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周宗慧 叙州区财政支农政策在乡村振兴中的功效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8-09 09:52:3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周宗慧

中共宜宾市叙州区委党校  四川宜宾  644600)

 

财政投入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重要内容,增加财政支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GDP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投入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产量。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形势下讨论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功效、面临的问题,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叙州区财政支农政策在乡村振兴中的功效

1.财政支出对乡村振兴的投入现状

公共财政支出对乡村振兴投入现状。叙州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大财政投入,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逐年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樟、竹、茶、蔬、果、桑、猪、酿酒专用粮”等乡村振兴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区级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同比增长与年度财力增长水平保持基本一致,2020年,全区财政投入“三农”项目支出近16亿元。

新增债券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投入现状。2020年叙州区财政安排债券资金3.2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涉及叙州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叙州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叙州区横江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农村安全饮水脱贫攻坚工程、叙州区乡村振兴竹产业生态修复与利用示范带建设一期工程、李场镇北半球最晚熟大塔荔枝产业园建设项目、叙州区横江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叙州区少娥湖植物园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促进乡村振兴专项项目发展。

2.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经营性增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叙州区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9亿元、农机装备设施资金1000余万元、农村产业发展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8亿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有效地拉动了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大力发展“1+7”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0年叙州区以油樟为重点的特色林业综合产值达52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约3252元;粮食总产量实现56.59万吨,实现播种面积、产量、农民收入三增长;同时加强标准化茶梯建设、新建特色水果基地、新(改)建标准化蔬菜基地、新建蚕桑基地,促进生猪恢复生产,促进以小龙虾为代表的水产业迅速发展,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经营性增收。

3.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乡村财产性增收

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归属确认;将财政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给村集体,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长期分享收益;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樟海镇全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镇3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2020年全区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6.67亿元。一是继续深化林权抵押贷款融资试点。办理《经济林木(果)权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推动以“两证一社”为主要内容、以“惠林贷”为补充的林权抵押贷款。二是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71亿元,同时,稳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获得收益。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深化惠及小微的“三农”金融服务,加大对粮食生产及生猪产业链、生猪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支持力度,2020年叙州区涉农贷款余额80.03亿元(其中农村企业贷款8.41亿元),“政担银企户”(含乡村振兴贷)支持的农业经营主体户数达到95户,融资担保额达5832.06万元。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2020年,叙州区已建成休闲农业景区8个,农家乐135家,休闲农庄122家,休闲农业专业村14个。全区旅游达789万人次,创收67.03亿元,其中:乡村旅游达420万人次,创收20.6亿元。

4.支持农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工资性增收

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农民就业。出台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宜宾籍农民工在叙州区就业,凡首次进入区内用工企业并签订劳动合同,并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100元就业补助,稳定就业两年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150元就业补助,稳定就业三年的给予每人每月200元就业补助。

加强技能培训,拓展农民就业渠道。着力打造“叙州家人”“叙州工友”“叙州创客”等地方特色培训品牌,举办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简单劳务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单一化就业渠道向多元化转变,务工收入普遍提高。

搞好就业服务,实现就业增收。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开发扶贫专岗,兑现补贴900万元。开展以购代扶特色产品推介活动,助力特色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促进贫困户增收。

搭建农民工创业平台,助力创业。一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成熟的农民工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帮扶对接,财政政策给予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进行贴息贷款,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面临的问题和制度障碍

1.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据研究所得,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比中央更有效率,但是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面临财政投入资金压力较大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又面临着“GDP锦标赛”,导致地方政府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倾向将财政支出投入到城市建设和经济项目中,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对经济回报率低的乡村建设财政支农支出积极性不高或效率低下。

2.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不高。乡村振兴在财政投入保障的同时,需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社会资本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农村要素市场改革比较滞后,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不能有效满足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所需,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成本较高、收益周期较长,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乡村的积极性。

3.财政支农制度绩效监管不完善。现行财政支农支出项目都是靠相关制度约束,相应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财政支农支出效率不高,如部分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出现同质化,特色不明显,资金投入效益较低。

三、新形势下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

1.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快乡村环境治理。一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提高乡村水、电、气、路、讯等基本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二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成立“生态补偿基金”,对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对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政策加以补偿。

2.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乡村公共文化供给,财政支持乡村文化设施,如健身广场、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的建设;扶持鼓励农村传统特色文化做大做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避免出现产业同质化现象。二是人才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财政应支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与培养并重。一方面利用积极财政补贴,引进高层次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振兴专业操盘手,强化乡村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加强本地乡村农民和基层干部培训,提升本地职业农民专业化能力,保障下沉工作人员经费充足,进一步提高农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保障党群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强化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业态模式。加快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县级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鼓励建立农村网络直销平台;继续加大对专用品牌粮食补助,促进中高端品牌粮食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供给。

4.持续深化推动“财政+金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由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为特色产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造血”作用,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股权量化,对重点项目做到产业扶持基金覆盖,利用资本金注入、财政补贴等形式,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5.加强绩效评估监管,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管理水平。一是加强组织。根据资金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对项目和资金进行评估认定;二是强化监管。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将来之不易的财政支农资金用在乡村振兴最急需、最迫切、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上,不搞交叉支出、盲目投入。进一步完善监督程序,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形成权责分明、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防止挤占挪用资金;三是公开透明。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涉农投入更加精准、科学、有效。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