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梁卫涛 浅析科举选官用人的历史困境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8-08 08:42:10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梁卫涛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安徽 阜阳  236400

 

摘要:科举选官用人制度是在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相继被淘汰、废置后政府所使用的一种趋时的选官方式,这一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政府机构向整个社会敞开。但其作为相对科学进步的选材制度,在执行中却遇到很多困难。如,特权荐举、人事关系网络、科举作弊、八股文等,以及文学之才未必是经世之才等。本文试从科举考试的方法、科举考试的内容、科举进仕者的实际施用三个方面,对科举选官用人制度的历史困境作了初步的清理和分析。

关键词:科举制;选官用人;困境

中图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隋唐形成的科举制体现的是分科目考举人才,它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1]这一举措使政府行政机构与社会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不管出身、不论门第只要有才华便能接受竞争和政府挑选,也因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士人心中的期待。然而“学而优则仕”也成为政府选官用人的政治文化导向和制度性保障。科举产生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一九零五年清诏却废除了这一选官用人制度,其原因中的根本,即在于死结难解,困境重重。

1 科举考试方法的困境

1.1 特权荐举失去公平性

以唐代为例。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与推荐相结合,以共同验证一个士子能否从政治理国家。如是太学博士吴武陵向崔郾推荐了杜牧,令狐绹向主考官高锴推荐了李商隐。就这两个人来讲此方法很好,因为单纯的考试是无法将他们出众绝伦的才华展现出来的。如果不这样,杜牧、李商隐也许就抱着他们不为人知的诗篇永久的消失在诗词歌赋的长河中。但这种方法一旦成为科举取士体制的补充,久而久之自然会有大量阴暗伎俩产生,毕竟每一个被推荐者不可能都拥有杜牧、李商隐这等如此过人的才华,每一个推荐者也不可能都如吴武陵、令狐绹有此等公正之心。”于是特权荐人的做法横行。如《新唐书·李实传》记载:代宗时,元载当政,当时“贿赂朋党大行,不以财、势者,无因入仕”。李实作为德宗朝的京兆尹,倚恃宗室身份,怙权作威,私荐士二十人,并威胁知礼部贡举的权德舆,如果不让这些人及第,就把他从朝中赶走。如此黑暗伎俩的产生使原本生气勃勃的选官状态在现实面前显得疲惫无力,因为这种方法已无法解决体制与社会选官用人间的内在冲突,致使所选仕人已非政府所用之人,非社会所期望之人。

正如余秋雨感叹的:“有许多事情,规范一旦精密和完满就不再有让人喜悦的生命力。科举制度显然也是如此,创制之初的健康与大方终因阴暗伎俩而必须制订严密的规范,这是令人沮丧又不得不为的事。”[2]

1.2 人事关系网络的密布

到了宋代,推荐一途被阻止了,以专一考试来选拔官吏。乾德元年(963年)九月,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自今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在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四月和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又先后两次下诏重申此项禁令,除向违犯者和隐匿不言者“重行朝典”外,还立下赏格,鼓励各级官员及诸色人陈告。按理说这样已经很好了,有没有才能只以考试作主,机遇对每个参考者都已平等了。但考试总会伴随着关系,总也摆脱不了关系这张网,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主考官能够明白地知道试卷的主人。为杜绝此弊,宋代科举便将糊名考试制度化。

糊名法创立于武则天即位初年,但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3]后又把殿试誊录作为正式制度,其具体工作程序是:“令封印官封所试卷付之,集书史录本,诸司供帐,内侍二人监焉。命京官校对,用两京奉使印讫,复送封印院,始送知举官考校”。[4]誊录后盖上御书院印,防止誊录者偷梁换柱,以示郑重。其实作弊是杜绝不了的。

1.3 科举作弊的普遍性

夹带就是科举考生惯用的作弊手段,夹带又因成本低、方便使用而成为普遍现象,把必然要考到的经史要义缩小抄写后塞在脚底、腰带、裤子、帽子等一切可以想到的角角落落。《泾林续记》有如下记载:“场中传递怀挟,弊端无穷,其术甚巧。募善书者,蝇头书金箔纸上,每页一篇,工价三分。经书俱千篇厚不盈寸;或藏笔管,或置砚底。更有半空水注夹底草鞋之类;又或用药汁书于青布衣衿,毫无形迹,壁泥掺之,拂拭则字立见,名曰文场备用。”考试的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所选出的仕子又非禁推荐行考试的原本期望。这便迫使政府加大检查力度,让士兵来操作,加以公开悬赏。考场门口出现的情景是“上久冰冻,解衣露立,搜检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趾,防怀挟也。”[5]

