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常玲娟 社区营造视角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路径探索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11-23 07:54:3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常玲娟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2627

 

摘要:近几年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他们在融入异地的过程中,一方面给当地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其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会面临经济适应、心理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困境,而社会融入的基本单元是社区融入,基于此,从社区营造视角的“人文地产景”维度出发,对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旨在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水平,以便更好地嵌入城镇化的社会浪潮中。

关键词:社区营造;流动人口;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2010-2020年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将近3.8亿人,比2010年超出1.5亿人[1]。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经济发达区,面临社会融入的适应性难题。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自上而下的传统治理方式,社区营造的理念也开始兴起,成为本异地居民融入本土生活、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载体。

社区营造通过拉近多元主体之间关系,实现社区的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共同发力解决社区所面对的公共问题,以突出“人、文、地、产、景”五要素的统筹营造[2-4]。此理念恰好与党的十九大”社会建设蓝图相一致,为协助流动人口有效适应融入地的生活,故探讨社区营造视角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问题就尤为重要,对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困境进行分析,探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今后社区营造和流动人口的研究提供理论思考。

1 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中面临的困境

整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探讨主要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心理融合等因子,其中经济融合是基础,社会融合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广度要求,文化融合是承上启下的环节,心理融合是精神层面,是作为流动人口完全融入新环境的标志[5-7],概括为经济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三方面的困境。

1.1 经济适应

流动人口在经济适应上的困境分为就业、职业、住房、收入四个方面。在就业维度上,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不仅与地区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而且影响社会融合质量和整体城镇化水平,同时,社会融合程度也会影响流动人口的就业水平与就业结构。由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体系,因此对人口的划分从法律上就限制了农民进入城市,即使现在社会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流入地的当地居民来说,观念上仍接受不了外来人口。在就业机会方面,流动人口进入高收入岗位的概率相对较低[8]。年龄、外出务工年限、户口性质也会对流动人口的就业造成歧视性影响。

在职业状况上,其所从事的工作类型将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全国还是某个特定城市,流动人口都或多或少遭受某种歧视,致使其在就业市场中迫于无奈大多数选择非正规的职业,尤其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流动人口时刻面临职业流动问题,正因为如此,流动人口选择非正规的职业往往会面临无正式的劳动合同、收入水平低、劳动时间长等问题,就无法享受与户籍人口或者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在住房情况上,流动人口主要以个人租住房、私人住房为主,获得公共性住房和购买自有住房的比例较低。超大城市流动人口租房的难度最大,房租收入比超过了40%,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获得住房的难度越大,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高房价已经成为阻碍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此外,流动人口住房存在居住条件差、支出压力重、制度保障不足和改善困难等风险。

在收入上,收入作为经济特征的核心要素,其高低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及家庭城市生活质量的高低。对于流动人口收入的研究包括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多数学者认为流动人口绝对收入的提高对他们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体现为财富积累水平和经济地位提高以及城市生活风险减少。但有部分学者认为相对收入会影响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他们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的高低影响其在流入地的生活质量与获得感。

1.2 心理适应

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发生变化后,心理、行为和文化层面会出现适应不良的问题。心理适应涉及到生活满意度、情绪起伏、自尊水平三个方面,此处指流动者对流入地的依恋程度和心理距离,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只是暂时漂泊或者居住在他乡异地,流入地是“他们的”而非“们的”,对流入地缺乏归属感,以过客的心理对待流入地的生活。而网络上经常报道的有关农民工受歧视的新闻案例,说明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心理适应压力。诸如武汉市小区厕所标语“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从厕所修建者的角度看,似乎合理,但以此为标准,折射出冷漠背后的歧视心态。若深入剖析,这是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差异造成的对流动人口歧视的体现。一系列网络上曝光的事件从侧面反映了农民工在流入地受到歧视的严重程度,他者歧视和流动人口的自歧视知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其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心理适应的难度。

以胡伟、王芳、马丽霞、林丹华在北京和杭州两地选择的328名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结果来看,歧视知觉和自尊、抑郁、生活满意度均呈现较高相关,歧视知觉越多,抑郁越严重,自尊水平和生活满意度越低,即歧视知觉越多,流动人口的心理适应水平越低[9]。这与以往学者们多项研究的结果一致。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歧视作为这一群体中的普遍性应激事件,给其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受歧视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心理困扰等问题。

1.3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作为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称为文化融合、跨文化适应。对应人群分为两类:一是短期生活在某种非本土文化群体中的个体。二是长期生活在某个社会文化中的非本土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因多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时间较长,因此文中更倾向于将文化适应的对象看做第二类。

从社会文化的层面看,流动人口将自己的本地文化带入新居住地寻求社会支持,反而强化了社会交往的群体竞争化现象,受经济能力和收入支配的限制,使流动群体形成特定的生计行为与心理不适,致使融入城市社会更加艰难。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实质上是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接纳和融合的过程,是生活方式、日常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社会参与、心理特点等不同文化方面的相互适应。例如存在语言融入障碍。尤其是南方或北方人之间的语言鸿沟,根据某研究选取的268名流动人口,其中调研对象的22%表示,因为语言不通而不愿意和当地人交往和沟通,并希望有语言培训来拉近和当地居民的关系。

