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张琦迪 文化惠民视阈下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研究——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4-29 08:49:38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张琦迪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党校  浙江杭州  31140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文化惠民工程的落实是当前文化小康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如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又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逐渐的增强,享有更优质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这使得文化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富阳区集聚山水人文之精华,拥有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在高水平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过程中,进一步思考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变化和期待向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双丰收是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星城范例的必然要求。

一、文献综述

从课题组关于文献梳理的情况来看,学界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已有许多研究。总的来说,近年来研究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大多都聚焦于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不多。张启春、山雪艳(2018)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提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主要特点。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公平性、基础性、便利性和意识形态性等6个特性。宋相儒、张晓炜、王玉梅(2021)等人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出公共文化领域的一般性规则,并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发展动态演化、保障发展动态演化、活动产出发展动态演化和公众参与发展动态演化四个维度进行了机理演化探究,分析其运营体制,丰富了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基于实践探索的研究综述可大致分为三类:行政手段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提升研究:李少惠、王婷(2021)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例,基于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验证了示范区创建这一行政手段对于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的积极意义,并认为服务效能应当由“运动式治理”的短效性转向“制度性保障”的长效性。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研究:陈显中(2021)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建设研究:熊海峰(2021)以系统思维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快建设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综观以上,近年来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关的研究成果逐步涌现,为推进相关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亦为政府及公共文化管理机构提供了经验借鉴。总体来看,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的理论性研究较为薄弱,为相关实践提供的有效指导性较弱;宏观统筹性研究较多,基于区域特征的个案分析较少;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难以为地方政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系统性决策支持。因此,如何挖掘目前浙江省县域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同时立足于群众需求,优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本研究的动因。

二、富阳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F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不断努力中愈发完善,全区三级文化设施建设基本构成,文化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大幅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的惠民工程。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2019年度)》中,富阳位列全省第18,在杭州地区13个区县市中与拱墅区并列第7名,但与余杭、西湖、桐庐等兄弟区县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星城范例的过程中如何把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作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做,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的根本目标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的重要课题之一。

1.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政策资金保障仍有待加强

一方面是在财政投入方面。2019年为例,我区公共文化文物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1.81%,位列全身第43位,距全省平局值2.01%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实际支出710万元,其中都区本级之处仅有70万元,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上级拨款,在总数和本级支出的量级上对支撑为人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都存在较大缺口。另一方面是在考核体系中文化工作占比较低。我区在区一级对乡镇街道文化工作考核中的分值为1分,只占全省平均值的50%。在今年出台的全区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中没有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类考核指标。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发挥有限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富阳区现有图书馆面积为3500㎡,离国家一级馆馆舍面积须达到6500㎡的要求相距甚远,在全省排名第70名(含城市书房面积),位列杭州市13个区县市的最后一名。区内无现代化大型剧院,唯一的富阳区影剧院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受场地、设备限制,无法满足当下大型演出剧目的需要。24个乡镇(街道)中有17个乡镇(街道)无独立的综合文化站,其应有的功能多依附于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甚至村委大楼等来实现。四是村文化礼堂“低标准全覆盖”,276个文化礼堂中有51个是利用老旧村委楼和乡村大舞台改建而成,缺少室内200平米的公共用房,文化设施不齐全,作用难以正常发挥。

二是已建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富春山馆作为一个文化地标,开馆三年接待量只有60万人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能较大呈现。二董、郁达夫、苗子郁风等纪念馆门庭罗雀。儿童公园内的公共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图书分馆、文化分管“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有些仅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

三是场馆运营专业化程度有限。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只有在专业的运营管理下才能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应有作用。而以往政府主导的“建设+管理”的模式早已凸显其在管理上的弊端。我区在2018年便已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委托社会力量管理公共文化设施的县市,但如富阳文化标识富春山馆的运营水平与其硬件水平无法有效匹配,仅停留在简单管理,但在活动组织、展览布展等需有较强专业性的运营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运营缺口。

3.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失衡现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当满足各年龄段百姓群体的需求,但从近年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分析,覆盖群体存在明显的短板。从城区范围内看,青少年宫主要为青少年提供文艺培训,富春山馆、影剧院、文化馆等场馆主要提供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展览、演出和培训,在文化活动供给中缺乏美术艺术展、话剧、舞台剧、音乐剧、脱口秀等时下在年轻人群体中广受欢迎的展览、演出和表演,无法满足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在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招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文化吸引力发挥不够。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购买程度不高。目前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政府既是建设者、投资者,又是执行者、运营者,更是管理者、监督者,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存在“建设一个文化单位”就要“养一批管理队伍”“养一批文艺团队”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负担同时又无法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社会效益不明显。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有待加速。目前从区级统筹层面来看缺乏资源整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区内公共文化活动宣传主要依靠富阳发布以及各场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富春山馆、富阳影剧院暂无微信公众号),宣传渠道较为单一,且部分平台无法提供参观预约、在线购票等功能,经常出现百姓在演出、展览结束后才获取到信息的尴尬,在尝试使用热门的第三方APP、数字化新功能的信息推送上还比较保守,创新力不足。

