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吴海光 高职大学生职业礼仪培养体系的创新路径——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08-09 07:52:42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吴海光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新时代、新诉求、新使命,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礼仪重视不足、培养路径不清晰、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综合考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职业礼仪养成规律,提出“融入式培养、实践式养成”的教育理念,通过实施培养目标“嵌”礼仪、课程教学“渗”礼仪、教育团队“传”礼仪、实践活动“练”礼仪、质量监控“验”礼仪,系统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礼仪培养体系的方法和路径,对接企业用人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心中有礼、行中有仪、肚中有货、手中有技”的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礼仪;培养体系;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公民的礼仪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和保证。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到,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毫无疑问对提高全民礼仪素质,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礼仪教育纳入大学生职业素养塑造工程,系统实施“礼满校园 仪行天下”职业礼仪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培养目标“嵌”礼仪、课程教学“渗”礼仪、教育团队“传”礼仪、实践活动“练”礼仪、质量监控“验”礼仪,打造具有铁路特色的职业礼仪育人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1 高职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培养现状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审视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对职业礼仪教育重视不够,礼仪教育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等现象,礼仪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框架,从而导致职业礼仪教育的效果不佳,这些都对职业教育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产生不利影响。

1.1 职业礼仪教育重视程度不到位

当下,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量和规模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从社会评价来看,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礼仪素养普遍不高,现状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整体不高,道德缺失、礼仪失范的现象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例如,大学生在校园内普遍存在乱丢乱扔、践踏花草、言语不当等不文明行为,此外,学生求职应聘时着装不当、行为不端、交流不畅等现象也时常发生,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和接纳度。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高职院校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礼仪教育尤其是职业礼仪教育的顶层设计、系统性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课程设置较少或根本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礼仪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

高职院校是我国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培养主阵地,肩负着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高职院校这种偏重技能技术培养的教育方式,使职业礼仪教育处于边缘化境地。这不得不引起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2 职业礼仪教育实施路径不清晰

笔者经过广泛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方向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不少学校的礼仪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将礼仪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的学校寥若晨星,大部分院校仅仅开设了礼仪类选修课,而即便开设了选修课的院校,也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专门实训室缺乏等诸多问题。因而,如何真正有效让职业礼仪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使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直面和迫切破解的教学难题。

尽管各高职院校在发展理念、目标规划、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共同的发展诉求却是殊途同归,就是通过对接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系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解决各专业如何对应职业岗位进行有效的职业礼仪教育的问题。如何开展职业礼仪教育,逻辑起点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首先从各专业的岗位能力面向出发,进而体现岗位所需要的行业职业精神,在此基础上,对各专业的职业礼仪课程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明确授课团队和实施路径,并形成有效评价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职业礼仪教育的应有功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3 职业礼仪课程培养体系不系统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性,强化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功利主义倾向,受这种思维惯性的影响,不少院校盲目追求效率、注重结果,对职业礼仪教育缺乏必要的调研论证、系统设计,职业礼仪教育陷入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窘境。从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院校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忽视了职业礼仪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相应的课程培养体系,职业礼仪培养目标上与未来学生就业岗位存在脱节、不相称的现象,培养目标的确立存在专业同质化倾向,并未进行专业分类设计。比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铁路运营管理、护理、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本身属于管理服务类专业,甚至承担着示范引领其他专业的使命,因而更需要强化对应职业的礼仪培养。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缺乏,没有形成高水平的职业礼仪教师团队,礼仪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因此,建立完善的职业礼仪课程培养体系,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急需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2 高职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路径选择

职业礼仪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系统的顶层设计。基于以往职业礼仪教育分散,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以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点,从理念、定位、载体、路径、考核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实施,统筹推进学生职业礼仪教育。

2.1 培养目标“嵌”礼仪,优化目标定位

依据职业分析法,按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要求,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礼仪分析—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分析—职业礼仪考核评价分析”的设计思路,基于企业深度调研,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和任职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预测和研判。同时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重新定位、优化和完善,从而明晰和确定职业礼仪教育的发展程度。基于上述分析,构建有针对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融合课程等,形成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礼仪课程,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与人文素养。

