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程 玉 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拧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01-19 09:12:39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1

摘要:胶州秧歌是国传统民间舞蹈的一种,同时也是山东地区民间舞蹈艺术的一种。胶州秧歌传承发展了多年,综合了多种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演化成现在的表演体系。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内容和形式也随着改变,加入了现代舞、当代舞等元素。本文以文献法、论证法、举例法来对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拧为出发点,具体分析胶州秧歌在身体部位的表现,同时通过对于胶州秧歌的研究,提高对于剧目中人物角色的理解能力以及舞蹈表现力,最后结合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使们对于胶州的风格特点有着更规范更深刻的掌握。

关键词: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

中图分类号: D21 文献标识码:A

 


胶州秧歌作为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它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背景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与山东人民的习俗以及历史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胶州秧歌具有鲜明的山东地区人民性格的风格特点,从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拧出发,了解它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拧的单一动作来分析,舞蹈剧目中人物的形象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不相同的地方,同时胶州秧歌如何在高校的课堂中发展与运用。

1 胶州秧歌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原因

胶州秧歌属于山东的三大秧歌之一。经历了地域、文化时代的发展演变成现在的胶州秧歌体系。特点上来说,具有扭、拧、碾、抻、韧的动作风格;舞蹈语汇上看,“三道弯”不同于其他民族,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艺术形式上看,胶州秧歌是一种戏剧,有舞蹈、音乐以及道具,表演形式活泼。改革开放后,胶州秧歌从开始的广场艺术逐渐进入到课堂的规范化学习中,在文艺工作者再度创作中登上舞台,进入剧场。作为具有较长历史的民间舞蹈也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的发展创新。

胶州秧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胶州秧歌中的“秧歌”起源于插秧和丰收等农业生产活动,是南方劳动人民插秧所唱的劳动小曲,胶州在宋元时期作为港口与江南有着海上商业运输的来往,在经济的往来下,胶州的民间歌舞融合了南方劳动人民的秧歌小曲,又吸收了北方杂剧,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但形成的过程较为漫长。据记载,胶州秧歌的出现不是出于对舞蹈的单纯的欣赏,而是生存的需要。在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胶州包烟屯赵姓和马姓两家为求得生存,在逃荒路上乞讨卖艺,在哼唱小调形式中加入身体扭动,吸引了关注,后来在形式上有所发展,逐渐变成胶州秧歌的雏形。

2 胶州秧歌风格特点中“拧”的表现

胶州秧歌风格特点的具体表现都融入在舞蹈动作中。而身体部位的配合以及剧目中角色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于“拧”的表现有着决定性作用。身体作为舞蹈的表现的基础,各个部位的有机配合,从外形成“拧”的具体形态;而角色人物的形象作为舞蹈表现的动力,了解人物后根据情绪和形象,从心完善“拧”的内在表现。在内外的结合,才能最终形成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的表现。

2.1 身体部位的表现

2.1.1 脚下的拧

在身体部位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于脚下的运用,而脚下的拧对于身体整体性的运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封建社会时期女子以小脚为美,进行了缠足。受到当时社会影响下,女子走路小步且快,还要稳健,形成胶州秧歌中脚下动作拧而小,脚下的风格流传至今。表现形式如下:脚下拧步中会自然形成一种自下而上三道弯体态,因脚的拧动,促使膝部的转动,再带动腰的扭动,从而形成三道弯的形态。同时在拧步时,主力脚要将重心移动到动力腿上,在运动时也要保持着身体的三道弯形态。可以说脚下的动作决定了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的形成。

2.1.2 中段的拧

中段作为身体部位的核心,在舞蹈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心协调能力都依赖于中段的能力,对于胶州秧歌“拧”而言同样如此。中段的拧不是主动形成,它随脚下的变化而改变。脚下的拧步向前时,身体中段呈一个平面的三道弯。中段以“腰”为轴,向外侧拧,胯与肋的运动方向呈相反的平面,形成“三道弯”的舞蹈体态。这种形态是在脚下的拧动中形成,使人的中段在垂直的基础上拧动产生横向拉出的效果。其他民族民间舞蹈中如傣族舞蹈中段的三道弯,是胯部到倾斜的上身,呈流畅的线性。二者都在中段具有三道弯的表现,但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所形成中段的三道弯的发力点呈侧拧的曲线性,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则是流畅的以及放松的。所以中段的拧,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汉族胶州与傣族民族之间动作形态的不同以及风格性的差异。

