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邹远利 王宏伟 大山深处盛开的“脱贫花”——对汉滨区洪山镇山林经济产业群的调研与思考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15 09:02:13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邹远利 王宏伟(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人民政府  陕西西安  725000)
摘 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汉滨区洪山镇在统筹推进总要求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为方向,以产业脱贫为重点,以富民增收为目的,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富有洪山特色的山林经济,探索山区村镇产业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脱贫;山林经济
汉滨区洪山镇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以着力打造山林经济产业群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为方向,以产业脱贫为重点,以富民增收为目的,不断创新山林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汉滨区洪山镇位于汉滨区西南方,凤凰山下,由原石转镇、瓦仓乡、洪山镇合并而成,因洪家山而得名。该镇东依流水镇,南接紫阳县,西连牛蹄镇,北临恒口镇,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241个村民小组,7390户22338人。有耕地5.1万亩,林地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地形地貌为北高南狭中间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导产业为富硒产品。主要有富硒矿泉水、富硒食品、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富硒核桃、富硒蔬菜等。
二、主要做法
1.立足区位优势,明晰发展方向
洪山镇地域面积宽广,山地多,平地少,七沟八梁纵横交错。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低下,加之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致使大量山地被荒芜,撂荒地逐年增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拥有丰富的富硒土地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适宜林特产业发展的气候、土壤条件,是该镇的区位优势,针对这一区位优势,该镇党委政府正确研判,科学分析,明晰镇域经济发展方向。
一是持续深化“一抓三建一统揽”工作目标。2012年,汉滨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一抓三建一统揽”的工作思路,即:城市抓管理,两山建基地,川道建园区,集镇建社区,用群众工作统揽全局。这一工作思路符合汉滨的区情实际,也为本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工作方向。洪山镇属于山区乡镇,也是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的乡镇,把做好“基地”建设这篇大文章作为该镇发展产业的应有之义。
二是不断加快农业传统产业提升步伐。洪山镇农业传统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在种植方面,主要有核桃、板栗、粮食和油料作物,食用菌类、中药材、蔬菜等,养殖方面主要有生猪、牛、羊、鸡鹅、山兔等。这些传统产业大都以小农户种养为主,科技含量不高,规模较小,零星分散,管理粗放,收益率较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经济效益低下。为此,既要继续发挥这些传统产业的优势,又要充分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要整合产业资源,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该镇党委政府立足于区位优势和传统产业资源禀赋优势,找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点,山林经济与地域特色的结合点,脱贫攻坚与富民增收的结合点,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传统产业提升与小农现代化的结合点,立足于“十三五”规划,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引导“三农”,服务“三农”,打造富有洪山特色的山林经济新亮点。
2.找准发展载体,搭建产业平台
为了加快山林经济发展步伐,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用活资源资产,增加山林产业收入,该镇在“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洪山镇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找准发展载体,搭建产业平台,促进“三产”融合。
一是用新模式引领新发展。积极推广“企业+园区+贫困户”、“党支部+园区+农户”、“公司+园区+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用“三变改革”的方式解决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问题,用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广大农户的支持参与,用政策导向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使社会资本注入山林经济开发,使能人大户参与山林经济建设,使荆棘丛生的荒野变为生态农业的绿源。
二是用园区承载推进产业发展。截止目前,该镇已建成茶华茶园、凤南油茶园、天瑞塬蔬菜、长青核桃示范园、健醇油茶园、马飞马苦荞基地等六大园区,其中五个园区为市级园区。这些园区的建成为该镇山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加强了支撑力。大大改善了原来分散的、粗放的山林经济状况。用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引领洪山产业发展新航向。
三是用战略思维加强园区建设。近年来,洪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加快园区建设发展步伐。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包抓示范点,技术干部指导园区具体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建设面临的项目、土地、资金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园区建设引入健康发展轨道。
3.坚持规划引领,实施长短结合
规划引领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措施和要求。洪山镇以科学的规划,精密的布局,创新的思维竭力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
一是坚持镇情实际,明晰目标。紧紧围绕“打造富硒之源,建设美丽洪山”的总体目标,以基地建设聚集富硒产品,以深加工延长富硒产品产业链,以市场对接实现富硒产品的附加值,以电商应用打通市场销路。打造富硒农业名片,提升富硒产品品位。
二是坚持全域统筹,合理规划。紧紧围绕“一河五园三线”形成全镇产业发展蓝图。“一河五园三线”不仅是该镇产业发展的地域特色,而且具有茶旅结合、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全域规划、产业支撑、旅游带动的发展格局。
三是坚持企业引领、园区示范。该镇在集中推进荣华茶园、凤南油茶、天瑞塬蔬菜、健醇食品、长青核桃等园区发展巩固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发展林下套种短期产业,主要包括辣椒、莲藕、黄花、魔芋、苦荞、甜杆等林下经济作物。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园区建设,一手抓分散种养产业。坚持“两嵌入”,把贫困户嵌入到园区产业中,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把“小产业”嵌入到“大产业”中,利益共享,合作双赢。
4.挖掘山林潜力,促进乡村振兴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总体政策框架,明确了乡村振兴阶段性目标任务,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该镇在统筹推进总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写好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
一是研判山林经济发展潜力,转换动能。八山半水分半田是该镇镇情的真实写照,针对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情况,该镇着力探究山林经济的特点和模式,充分汲取国内外发展山林经济的经验和做法,找准发展山林经济的突破口,寻解发展山林经济难题,挥写山林经济新篇章。
山林经济是以山林为元素,以绿色为基点,以现代发展理念为引领,运用自然及经济规律生产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山林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该镇大力发展山林经济,是实现了山区低效粮食产业向高效林特产业动能的转换。
二是加快山林经济发展步伐,增强后劲。洪山镇通过发展山林经济的实战,丰富了传统林特经济、林下经济的内涵。一方面,通过以林果、林药、林禽等结合,以企业+园区+农户为模式,以规模集约经营为原则,以对山林的生态保护和有效利用为前提,以振兴乡村、富民增收为目标,使山林经济跨度更大、业态更多、链条更长。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拓展山林经济新门类,尤其是林果苗木、林下种养、富硒食品、富硒饮品、特色林果、特色药材和山林休闲旅游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高山特色木本油料、中山林茶果核桃环绕,浅山林下种养见套,河道平坝花卉种苗、设施农业遍布全镇、生态旅游形成浪潮”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格局。
三、几点思考
1.树立现代林业理念
兴林富民是山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应树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现代林业意识,树立“靠山吃山要养山”的观念。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要用现代林业的理念把山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要综合开发利用山林资源,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盘活林地资源,促进设施林业,特色林业的发展。
2.发挥区位地理优势
发展山林经济要符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别,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气候特征发展山林经济,把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合理利用山林空间,科学布局林特产业。既要充分考虑山林的承载力,又要充分发挥山林的质量和效益。
3.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更多的要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山林产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聚集。
4.运用乡村振兴载体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村振兴,文化振兴等,是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
目前,在宏观层面依然是全面提升“三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小农现代化,做强现代农业。在中观层面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建设是振兴乡村的主要载体,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来实现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各具特色的农业价值。
5.坚持农业供给侧改革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革农业经营结构,完善“三权分置”,实施“三变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装备的应用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漠视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洪山镇大力发展山林经济,打造山林经济新样板,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是挖掘山林潜力,实现“依山富民”的实践和探索;是促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要以创建“四个洪山”(法治洪山,生态洪山,富硒洪山,宜居洪山)为契机,探索山区村镇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镇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简历:
邹远利(1969--)男,汉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工作。
王宏伟(1974--)男,汉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工作。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