由于科举考试已决定着一个人的全部升沉荣辱,总会引得不少人拼着性命来做手脚,政府发现后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由此而又会激发更高明的作弊对策。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种社会间巨大的不信任横亘在考场内外。

此外,考试方法的局限还大大灰色了科举体制下的士风和士气。尤其出现在金榜之外的人群中,这是一群对生活失去希望而还在挣扎着人。“知有杏园无路入,马蹄惆怅满枝红”是落榜下第者的懊恼与痛苦。常建便有《落第长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科场落第使参考者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寄托转眼都成泡影,更多的则是整个社会给他们以无形的压力,使得他们无地自容、使得家庭承担沉重负担。明万历八年(1580年),原礼部尚书董份之子及孙一同参加会试,结果,孙子取中进士,儿子落榜。儿媳得讯“大恸”,董份安慰道:“汝子已贵,何哭为?吾子不第,是吾痛耳。”说罢,亦“涕泪交下”。[6]有很多科场失意者,他们既不追求终老科场,也无意于返回乡土亦或转换他途,而是用各种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或采取各种手段表达对科场弊端的反抗,对社会冷嘲热讽,感慨世态炎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 科举考试内容的困境

2.1 文学之才未必是经世之才

采用科举选士的目的是为了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验证读书人能力高低只能通过测试其掌握知识程度的深浅。创制之初的唐代在考试内容上主要设置了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种。在明经科中,唐代把《礼记》、《春秋左传史》作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作为中经,《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作为小经,加以《孝经》和《论语》作为测试内容的选择让参加考试的人进行掌握,试卷便从这些经书中出题以考察考生明辨义理的能力,同时加试帖经合时务策以考察考生对经典的记忆、解释及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进士科主要以文取士,考诗赋文章,要求考生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天赋。如就提高中国的文人素养或促进中国文学及诗歌的繁荣,这无疑是很好的考试内容,毕竟唐代流传下来了五千多首有名无名的韵诗,也造就了一批登峰造极的诗人。但仅凭一首好诗就断定此人必有治国经邦之才,必有经世论道之术,则就显得草率。

2.2 考试内容更张难择

至宋代,为改变这一内容形式,范仲淹推行新政,其中一项就是“精贡举”,要求进士科先策论后诗赋,重视政治素质和实际才能的考察。王安石进一步提出“罢诸科,独存进士”,以经、义、论、策取士,加大对时务策的考察。这一评判标准很快遭到一些人的反对,结果又恢复到先诗赋后策论的办法。而至南宋时期进士科的考试又围绕着经义、诗赋反复争论,政府考什么,考生选什么,终究也无法找到理想中现实实用的内容。

2.3 主考官员判卷的失准性

诗词歌赋带来的另一大难题便是审阅。诗赋、策论有很强的主观性,考生可以任意发挥,随意引经据典,毕竟中华文化广博。主考官们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心态进行审批。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这些堆积的诗赋怎样评算为好,怎样评算为劣呢?主考官欣赏的文章而选拔出来的人如不被社会认可便被挂上通关节的称号,考生如认为自己文章做的好而不被政府接受便产生怀才不遇的消极感慨。

2.4 八股内容的畸型性

“由于八股文规定了严格的格式,甚至连运用虚词都有严格的限制,能在糊名、誊录的基础上进一步防止考生和考官互通关节,并使评卷标准化、客观化。[7]考试的内容形式处于一格,考生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着手文章,这样一来文章内容格式便固定下来,主考官便有了评判的标准,无论人数怎么多,文章多么繁杂,只要放在这种形式下做以对比,主考官们心中便已有了答案,一切的争论便都在这种格式化的体制中烟消云散。乾隆六十年(1795)会试,揭榜后第一名和第二名居然是兄弟俩,乾隆皇帝也有些疑惑,而权臣和珅素与考官窦光鼐不合,指责其作弊关节。结果,会元王以铻被置于榜末,失去殿试的资格,窦光鼐被降四品休致,其他两位考官也受到降级处分。但是,殿试拆封以后,原来的第二名王以衔仍然高中一甲第一名,于是乾隆皇帝下令录用王以铻入翰林院,窦光鼐等官复原职。可见,八股文的确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8]