2.1.3 上肢的拧

舞蹈动作中一般上肢和脚下是相互配合的,在做拧的动作时,上肢的运动是靠肩部肌肉主动发力的,不作用于脚下的动作。二者可以相互配合但同时不受对方的影响,皆可单独运动。如脚下做正丁字拧步时,上肢可做背手或拨扇等动作,反之亦然。上肢的拧多体现在绕这个动作上,右手外拧时,手心朝上,在运动时肩,手肘以及手腕呈现拧的状态,常出现在横划8字的动作中。同时上肢的拧也会带动中段的拧,在脚下为静止时,上肢也可以主动带动中段的拧形成“三道弯”,如做拨扇动作时,扇尖向右划上弧线时,中段会主动形成左拧腰,左臂曲与右肩前,头随动向右倒,至此形成了一个静止的“三道弯”。上肢的动作在民族舞蹈中表现上都是不容忽视的,正是脚与手的配合,才会有整体性舞蹈动作的呈现。在风格特点中二者各有特色,在相互的结合中,带动中段的拧,最终形成了胶州秧歌独具特色的风格特点。

2.1.4 运动中的拧

所有的舞蹈艺术都不是完全静止的,而是在运动中表现,作为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就是在运动中形成。从单一部位的运动上来讲:不论是脚下的拧碾,或是上肢的拧扭,都可以单一的进行运动,脚下的运动带动膝的方向,带动中段中胯的运动,而上肢带动头的方向,肋的运动,使身体在垂直的基础上呈现平面的横向拧扭。从整体的运动上来讲:身体所有部位的配合运动尤其重要,在脚下“拧”的运动引导下,带动膝部的拧,到腰,再到肩部的拧,最后到头部的拧,形成自下而上的运动,在脚的力度中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达到“拧”的造型美。在运动中需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以及民族的风格性,如果单一部位的拧是筋骨,整体性运动是血液,“拧”的风格特点就成了灵魂。如果在运动中失去了“拧”的风格特点,就会使动作变得干枯,等于丧失了它的风格价值,失去了民族本身的意义。在“拧”的整体性运动形态上,身体往往是以三道弯的形态出现。傣族的“三道弯”在舞蹈过程中身体保持静止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雕塑性”特色的造型美;与之不同的是胶州秧歌“三道弯”形态在运动中形成,通过脚下和上肢的配合,从下而上的“拧”作为发力点,使得胶州秧歌的形态线条弯曲体现出女性的柔美,具有“流动性”特色的线条美,动作轻柔小巧却又不失奔放洒脱的特色,因此运动作为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表现中的连接功能,在身体部位的表现中不可忽视。

2.2 剧目中人物角色及其形象特点

胶州秧歌的表演与实践离不开舞蹈风格特点在身体部位的具体表现,也离不开舞者内心对于人物的理解。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的相互融合后,作品有着更多的创作空间,人物不仅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内心的情感来表现。如,胶州秧歌剧目《那年花开》,舞者通过两个向后退步的倒丁字拧步展现了人物角色的处境,在一拧一抻中,感受人物的纠结与悲伤,展示了剧目角色的形象与情感。通过理解人物从内心来表现“拧”的动作突出人物的情绪。《扇妞》舞蹈剧目中的人物形象伶俐活泼、顽皮可人,以小戏作品“小嫚持团扇”为引线,通过持续拧碾扭推等动作,表现出小姑娘内心欢快愉悦的心情,塑造了顽皮可爱的女子形象,也正好表现了汉族人民的活泼,娇俏的性格特点。两个作品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差异和对比都十分明显,因角色形象、情绪的差异、心境的区别,“拧”也通过内心传递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证明了舞蹈的风格特点在塑造舞蹈形象中极其的重要,是民族民间舞蹈里面的根,是舞蹈结构的组成,也彰显了舞蹈表演和实践中对于人物角色的理解的重要性。

3 胶州秧歌风格特点中拧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胶州秧歌作为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临新时代浪潮来临的情况下,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出乡村地方,走出书本文字,走向舞台,走向剧场,走向广大群众,在为胶州秧歌的风格提出新元素的同时,也促进了胶州秧歌在舞蹈艺术理论的发展,使其具有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记录,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胶州秧歌,让胶州秧歌在新时期体现出更加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正是因为胶州秧歌文化的重要性,使高校对于胶州秧歌进行了根本上的了解和掌握,逐渐摆脱高等教育中泛西化的影响。在高校中教师对于胶州秧歌的具体教学和学生对于胶州秧歌的实际运用也对于当前开展的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