2.2 课程教学“渗”礼仪,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承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礼仪形成规律,在职业礼仪交友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可以根据年级不同而各有侧重,即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应设计相应的课程。针对大一新生,主要开展校园礼仪、自律礼仪、仪容仪态等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校园适应性,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针对大二学生,主要开展生活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大三学生,主要开展服饰礼仪、化妆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求职应聘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顺利求职、站稳职场。通过三年系统化、不间断的教育培养,使职业礼仪教育贯穿学生的求学全程。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各铁路运营类专业均开设了《礼仪与形象塑造》《形体训练》《铁路旅客运输服务》等相关课程,这些礼仪类课程,强化专业知识和礼仪素养并修并重,不仅加强专业知识的训练和掌握,还强化职场礼仪的塑造和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学校还配套开设了《高铁职场礼仪》《礼仪与形象塑造》等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资源融合一体,助推课堂革命,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此外,学校开设了“淑女讲堂”“绅士讲堂”等第二课堂,定期邀请礼仪企业专家、文化学者、和优秀毕业生等现身说法,为学生面对面、点对点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提升学生的礼仪文化知识和礼仪实践能力。

2.3 教育团队“传”礼仪,形成示范效应

一是教学团队授礼仪。要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礼仪教育团队。为切实提高学校的礼仪教育质量,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着力打造大师引领、团队集成、专兼结合的礼仪教育团队。一方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从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有限公司等聘任专业水平高、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历的礼仪教育专家来校作兼职教师,共同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相关礼仪教材和教学资源,并定期为学生授课,开展礼仪教育方面的辅导;另一方面,注重内培,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礼仪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创新礼仪教育模式,推进专业教育和礼仪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是礼仪社团传礼仪。学校依托高铁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铁道交通运营等专业,成立职业礼仪社团,社团由指导教师指导,选出社长、副社长负责社团日常运行。社团定期举办各种礼仪相关活动,例如“文明礼仪周”“礼仪知识问答大赛”等。社团积极承办学校内的各种接待活动,统一着装,负责各项活动的礼仪接待,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外,社团学生积极走进班级,通过举行礼仪主题班会或晚会,以相声、小品、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礼仪内容。

2.4 实践活动“练”礼仪,打造教育平台

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特别是与职业技能相交叉的部分,其操作性这一特点更为突出。根据学生学习周期和能力成长规律,学校提出“融入式培养、实践式养成”的教育理念,通过搭建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社会实践这三个平台,全方位、立体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

一是实习实训平台。学校建立了形体训练室、礼仪模拟实训室等实体化的实训场所,并配套相关的礼仪训练设备设施,使学生的职业礼仪技能通过项目和任务的系统实践得到体验、训练和养成。二是技能竞赛平台。学校制定了激励措施,鼓励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礼仪大赛,通过大赛的真操实练,激发学礼仪、知礼仪、练礼仪、重礼仪的动力和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结合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月活动,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师生同台竞技、企业人员参与的礼仪技能大赛,比赛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到礼仪基本知识、礼仪形象展示、礼仪小品创作等方面。另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去,参加国家、省上举办各级各类的职业礼仪大赛,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三是社会实践平台。坚持实践导向,强化感知体悟,以在校三年作为三个培养阶段,设计开发了目标聚焦的模拟面试、礼仪展演、志愿服务等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年级知礼仪入脑入心、二年级融礼仪精准培育、三年级强礼仪知行合一”培养路径,实现学生职业礼仪递进式提升。

2.5 质量监控“验”礼仪,优化评价体系

为了准确、客观、公正地考核学生的职业礼仪,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职业礼仪培养体系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要客观评价学生礼仪素养,有三个要素是尤为重要的,分别是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过程,针对以往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必须通过创新思路,实现评价标准的职业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具体而言,首先,在评价标准上,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制定具体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实施过关式考核方式;再次,在评价主体上,要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由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充分参与,例如,笔试考核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对礼仪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由任课教师负责给定;实践考核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礼仪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可由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给定。通过专业化的标准、过程化的评价、多元化的参与,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4 结语

综上所言,提升学生的职业礼仪素质,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代语境下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职业礼仪教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化的培养体系,努力实现企业需求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机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方,孔德忠.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的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7)

[2]黄丹晴.基于职业伦理的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3]黎群芳.高职院校礼仪教育三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02):204-207

[4]张丽娜.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现状调查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13-14

[5]黎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礼仪教育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2015(12):16-18

[6]蒋含真.高职分层教育实践探索——基于“礼”与“仪”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6):90-93

[7]蒋含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现状、问题与策略[J].职教通讯,2014(23)

[8]马联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

[9]郭华.现代大学生职业礼仪与实践活动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10]蒋璟萍.加强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作者简介:吴海光(1980--),男,山东济宁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2020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礼满校园 仪行天下——高职院校职业礼仪教育工程建设》,项目编号:2020FXM22。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