4.城市公共文化知识供给团队建设缺乏

一是文艺人才招聘受限、机制不活。从目前区内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内的专业文化干部配备组成情况来看,编制人员较少,尤其是专业文化干部少。设置业务岗位种类少,专业岗位的从业人员严重缺乏,业务人员结构老化,知识陈旧,方法和能力不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如越剧传习院缺编6名的情况下,不允许招聘专业人才;根据《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要求,县级人民政府通过落实编制、购买服务等方式,向省级中心镇和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乡镇(街道)派驻文化工作人员,5名文化下派员未同意招聘。

二是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足。我区当下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依然乏力,单纯的政府发动部分非营利性组织和若干个企业的发挥,仅仅是在构建城市发展的躯干,但是却未能很好地向城市社区内拓展。同时,这样的单打独斗更是缺乏广泛组织和个人的支持,进而导师社会力量总体参与的薄弱。城市公共文化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这一毛细血管向市民们的全面深入,才能把这一系统充分带动起来。

三是营利性组织有待于进一步向城市公共文化靠拢。盈利性组织应当探索优良文化传播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兼得,但是当下还未能探索出营利性组织与城市公共文化相契合的激励与发展机制,从而把这一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融入其中。

二、提升我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对策建议

1.实施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打造富春山居品牌文化生活空间

区级文化设施建设布点。按照“存量提升,增量激活”原则,加快提升现状区图书馆、文化馆、规划展示馆、青少年馆、东吴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品质和效能,推动富春江沙洲生态文化博物公园的一岛一品建设,推进龙门古镇孙吴文化、新登古城东安文化等大型主题文化综合体的集群式提升建设,推动富阳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镇街级文化设施建设布点。根据镇街规模、人口密度,加快推动文化场馆、特色文化馆、党群服务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融合共建,规划建设一批镇街级文化体育综合服务(赛事活动)中心。鼓励各地充分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建设特色文化设施,实现基层文化设施多元化。

村社级文化设施建设布点。发挥文化礼堂品牌优势,做精做透“文化礼堂+”文章,深化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机制,把文化礼堂建成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创新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模式,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参见特色文化馆,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运营服务,推动文化设施特色化。

2.实施文化惠民服务工程,打造富春山居品牌文化幸福之区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定期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进乡村、进社区,坚持文化下乡惠民活动和“文化走亲”活动常态化。持续推进文化礼堂“活跃工程”,利用文化礼堂、社区等公共空间,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打造农村文化礼堂“活跃区”和文化社区、文化街区示范区。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购买社会化。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服务外包、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积极探索集中配送、流动服务等多样化方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推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模式,实施公共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数字化的现代公共文化供给网络,有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

开展文化活动示范。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魅力,以促进新登越剧艺术发展为重点,保护传承渌渚孝子祭、东吴战马、鼓亭锣鼓、梓树布龙、舞狮舞龙、纸糊高照、罡地煞拳、孙氏太极对练等传统表演非遗精品项目,形成“一地一品”、“一人一艺”的文化活动示范格局。

3.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打造富春山居品牌文化魅力之区

实施公共文化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工程,破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瓶颈。积极探索“双向阶梯”培养模式,上下联动加快人才交流成长。筹建公共文化人才库、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志愿组织体系、建立人才培训制度,实施体系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实效。

丰富文化社团组织类型。加大文化社团扶持发展政策,完善社团管理指导办法,加强文化活动场地供给,重点引导扶持具有代表性民间社团组织的发展,促进文化社团组织蓬勃发展。着力完善基层文化社团组织,实施“一镇一团、一村一团”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

优化文化活动组织模式。激发基层文化活力,鼓励各类民间文化协会发挥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作用,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活动推送。规范行政机构与行业协会脱钩,实施政府提供保障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活动组织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

4.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打造富春山居品牌文化数智之区

推进文化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新型智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搭建文化管家云平台,推动文化设施资源数据互联互通,形成便捷舒适的文化消费环境。推进文化与其他设施共建共享,探索公共服务和产业经营的共生模式,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服务空间。

搭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库。搭建“富春山居文化云“平台,整合区内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努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构建“多元”传播渠道。充分了解和尊重各年龄段、各群体百姓获取信息的习惯和偏好,构建线上+线下的多元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创新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基于定位的广告推送服务,制定点对点、点对面的高效传播方案。同时,充分利用时下火爆的小红书、大众点评、大麦等社交、文化购买平台,向游客和周边地区宣传我区文化服务品牌,提升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杨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

[2]张启春山雪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实现———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例[J].求索,2018(01):115-123

[3]熊海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中国旅游报2021(003)

[4]宋相儒张晓炜王玉梅.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21(07):105-108

[5]申亮王玉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效率的测度与检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19(2):26-37

[6]孙浩王玉凤.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8(01):70-73

[7]孟卫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21(08):131-132

[8]戴艳清戴蒋灿.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困境与突破[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02):5-13

[9]陈显中.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N].河北日报2021(007)

[10]李少惠王婷.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效果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21(02):43-55

[11]杨晓泉.“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思考:破解老问题,应对新挑战[J].图书馆论坛,2021.41(2):10-18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