八股文给考官判卷取士带来了便利,却将科举取士带入人才造就的死路和制度的死结。 它毫无新奇、新意和创造性,死水般地沉寂着。荒唐的如截搭题,即截去一句的头尾,或前—句的尾搭上后—句的头,或截前一章的尾搭后一章的头,更有隔篇截搭的。举例来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有人只取“王速出令反”五字,于是考生都作成王快出命令使人造反,成了笑柄。所以清代张廷玉说:“且夫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矣。”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历史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全国士子为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了大量的废物。”[9]

3 科举进仕者实际施用的困境

3.1 人才堆积和滞留

据萧锦源《状元史话》载,中国科举历经一千三百余年,产生了七百余名文武状元,近十一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10]他们和无数终老于家的童生、隐居深山的高士们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中士人最悲喜交集的景象。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科举是为国家为整个社会求贤,贤人的标志就是科举及第。文人学士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朝登入天子之堂,或怀一颗忧国忧民的热枕之心,或抱平定天下名留青史之志,或为改变家庭困境、光耀明楣。科举及第就为他们实现理想抱负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们的身份也因及第而发生质的变化。由一个穷酸书生忽而成为政府的储备人才,有朝一日必可高坐大堂,这是何等兴奋之事。于是拜谒考官,感谢其相拔之力,报其终身大德。此不知科举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还是为官僚拉拢关系。而后又要参加各种宴会,再经雁塔题名,真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可问题还是有的,政治用人是个连续性、上下环节紧紧相扣的,及第的考生相互累加,就并不能保证每个及第者及第后就必被政府施用或得到自己渴望的官职。朝廷为保证一些人必有事可为,也便将一部分人随意安插到一些无关紧要的部门,久而久之,官员的数量和怎样施用选拔的人才就成了政府的一大负担,历代反复着。

作为科举建制之初的隋唐,选官用人是一种新的气象,所选拔的人才不是很多,一旦中举及第,便能为朝廷所用,得以分派职务,几乎没有人才滞留现象,这是一个选才与用人相平衡的时代。随着科举影响的加大,参与人数的倍增,及第数额的扩大,至宋代时,加以对文人的优惠政策,就造成冗官、冗吏的出现。宋代参加科举考试和取士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据统计,每次应试的举子高达40万人。相应的科举取士的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两宋共取进士115427人,每年取士的人数是唐的五倍,元的三十一倍。这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明清时期便只得进一步提高所用之人的层次。譬若明代,殿试发榜后,二、三甲进士可以再参加翰林院考试,成绩好的,才得进入翰林院,非进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从两汉到唐宋,任何人都得从小官做起,但人人都有当大官的希望,明清时期,科举分为两层,下层是秀才、举人,没法当大官。上层是进士与翰林,也没有做小官的。 我们不能说科举场中有阶级,但却有流品。”[11]用人层次的提高因科举现象而产生却又成了一种现象。

3.2 人才实用与否的困境

由科举制度形成的当时对人才培养的不切实用性,其实就是科举取士制度的先天毛病,而且也早就被发现了。于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举办科举时,曾宣布“非由科举者毋得为官”,但科举刚开办,他在洪武六年(1373年)则下诏一度停止科举,“说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一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甚众。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12]朱元璋注意到的问题,正是中国科举选官用人体制难以摆脱的困境。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十万进士[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16.

[2]余秋雨.十万进士[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37.

[3]陈峰.宋代科举考试制度[J].历史教学,1998(01):86

[4]余秋雨.十万进士[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39

[5]佚名.制义科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刘海峰.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347.

[7]余秋雨.十万进士[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52.

[8]刘海峰.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348.

[9]萧锦源.状元史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57.

[10]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116.

[11]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13.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