2 社区营造: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风险化解

从社区与社会的联系看,社区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区融入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采用社区营造视角的“人文地产景”要素来研究社区融入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而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2.1 人的营造

人的营造实质上是以人为本,一切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主。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先对本社区内的流动人口情况做登记,确保社区内居民的人口构成比如常驻人口数量、男女比例、各年龄层比例、文化程度、信仰情况、子女受教育状况等内容,以了解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据此推算出他们的需求程度。

通过定期入户访谈,了解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社区的基本感受,尤其是弱势群体中的流动人员是否在流入地得到相应照顾,根据访谈结果可以向所在社区的居委会说明详情,并因地制宜为流动人口提供的一定支持或帮助,使得流动人口在心理上对流入地社区产生好感或归属感,加快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2.2 文化的营造

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后,面临文化不适应的困境,导致其在生活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出现身心俱疲的状况。为此,社会工作者作为组织者与支持者,应协同社区居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通过问卷或深度访谈法了解流动人口的文化习俗与流入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并围绕两个群体的文化特色,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增强流入地本地的社区居民与流动人口的交流频率。比如建立社区文化博物馆,分别将当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的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来,使得本地人体会到文化的亲切感,流动人口即使离开户籍所在地也能在异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从心理上建立归属感,找到心灵的寄托点。或者将社区历史的介绍与纪录片、居民共创的艺术作品、正轨的老物件放入博物馆中,有利于流动人口更深入了解本地的文化脉络,使其以后的交流顺畅些[10-12]。或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召集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其中,流动人口可以售卖自己的文化艺术品,一方面可以获取收入谋生,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流入地传播自己家乡的文化,促使对方了解自己的文化习俗,有利于文化交融互惠。

2.3 地理环境的营造

多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面临经济适应、心理适应等难题,尤其是经济适应。衡量流动人口经济适应的指标有就业状况、职业状况、住房情况、收入四个因素,这些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身份认同与居留意愿。一般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质量要低于当地居民,尤其是生活环境和收入差异、是否同等程度享受公共服务等,使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为此,从对流入地的社区环境布局入手,征集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对于居住地环境建设、参与共建的意愿,掌握他们的真实需求,参考宿迁市耿车镇在党建引领下赋权社会组织进行社区营造的发展模式,将社区生活垃圾进行处理,通过环境治理让“垃圾镇”变为“田园镇”。一般流动人口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以后,很少关注新社区的环境状况,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社区居委会协同社会工作者从流入地的社区环境出发,积极邀请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环境的改造活动,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体会到自身对流入地的贡献,更快地适应新社区。

2.4 产业的营造

“产”为重点的社区营造强调社区经济的集体运营、在地产业的创销、产业品牌的打造。发展社区产业是对社区进行经济赋权与增能,凸显出多元文化的多重表达。社区产业能够改善社区经济、方便居民生活、处理社区就业、缓解社区贫困问题,为社区发展提供产业支持,发挥社区自组织的能人力量与引导作用。除了少数群体之外,大多数流动人口在新环境中的收入不容乐观,社会地位以及政策享受方面都会面临一些不公。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所以,社工可以发动流动人口在新社区的产业建构活动中,将故乡所在地的文化习俗融入当地的产业建设中,一方面,独特新颖,容易吸引当地居民。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来提高自身的收入和经济地位,旨在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

2.5 景致的营造

“景”为重点的社区营造致力于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布局,或者美化居住环境,动员社区本异地居民参与营造绿色生态,普及自然教育、垃圾分类、资源循坏利用等绿色环保理念,强调社区在空间美学上的意义,使社区景观无形中成为居民精神上的群己边界符号。因此,可以将流动人口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融入到当地的景观建设,但并不是说社区景观建设完全忽略了本地居民的感受,而是将流动人口与流入地社区居民的两者文化有效镶嵌,为社区的景观建设添加色彩。这样一来,一方面,本地居民也能从社区景观中感受自己所在地的文化气息,使得居民的归属感更为浓厚。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身处异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能从流入地的景观设计中获得满足与释放,如此一来,一举两得。最终使得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从社区景观获得认同,对两者的人际交往来说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功.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EB/OL].国家统局,http://www.stats.gov.cn.proxy.stats.gov.cn/tjsj/sjjd/202105/t20210513-1817394.

[2]尹广文.社区营造:一个新的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4):159-164.

[3]罗家德,梁肖月.社区营造的理论、流程与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5.

[4]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6):66-71.

[5]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06).

[6]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33(1):17-29.

[7]杨菊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J].人口与发展,2014(3):2-17.

[8]李天成,温思美.技术进步、户籍歧视与流动人口就业分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6):64-76.

[9]胡伟,王芳,马丽霞,林丹华.歧视知觉、逆境评价和流动人口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5):679-683.

[10]陈建胜.农村社区文化营造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以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9):72-78.

[11]罗康隆.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文化自觉——以一个苗族社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37-42.

[12]万仁德,李欣.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治理——武汉百步亭社区的实践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63-69.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