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郭山宁 甘肃文化扶贫及其实践路径探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15 09:00:3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郭山宁(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1

 要: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甘肃省文化扶贫工作做了深入调研,分析了文化扶贫的现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扶贫路径选择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文化扶贫;问题;路径选择

文化在脱贫攻坚中不可缺位,而且其作用和意义是基础性的可持续性的,它直接关乎贫困人口脱贫的成效与政府扶贫的绩效,甚至关乎脱贫者的幸福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正式将文化扶贫纳入政策的“中心议题”,充分肯定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重视经济扶贫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文化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去年11月28日,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甘肃省文化扶贫成果显著,全省已建成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150家,生产加工基地160家,带动了全省13万多农户增收致富,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省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更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用文化充实扶贫的内涵,进而使文化扶贫工程成为助推甘肃省全面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力量,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育民。

一、当前文化扶贫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贫困乡村出现“空壳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近年来农业投入相对比较高,而收益率相对比较低;农村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对农民收益带动有限;农村没有其它产业支撑,农民在当地增收存在很大限制,如此以来,不仅是条件相对差的贫困村,就是条件相对好的乡村,现在农村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大都外出打工,农村留守的大多就成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年青人很少,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一些贫困村面貌确实改变不小,但缺乏人气,所以为文化扶贫向深度延伸带来一定困难。

2.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还是不够

现在的乡村没有了乡村的气息、乡村的味道。即是不仅在乡村发展中没有注重传承显性的建筑文化,没有让乡村处在一种很自然的布局当中,从而让乡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而且使乡土文化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无论是婚庆、丧葬,还是节庆,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的越来越看不到,而一切表现出的都是一种“无文化”的形式。

3.缺乏比较好的思路

文化扶贫是一个着眼长远的战略扶贫,文化扶贫首先需要注重的是传承,使传统的文化元素得到有效传承。这方面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已经在做,但很不够。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就没有注重结合传统的元素,让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现出对传统的有效传承,让乡村基础设施成为农村典型性、标志性的建筑;在改变生存生活面貌上,就没有注重在传统的手工制品上做文章,没有在恢复有特色的生存生活方式上做文章,让“文化+”真正成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一个比较的出路。

4.缺乏一个比较好的文化企业引领贫困乡村的文化扶贫开发

文化扶贫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依托企业以及各类社会机构参与,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很少有文化企业参与到贫困乡村文化扶贫开发中来,甚至在有些地方、有些文化旅游公司甚至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对立起来,想方设法要让农民从中游离出来,不仅影响到企业做大做强,而且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率。

5.缺乏资金保障

“乡村舞台”建设之初,省上是以建设一支10人以上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为标准。全省第六次推进会之后,省“乡村舞台”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六条新的标准,要求新建“乡村舞台”要有表演舞台(戏台),有文体广场、有篮球场、有农家书屋、有多功能活动室及10米以上文化宣传科普长廊、有农村放映点等硬件建设内容。经有关地区测算,按照新的标准建设一个完整的“乡村舞台”至少需要资金86万元。由于县区财政经费困难,没有列支专项资金,乡镇和村组更没有专项资金,如此,按新标准,乡村舞台要达标不仅资金缺口比较大,配齐文化娱乐设施设备非常困难,更不用再说日常维护了。

6.农村各类文化人才匮乏

近年来,农村文化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突出。目前,贫困村在发展文化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缺少人才,缺乏有一定文艺基础的人把村民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再加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即便一些乡村有一定能力和才能的人,但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这无疑限制了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7.县(区)级文化基础设施改善滞后

近年来,乡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与改善,但是作为县(区)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显得落后,严重影响了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文化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文化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县区文化部门工作者表现出一定的忧虑和不满。

二、今后文化扶贫开发工作的路径选择

文化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只有多策并举,才能调动贫困地区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贫困地区群众才能过上殷实幸福的小康生活。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路径

1.认识到位是关键

扶贫扶智、扶贫扶志,这是中央对扶贫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近年来文化扶贫工作得到越来越重视的根本原因。贫困文化是文化扶贫最大的阻力,也是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工作的“老大难”。因此,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文化扶贫工作的认识。要继续选派干部到联系村担任代课教师,给联系村学校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立电教室。不仅通过帮扶给贫困乡村带去文化知识,更让那里的孩子们在持续、深入接触中,搭建了农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增进了解的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邀请农业、养殖业专家到贫困村开设技能培训班,传授种植、养殖经验,防灾防害技术,组织联系村青壮年参加了建筑、电焊等方面劳动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2.文化意识提升是根本

文化扶贫工作必须以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真正认同并接受先进文化为前提,激发其主动脱贫的积极性。贫困乡村贫困中保留着许多乡土气息,保留着许多值得开发的文化元素,关键是识得文化的价值,让文化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这方面,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不仅是我们的扶贫干部,就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越来越有种文化意识,自觉参与到文化的搜集整理传承中。所以,作为扶贫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支持、搭建发展平台,让特色文化能够走向产业化,如让民间手工艺品制作走向集约化发展;作为民间,一是要注重对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二是要自发组建民间文艺演出团体,传播乡村传统文化,让乡村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要重视文物的价值,重视对有关文物的保护,让文物不再受到破坏。

3.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

作为文化扶贫,首先要提供满足贫困地区人们文化需要的基础设施。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正是基于对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深刻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正是基于对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贫困地区的生存面貌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基于对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改变着贫困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变得乐观、积极向上,变得对未来越来越充满信心,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的贫困面貌,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4.精准施策是保证

为了做到精准施策,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整合各种力量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新闻出版、体育健身、科技普及为一体的“大舞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向综合发展;二是把分散的、各具特长的文化能人集结起来,健全“歌舞娱乐、曲艺弹唱、琴棋书画、民俗艺术”等民间文化组织,改变群众过去有愿望、没平台的困境,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固定化、常态化;三是激发民间“草根”创作动力和活力,实现村民文化产品“自产自销”,为“草根”艺术家、文化爱好者搭建创作展示平台;四是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变,探索形成村民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局面;五是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服务群众,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记忆历史,留住乡愁,在文化娱乐中弘扬正气、集聚正能量。

5.注重乡贤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同时促进新的乡村文化体系与文化氛围的形成

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古代乡村基层治理的智慧和经验,千百年来,多少从乡村走出的精英人士,最后都会被乡愁牵引,成为连接故土、维系乡情、探寻文化根脉的精神纽带,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文化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应通过颂传“古贤”、总结“首席乡土专家库”等乡贤治村经验、广泛宣传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善行义举等措施来实现;通过培育“今贤”、造就“新贤”等措施,实施新乡贤培育与成长工程;通过搭建乡贤引领乡风良俗的平台、参与治理和回乡创业的平台,引导乡贤回乡以专长、技艺为家乡建设服务,助推发展;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组建本地乡贤理事会,通过探索构建“村两委+乡贤会”的乡村治理模式,完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机制,实现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对接和互动,助力脱贫攻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新的乡村文化体系与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3]李孝敏.《文化精准扶贫问题浅析》、《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30期

作者简介:

郭山宁1989--女,汉族,甘肃皋兰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报刊部,校报编辑部副主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文化。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