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魏乐仪 精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后续产业培育与发展的思考——以武威市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15 08:49:40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魏乐仪(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甘肃武威  733000)

 要:移民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移民搬迁工程的成功与否在于移民能否安居乐业,而安居乐业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本文着重探讨武威市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从而对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发展

移民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生态移民工程是武威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论述的重要决策,是解决武威高深山区农牧民贫困问题的根本手段。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移民搬迁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重建系统,检验移民搬迁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一、武威市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实践

2011年以来,武威市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生态移民工程,将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8.43万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问题,较好地实现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发展。截止目前,对居住在“一高五区”(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矿区、城市供水水源区、塌陷区、生态功能核心区、贫困山区)的天祝县毛藏乡、旦马乡、祁连乡、大红沟乡、松山镇等乡镇和古浪县西靖乡、古丰乡、干城乡、十八里堡乡、新堡乡等乡镇以及凉州区张义镇等共计7.2万贫困农牧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谋划实施了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水利骨干工程等项目,成功开发了古浪黄花滩、天祝南阳山片等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点,较好地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贫困群众移居川区后,武威市坚持产业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以反季节蔬菜、红提葡萄为主的设施种植业,以皇冠梨、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设施养殖业,对于推动移民致富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武威市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培育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武威市在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从决策之初就已经在谋划产业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续产业培育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移民安置区域多数原为荒滩等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平地起高楼”“荒滩建城镇”,移民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受土地限制,农业开发空间较小,尤其是可耕地数量更小。在有限的土地上要产出更多的效益,着力发展设施农业成为广大农民的重要选择,农户也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设施农业还未做大做强,缺乏特色与竞争力,效益还不够高;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化程度低,有的移民安置区还是纯农业,尚无支柱产业,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第三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有的仅仅是简单的“买”与“卖”,规模小、条件差、特色不明显,缺乏吸引力,消纳剩余劳动能力严重不足。移民经济整体呈现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的现实状况,后续产业的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结构性水资源短缺矛盾还未彻底解决,影响移民产业可持续发展。

2.移民安置区就业矛盾比较突出

移民搬迁打破了原来的血缘宗族、经济结构、社会构成,移民失去了原有的亲族依靠、生产资料、谋生场所、谋生方式,新的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结构正在重构当中。目前的移民安置区的主要产业依然是农业,产业效益不高,绝大多数男性青年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留下的依然是老人、妇女、孩子,设施农业的主力军也是老人和妇女,新的移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群体正在形成。加之搬迁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有的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搬迁区企业很少,吸纳就业能力有限,移民难以顺利在安置区找到合适的工作,严重制约移民的后续发展。

3.后续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移民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受限于政府财政能力,仅仅依靠现在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打造产业动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生产经营,效益不明显,支撑产业发展十分艰难。

4.移民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移民中只有极少数有自主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主要是因为在移民搬迁前没有积蓄,发展能力不足,搬迁之后,虽然政府有大量的项目资金投入支持,但是搬迁后的住房装修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有的甚至在之前就有大量的借款和贷款,创业资金、扩大再生产资金难筹。有一部分移民还有“等靠要”思想,对于搬迁后的生活不如意与遇到的困难无限放大,得过且过,对移民搬迁政策充满怨言。

三、武威市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培育与发展的思考

搬迁后,如何做好后续发展工作,确保搬迁农户留得住、能致富这一问题是当下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后续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政府、移民、市场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缺位失灵都会导致移民再返贫,导致移民搬迁失去正向意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区域实际,各移民安置区精准选择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做大产业规模,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产业层次,是一条促进移民增收致富的可靠路径。

1.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农户自发性的发展后续产业,不仅盲目,而且不持续,分散,不具备集团优势,抗风险能力弱。基于此,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科学分析移民区产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区域特征,精准选择富民产业,形成涵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售后等环节的模式,确保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后劲十足、取得成效。

2.突出重点,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龙头企业是带动后续产业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具有管理科学、人才众多、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的突出特点,能及时掌握市场形势。要结合各搬迁区实际,重点在设施种植、中药材、藜麦、设施养殖等方面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政府要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给予龙头企业资金、信贷、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的优惠与支持,实实在在地为龙头企业着想解决难题,扎扎实实地为龙头企业服务推动发展,形成企业带动、农民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运行模式,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目标。

3.创新机制,整合筹措建设资金

后续产业培育与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相关部门要科学安排,整合涉农资金,创新资金长期投入机制,以项目和资金为后盾,为后续产业培育与发展撑劲,为农民脱贫致富加油,为企业做大做强输血,确保后续产业培育与发展顺利进行。

4.加强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资产,同时也是产值最低的资产。生态移民搬入新居住地后,普遍比之前居住地土地数量减少,有的地方土地耕种质量总体不如原居住地。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村“三变”改革步伐,推进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推进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推进农民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推动土地集约化,让龙头企业参与土地开发、产业培育,让土地真正变成农民的黄金资产。

5.增加就业渠道,提高生活水平

就业是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为移民谋发展之路、想就业之路,科学引导移民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种养殖等产业。要加强就业引导,鼓励年轻有技术的人员外出务工,提升就业能力,更多增加收入,对于离不开家的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就近就地务工,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加快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

6.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幸福感

从目前的生态移民工程选址来看,与原居住地比较,现在的生态移民居住地整体环境要好于旧居住地,但是与附近其他原居住地比较,移民居住地各项设施有的还显落后,距离市镇中心较远,移民生活满意度、便利度还有提升的空间。要进一步完善安置区基础配套设施,以拉通拉近与市镇的距离为重点,大力推进主干道畅通及毛细血管道路疏通,增强安置点对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市场容量,降低移民对土地的依赖,着力发展市镇经济,促进市场繁荣。

 

参考文献:

[1]吕静.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的成本研究[J].西北大学2014

[2]侯茂章周璟.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7

作者简介:

魏乐仪(1985--)男,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