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刘金朋 习近平文化安全观探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6-07 10:27:06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刘金朋
(中共界首市委党校  安徽界首  236500)
摘 要: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一个事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化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观中居于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认识,取得了一大批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理论成果。研究习近平文化安全观,有利于拓展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研究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理解。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安全;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刘金朋(198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阜阳市委党校系统2021年度科研课题项目《习近平文化安全观探究》,立项编号:FYDXKT202131。

当今时代,随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凸显,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量。习近平文化安全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更为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打下坚实基础。
一、习近平文化安全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1.文化安全意识淡薄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文化繁荣发展,民族才能强大。同样,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才能为国家总体安全筑起坚固防线。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国家边界,广泛地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各国经济文化往来日趋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思潮。特别是互联网的加速效应日渐显现,一些西方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媒介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不乏宣扬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消极内容,妄图通过刻意曲解历史的方法,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否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作用。由于其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或者通过影视剧、艺术展等文化产品输出等隐蔽的手段进行文化渗透,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安全意识淡薄的国民受到蛊惑,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崇尚西方价值观念,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2.文化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进步的源泉,是文化绵延不息的灵魂。然而,目前,由于缺乏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依附于文化产品的精神力量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能力。许多文化产品内容空虚、形式类似,缺乏严肃文学性和深刻精神内涵,依靠仿制抄袭生产的低级文化产品不仅导致文化产业粗糙化、恶俗化倾向严重,而且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并挤压优秀文化产品的生存空间。这样的文化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难以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对文化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文化创新发展不仅是对文化自身及其属性和特征的完整保护,也是文化产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
3.文化建设存在短板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和社会利益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转型不是一个个体和单方面的变化,而是总体变化、利益的变动、社会结构的调整,甚至是整个社会系统和机制的转变。这一时期,各种矛盾逐渐凸显,不同的文化主体价值观念不同,观念的冲突是文化主体差异性的深刻体现。随着利益结构的分化和社会的变化,如何在社会控制和管理机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切实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成为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文化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助推剂,但是,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内容供给良莠不齐,产业发展规模与服务需求不协调等薄弱环节,影响人们对国家主流思想文化的认可,动摇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威胁中国的文化安全甚至政治安全。
二、习近平文化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1.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提高国家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提升维护文化安全的效度与力度是维护国家合法性的根本保障;是促进国家间文化平等交流的先决条件;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战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安全在国家战略安全领域的地位,把文化安全摆在与社会安全、军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明确其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面对日趋激烈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领域的较量,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他多次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谁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谁就能拥有影响和左右整个社会思想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文化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不是一种虚幻的社会意识,而是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本质之中,并贯穿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4]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进而影响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因此,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在文化安全领域的领导权,在思想上把关,提升文化防御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的指导,确保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中国人民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彰显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加强国民的思想文化教育,更好实现中国梦提供心灵滋养、精神支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6];关于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7]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文化的制约作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持久动力。巩固文化安全思想,必须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4.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突出文化自信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时代使命。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密切相关,国家文化安全建立在人民群众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基础之上,错误地解构文化和消解文化必然会产生严重危害。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只有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对中华文明进程高度认可,方能逐步自觉担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达到文化自信的高度。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基础。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只有强势文化,受到本国国民强力支持的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化自信具备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利于推动促进整个民族和国家的自立自强。
三、习近平文化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拓展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研究领域
随着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日益扮演着重要地位,学者们开始对文化安全的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制约因素、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但是,由于我国文化安全研究起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较晚,国内学者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时多是套用西方学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狭窄、研究内容浅显。学理支撑的缺失严重制约文化安全基础理论研究。习近平文化安全观是一个体系严谨、内容宏大的思想文化体系,涉及了与文化安全相关的诸多领域。习近平文化安全观既继承前人思想,更洞悉未来前景,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文化安全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为党和国家应对国内外文化渗透和文化挑战提供理论支撑。习近平文化安全观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加强对习近平文化安全观的研究有助于不断开拓文化安全研究新领域、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2.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五千年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中华文化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中能力存在欠缺,传播存在缺位,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影响力有待提高。这就与我们文化的历史地位不相称,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文化优势,文化潜力也没有转化为文化实力。因此,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继承过往,又创新开拓,统筹两个大局,以建设文化强国、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为总体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一套严格的战略体系和具体实践遵循,为我国的文化强国战略注入灵魂和基因,确保文化强国战略的健康实施,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
3.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
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能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也能在文明的相互交流中互动有无,增进彼此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中国高度重视包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视阐释中华文化的深刻意蕴和精髓内核,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辐射力、穿透力,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习近平主席担负起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的时代责任,代表中国积极出席有关国际组织举办的文明对话活动,为传播和维护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前途命运的伟大构想,不断加深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和友好情谊。同时,习近平主席多次出访世界各国,在许多重要场合中深刻论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此外,国家也在积极探索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国际传播的有效方法,先后翻译出版了《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及时回应国际社会有关中国共产党最新执政理念的关切,将形象传播与政党文化结合起来,用文化建构形象认同,帮助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学习和借鉴中国经验,促进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做出应有贡献。
四、结论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引领地位。步入近代,伴随经济发展全面落后于西方,原本“西学东渐”,取长补短的文化发展进程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所打破,从“天朝上国”迷梦中清醒过来的中国人开始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由此带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危机。新中国成立之后,西方依靠强大的舆论宣传工具不遗余力进行文化渗透,诋毁中国制度,由于长期以来国民文化安全意识的缺失,社会上出现一种盲目崇尚西方,崇拜西方文化的危险倾向,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要引导全体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全体国民的文化安全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是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文化安全观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鲜明理论特质,深入探析习近平文化安全观,对于新时代更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00-201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6
[5][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00、109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信莉丽.全球化语境下社会化媒体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
[3]朱宗友.中国文化自信解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4]王军、何良安.列宁的文化安全思想及当代启示[J].湖湘论坛,2015(01)
[5]应莉.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解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7(04)
[6]肖剑忠.习近平的文化思维[J].观察与思考,2017(06)
[7]李维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J].武汉大学哲学学报,2018(05)
[8]杨定明.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思想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032989651(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