3.1 教师对于胶州秧歌风格特点中拧的教学方法

胶州秧歌作为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劳动与市井之间,娱乐性较强,在时代的进步下,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愈发重视,尤其是传统的民间舞蹈,因此胶州秧歌逐渐被各大高校所重视,从而走向了规范化和学院化的道路。

在高校舞蹈教学课程中,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前让学生了解该民间舞的形成起源、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地域服饰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对于胶州秧歌的舞蹈文化有大概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对传统民间歌舞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弘扬当地传统的歌舞文化。其次,在了解后,教师因从“拧”的单一动作训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的发力点以及对动作的把握,一边讲解动作的重点要领,一边强化对于动作的规范标准,要通过节奏、出力点、肢体走向、延伸等中对学生进行分析解刨。例如,在学习“正丁字拧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手扶把杆,控制上半身的扭转,用脚跟的“拧”去带动膝部的拧,从而达到“正丁字步”的训练目的。再次,简单的动作完成后,教师便可以进入单一组合组成的动作短句训练,逐渐由易到难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要使用生动的、形象的语言曲描绘该民间舞的闪光点所在,进行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舞蹈中找到胶州秧歌的舞蹈韵味。例如:“小嫚”她的动作以欢快、活泼为特征,表现了女性可爱羞涩、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情景启发,让学生产生想象,从而在头脑中产生这一人物的艺术构思,形成人物形象的具体表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小嫚”的人物形象。最后,通过剧目的练习在把握舞蹈动作规范和韵味的同时,注意对于剧目中角色人物全面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剧目《甜》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到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去认识到舞蹈中表现的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理解剧目中的故事情节,做到“有人有事有舞”的表演。综上,胶州秧歌在高校课堂中的教学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舞蹈教学中的特例,为其他地方特色舞蹈或者特色文化进入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也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实际行动。

3.2 学生对胶州秧歌风格特点中拧的实际运用

学生对于胶州秧歌风格的了解大多在于教师的讲述以及对于视频的学习,通过整合学习的碎片,从而形成头脑中胶州风格的基本样貌,进行实际的编创和表演,在实践中了解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第一,学生对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的实际运用在于掌握教师在课堂教授的动作内容。学生在学习完单一的动作后,不能求快而舍稳,应在课后进行单一动作的练习使得动作更加规范化。

第二,学生对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的实际运用在于组合的编创。在完成教师教授的任务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组合编创,把单一的动作编串在一起,通过节奏、队形及方向的变化来使组合变得丰富多彩,组合编创也是教师判断学生是否完全掌握该舞风格特点的有效方法。例如,学生在编创时首先可以对脚下的“拧”入手进行节奏变化,其次加入手上的拧带入8字划圆或拨扇动作,进行方向的转动,队形变换,最后对组合的情绪进行掌握,通过节奏去表现组合中的舞蹈情绪。

第三,学生对于胶州秧歌风格特点“拧”的实际运用在于胶州秧歌剧目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在组合编创中学生掌握民族性的风格后,学生进入剧目的学习,开始对剧目中人物进行全面的塑造。

剧目的学习能使学生通过其中舞蹈形象的理解去找到民族舞蹈中的韵味,从而更好的掌握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因此“以情带动,以动传情”也是民间舞教学的基本准则。学生对于胶州秧歌风格特点中拧的实际运用不仅要掌握胶州秧歌“拧”的单一动作,也要在舞蹈中表现出其民族特点,更是要塑造出全方位的舞蹈艺术形象,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老师的启发,从而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和韵味。

4 结束语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拧”将动作与内心情感向结合起来。而“拧”在身体部位的练习和训练都是为了在胶州秧歌中与碾、扭、抻、韧风格特点配合顺畅自如。

“拧”又是贯穿着胶州秧歌舞蹈的重要风格特点,所以掌握了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拧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且正是胶州秧歌有了风格特点,从而使得胶州秧歌在中国不可胜数的民族民间舞蹈之中大放异彩并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雅倩.胶州秧歌的历史与形态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王田青.胶州秧歌传统、典型组合“拧”和“抻”的渊源及其演变[J].黄河之声,2017(19):119.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411-417.

[4]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六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57-59.

[5]徐国蓉.浅析胶州秧歌中的“拧”[J].东方藏品,2017(02):39.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