就导致统筹部署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困难。
数据采集与安全性仍待规范。数据采集的安全与隐私等问题是当前数字化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关系到数字化在农业农村中的运用和推广。农业生产的数据相对容易采集,但涉及农业服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的数据比较分散,采集难、质量较低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也为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带来很大困难。
数字化应用场景仍有更大空间。当前数字化在农业农村发展中主要用于当前的数字推动农业现代化更多地是运用无人机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生产、交易、服务等环节的数据与信息尚未做到有效的互融互通。从功能上来看,更多地体现在“看”上,实际交互性“用”的功能偏少,导致在辅助决策分析上功能较弱。
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仍待提升。数字技术对使用者在文化水平、使用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受农村环境和自身文化水平等内外部因素影响,部分村管理者、村民对数字化等新事物在主观上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仍然偏低,有一些农村居民有意愿但由于缺少专业化指导,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
关键要素支持仍须更大力度。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政策、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的支撑,并且对数据的需求显得尤为突出。大数据、智能化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方面的运用总体来说处在自上而下的各地试点探索阶段,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财政投入力度还不够,各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和理顺[14],并且在服务层级上需加快拓展县、镇一级的统筹管理,各模块配套机制、闭环流程需加快完善。此外,在人才方面,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需要有懂数字技术的专家,同样需要有数字化思维的基层干部去推动和落实相关部署,包括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农业经营主体。但就目前来说,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队伍尚有较大缺口。同时,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后期维护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加上感知等设备的投运成本较高,长期仅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  
2.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结合德清样本和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困难与短板,本文认为应该着重把握“数字赋能”的重要途径和重点环节。
明确数字赋能思路,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盲目随大流,更不能把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种宣传噱头,而是要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把数字技术、数字手段和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实际结合起来,树立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正确思维,明确数字赋能思路,厘清当需要尽快完善的是哪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鉴于部分数字技术等相关设备的成本较高,应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量力投资,尽可能轻量化投资。比如,德清县的双溪、舍东等村,使用的是二维高清地图,上线了基础功能;三林、东衡等经济条件好的村,使用了三维倾斜摄影地图,新增部分物联感知设备,涉及危房监测、园区消防监测等。
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完善数据采集与安全保障。从整体来看,在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在制度供给侧方面加强研究,努力优化体制机制,以更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技术红利最大化的释放。在数字采集方面,鉴于农村有关数据较为分散,在数据采集前要科学制定数据归集目录,有效归集涉及气象、道路、地形等各类数据。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对大数据等新事物认识不够全面,采集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有关数据更加要有规范的制度与流程,并且必须要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控预警、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保障数据安全,特别是要重视政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性,采用专业评测方式,强化通村政务网络安全保障。对管理员要实行身份实名认证,应用权限分级管理,对敏感数据脱敏处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德清县专门制定《德清县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修订)》和《德清县公共视频资源管理办法》等,使数据归集和管理安全合规。
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农业动力和人居环境质量变革。在促进农业生产、优化农村生活、助力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要深化三维地图、遥感监测、高精定位等技术的应用,丰富农业农村数字应用场景,从而动态掌握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态势,重点以数字三农平台建设为核心,进一步融合数字农业和乡村治理,为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强大动力。例如,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全程质量监控,为农业提供精准化生产和可视化管理[15],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不断实现农业在生产、服务和监管上取得新突破。同时要对德清等先行先试地区要加强指导,总结提炼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德清县为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从能“看”到“实用”,建立了各种全流程闭环管理配套机制,确保技术应用落地。通过基层遥感监测,再造了垃圾巡查、河道清理等9大应用场景流程图,使发现、分发、处置、评价流程变的更为精准有效。此外,要鼓励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研发,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实现农村经营“链上增值”。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既要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同时要通过引导、培养等方式调动其参与运用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性。各地应该要紧抓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契机,培育数字技术农业人才,提高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例如,德清县通过引育数字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美丽农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等方式,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德清县的夏东村以电商创业为主,在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交通物流便利的基础上,常态化组织开展电商沙龙、创业门诊、导师帮扶等各类服务,帮助村民共同提升互联网、大数据等素养。在村民数字素养不断提升的同时,各地应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不断延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农村经营的理念,进而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产业融合,使农村产业实现“链上增值”。
加大关键要素支持,形成数字乡村拳头产品。在政策支持方面,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加大对数字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扶持力度,优化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环境[16]。资金方面,在保障数字乡村建设财政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的领域。随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会催生涉及乡村空间地貌、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关系等大量连续性原始数据[17]。整合提纯、分析应用这些数据资源,能为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数字化服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因此,要依托平台建设,整合数据资源,上级部门要在数据开放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化方面给予基层深入的指导,真正打通农村信息获取“最后一公里”。同时,选派干部“下派”到基层开展实地指导,并支持基层干部“上挂”学习,建立数字化项目应用专家库,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多人才智力支撑。在加大政策、资金、数据、人才等要素保障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特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乡村拳头产品。
五、结语
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期,以数字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数字促农业生产,以数字优农村生活,以数字助力乡村治理是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但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一个新颖的主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其背后附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德清县等一些地区的实践,抓住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探索出一条以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路,生动描绘出美丽、高效、富裕的未来乡村新蓝图。在新征程上,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体制机制新变革,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注释:
[1]一图一端一中心.数字乡村一张图、浙里办浙政钉为核心的移动应用端、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构建统一的乡村数字治理指挥体系
参考文献:
[1]孙贺、傅孝天.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求是学刊,2021.48(01):81-89
[2]彭秋归.何谓“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乡村发现,2021(02):67-69
[3]姜长云、姜惠宸.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的三个层次[J].东岳论丛,2021.42(07):130-140+192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叶兴庆、程郁.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J].改革,2021(09):1-15
[5]蒋和平、杨东群.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与未来发展思路和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5):711-720
[6]郭冠清.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20(10):50-52
[7]彭超、刘合光.“十四五”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形势、问题与对策[J].改革,2020(02):20-29
[8]刘海启.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1-6
[9]葛佳琨、刘淑霞.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东北农业科学,2017.42(03):58-62
[10]夏显力、陈哲、张慧利、赵敏娟.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2-15
[11]王小兵.用信息技术突破农业农村现代化瓶颈[J].中国合作经济,2020(03):12-13
[12]胡豹、顾益康.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的主引擎——余杭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启示[J].浙江经济,2019(24):40-41
[13]刘俊祥、曾森.中国乡村数字治理的智理属性、顶层设计与探索实践[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01):64-71
[14][16]秦秋霞、郭红东、曾亿武.乡村振兴中的数字赋能及实现途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22-33
[15]王铮、唐小飞.数字县域建设支撑乡村振兴:逻辑推演和逻辑框架[J].预测,2020.39(04):90-96
[17]陈川、刘渊.数字乡村建设展现广阔前景[N].人民日报,2021-10-22(009)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