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吕景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校应试水先行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9-04 09:46:16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吕景(中共奎屯市委党校  新疆奎屯  833200)

 要:区域合作,取长补短,深化改革、融合发展,这既是“金三角”区域的特点,也是该区域发展的趋势。为了顺应区域发展的要求,三地四方党校,应该率先在行业和系统协调发展中试水先行,搭建区域党校合作平台,通过协作、融合的方式,深化区域党校的合作,推进区域党校在深化改革、融合发展方面的机制和体制形成,为区域党校师资共享、科研互助、管理互鉴等搭建平台,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各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党校力量。

关键词:党校姓党区域发展协同合作

新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同时也对我们坚持 “党校姓党”、推进新时代党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校姓党”始终是党校最鲜明的政治特征、最突出的政治优势、最闪亮的精神气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奎屯市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中也指出:“要牢固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思想,竭尽全力在融合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同时要求:“‘三地四方’要定期交流,建立健全区域全面合作长效机制,使区域互惠互利、和谐发展形成共识,实现协同、抱团、共赢发展。”

三地四方,即奎屯市(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兵团第七师(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辖)、乌苏市(隶属塔城地区管辖)、沙湾县(隶属塔城地区管辖),四座城市,以奎屯为中心,分属是三个地方管辖,称“三地四方”,也称“金三角”地区。

区域合作,取长补短,深化改革、融合发展,这既是“金三角”区域的特点,也是该区域发展的趋势。既然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那么为我们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为了顺应区域发展的要求,三地四方党校,应该率先在行业和系统协调发展中试水先行,搭建区域党校合作平台,通过协作、融合的方式,深化区域党校的合作,推进区域党校在深化改革、融合发展方面的机制和体制形成,为区域党校师资共享、科研互助、管理互鉴等搭建平台,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各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党校力量。

一、当前“三地四方”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年龄老化,师资力量短缺

党校作为党委“红色学府”,各地党校也都承担着各地党委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的任务,是党委理论研究和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但当前,区域党校都存在教师年龄老化,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

(1)原始学历较低。经调研我们发现,区域党校部分教师的原始学历较低,有的虽经进修达到了规定要求,但面对党校日益宽阔的教学层面和学员的学习要求,难以胜任范围广、层次深的干部培训工作任务;

(2)进取意识不足。在和区域党校教师进行座谈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不够深,到基层调研少,讲课不能做到充分联系本市发展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由于目前越来越繁忙的工作,一些老师获取有价值教学信息的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教学理念落后。目前,区域党校教学大多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结构化研讨等教学方式应用较少,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较少,使党校教师在接受新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受到限制,培训专题设置不够系统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党校的培训效果和培训目的实现。

(4)骨干教师偏少。目前,区域党校都没有形成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所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部分党校能够上台讲课的教师还不到教职工人数的二分之一,部分教师是由本市中、小学调到党校授课,授课方式方法多年的习惯难以改变,授课时讲授的案例不具代表性,看是学员很受欢迎,但实际对学员理论素质提高没什么帮助,在干部培训时基本上难以形成深厚的理论基础。

2.科研浮在面上,决策服务不够

(1)科研不能为教学服务。长期以来实现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为党委政府决策献计献策是党校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域党校普遍都存在现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两者往往不能够紧密结合,或者说结合得很不好,并呈现出两张皮现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地进课堂,不能形成学员对教学专题、内容的接受和实用,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党校未能发挥思想库作用。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说透就是要发挥党校科研的“思想库”作用,这就是要及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使这种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能力。这即是党校科研真正的“思想库”作用,也是党校科研的目标和目的性问题,体现的是党校科研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否则,党校科研就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 

比如说,特别是在当前提倡区域发展,区域融合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如何发展,如何融合,如何共进,开展此研究的课题却缺失了,区域内各党校固步自封,没有和区域党校深入探讨和交流,站在本地看本地,未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达不到为党委政府决策献计献策的作用。

3.管理理念滞后,缺乏互动机制

进入新时代,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党校的内部机构设置、党校工作运行条件和政策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目前,区域党校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管理体制和和管理理念都比较落后,存在就工作抓工作,就事务抓事务,对制度建设不重视,或者说,只满足于完成培训任务,对党校建设、事业发展、队伍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和制度保障;在学员管理方面,服务意识淡薄,并没有和学员建立互动机制,培训缺乏针对性。

这些问题,都是区域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加强区域党校间的教学合作,坚持党校姓党、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平台,开展区域党校教师间集体备课、观摩教学、教研交流、专题共享等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区域党校的师资共享,构筑“内联外援”教学管理框架。

二、深化区域党校协作,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1.推进教学合作,提升教学质量

(1)建议每个党校之间,每年度互请教师上课不少于3次,为提高教师积极性,教师授课费严格参照财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公务员局修订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标准,按职称和职务标准进行发放,不打擦边球。

(2)建议每年适时轮流举办一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升”为出发点,四家党校教师代表针对某个主题,轮流上台,将专题的主要立场、观点,拟讲述内容、讲授方法以及事例的选择、分析等全部内容整体作出简要介绍,同时将专题课件进行完整展示。每次试讲结束,其他同志根据试讲同志专题设计及试讲效果进行点评,提出完善建议,通过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以集体之长补个人之短,真正做到“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强化科研合作,发挥智库作用

党校,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还是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党校的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四服务”(即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党校的智库作用。

(1)建议三地四方党校可以利用区域党校协作平台,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科研合作关系,吸纳对方的教师一起做科研,一起组织社会调研,进行集体攻关,发挥集体研究的力量,换个角度看问题,达到“站在区域看本地”的效果,从而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难题。

(2)建议每年三地四方党校可以就“如何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召开座谈会,交流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讨论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融合共进,进而形成调研报告或者调研文章,为所属上级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3.加强管理交流,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深入,干部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党校如何围绕“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深化改革,这也是各级党校需要探讨的问题。

开放合作是最鲜明的当今时代特征,也是提升党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三地四方”区域党校,可以借助搭建的平台,探索“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办学方式,

(1)建议定期召开党校干部培训培训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各党校就自己在干部教育、学员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的经验进行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干部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2)建议在主体班培训期间,各方党校互派学员或是教师去跟班上课和学习,学习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当然也可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总之,“三地四方”区域党校应秉承“一盘棋”思想(即全疆社会稳定一盘棋思想,和区域发展一盘棋的理念),深化区域党校合作,为区域党校事业谋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谋发展,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区域党校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

[2]奎屯市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